王娟英
[摘 要] 隨著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如何落實幼兒園科學保教,提高幼兒素質,已經成為學齡前兒童教育的統一認識。為了全面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成為廣大幼教工作者應考慮的現實問題。幼兒園要通過創設富有創新性、引導力的區域活動,為幼兒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達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同時,要根據課程安排,不斷優化區域活動設置的安全性、規范性和合理性,結合教學任務和幼兒的興趣,合理設置區域活動的類型,力求每一項活動都有意義,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助力。
[關鍵詞] 幼兒園;區域活動;幼兒教育
幼兒的教育過程與其他年齡段的教學不同,不能以直接傳授的方式開展,必須以體驗式教育為主,這就更需要通過開展區域活動來實現。課程的游戲化,不但能夠激發幼兒廣泛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引導他們形成勤于觀察、敢于體驗、善于分析的能力。這種游戲化的教學實踐也有賴于良好的教育區域環境,用“環境”規范游戲的方式,以“環境”指引游戲的方向。
一、認識幼兒園區域活動的不足之處
從教育目標和方向來說,幼兒與成人不同,他們獲取各種能力和本領的基本方式是通過實踐感知的。因此,通過區域活動引入游戲是較適合的方法,但高質量游戲的創設不能簡單地等同于“游戲活動”,要讓區域活動有更多的場景、更好的質量、更高的標準,這樣的教育過程才能讓幼兒受到啟迪和產生認知,從而獲得更多的創新想法和思維碰撞,從區域活動中獲得知識,在游戲過程中得到思維鍛煉,這些也是區域活動教學的重點。當前區域活動存在以下問題。
(一)區域活動場地有限
一些幼兒園并不重視區域活動的作用,在設計時并沒有合理分區,或者為了節省建設費用,各種區域器材并未真正投入使用。區域活動的開展是建立在相關設備設施相對完善的基礎之上的,硬件設施不完善,不利于教師開展相關活動。在現階段,幼兒園占地面積有限,還需合理劃分休息區、教學區、餐飲區等區域的面積,因此無法為幼兒提供一個安全且面積合適的游戲場地。
(二)區域活動開展不科學
廣大幼兒教師更多的是借助傳統的教學方法,開展幼兒區域活動教學,照搬教學大綱要求,沒有分析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沒有用幼兒對事物認知的視角去考慮活動設置與開展,導致所開展的活動并不能引起幼兒足夠的關注并積極參與。
(三)部分幼兒教師忽略傳統游戲
現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很多幼兒教師對傳統的民間游戲沒有具體的認識和了解。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依舊照搬學習其他教師的游戲模式,忽視對傳統民間游戲的了解和發掘,一味地認為傳統民間游戲教育不符合現實情況,使得幼兒區域活動更加被動。
二、提升幼兒園區域活動有效性的方法
(一)幼兒教師應明確教學地位
1.幼兒教師應該在開展教學前,充分了解組織教學的主要目的和對幼兒教育的意義,即通過自身的教學,能否最大限度地提高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自主參與學習。同時,引導幼兒之間互相合作,在互幫互助中不斷充實自己,不斷探究未知領域,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
2.幼兒教師是區域活動的組織者。在學習過程中,廣大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安全可靠、教育引導力強的區域活動,吸引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初步評測幼兒對學習的主觀認知能力,以鼓勵為主,關心幼兒的心理發展。為了提高日常教學活動的效率,教師可以適當給予積極參與活動的幼兒獎勵,鼓勵勇于動腦發現并解決問題的幼兒,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對于一些幼兒在課堂活動中的不良表現,教師應當及時發現并引導他們改正,用他們能夠理解的方法,提高他們的主人翁意識。
(二)構建良好的區域活動環境
1.不斷提升幼兒教師區域活動建設水平。幼兒園良好的區域活動要靠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用心構建。幼兒園環境的好壞與幼兒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好的區域活動不但能讓幼兒在正能量中汲取成長的養分,而且能讓他們主動參與活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在創設活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不但要按照教學大綱要求進行系統化的分類設計,還要積極根據幼兒園教學的特點以及幼兒的成長環境和所思所想,進行更多的匹配和設計。在區域活動環境的構建中,應該應用多種配色方案,積極采用明艷的色調,適應幼兒對色彩的審美能力,用簡約但不簡單的方式,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游戲氛圍,幼兒通過五彩斑斕的色彩,從視覺感官中就能夠初步理解游戲的主干內容。
2. 為幼兒提供一個溫馨安全的區域活動環境。幼兒教師應當在組織活動教學的同時為幼兒構建一個溫馨、安全且富含教育意義的環境。這就要求教師充分考慮活動范圍的安全系數和游戲時間是否合理。幼兒的活動范圍,應當具備各式各樣的基礎配置,為幼兒供給多樣化的選擇。教師應當保證活動范圍內幼兒的安全,及時為幼兒游戲的環境提供保障。若要開展室外游戲活動,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到氣溫、紫外線等環境的影響。
(三)合理設置區域游戲
1.按需設置區域活動。在區域活動創設之初,教師要根據幼兒所在班級的特點,幼兒擅長的領域,找出活動與課程的結合點,并在其中融入幼兒感興趣的區域活動內容,這樣才能讓課程的教學重點自然地融合于活動中。在創設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必須關注課程的核心內容和活動的基本要素,明確好相關的場景、線索;在活動環境的構建過程中,運用先進的教學構建理念設計游戲。
2. 注重篩選難度低、安全性高的區域游戲。在游戲過程中,教師應該時刻關注每個幼兒,保證他們都在自己的目光范圍內,觀測記錄幼兒的實時表現。同時,教師組織游戲教學時,首先應充分了解其主要目的和教育意義,即通過活動教育,能否最大限度地培養幼兒各方面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游戲活動開展前對游戲模式進行嚴格的篩選,從源頭上嚴格把控活動的安全性,盡量做到活動體驗感強、游戲模式簡單,同時能牢牢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四)將現代數字化教學方式與區域活動相結合
創新是幼兒教育發展的推動力,所以在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關注幼兒的智力發展情況和明確教學目標,積極關注社會發展及新媒體、信息技術等對幼兒成長的影響,將幼兒在生活中感受到的人物或事物融入活動的場景中,用富有時代感的信息技術構建活動場景,這不僅能夠更多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還能夠引起他們的共鳴。在幼兒區域活動教學中,應該用環境的構建最大限度地將知識保留,使用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展現,將幼兒的思想引向更廣闊的空間。
三、結語
幼兒教學過程應該滲透在區域活動中,優秀的教學活動可以啟迪智慧,良好的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是構建優秀教育方式的基礎。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和環境資源,使活動與教學相輔相成,讓高質量的區域活動成為幼兒學習的中心點,以良好的活動環境,提升教學效果,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收獲成長。
參考文獻
[1]于毅. 基于幼兒園教育探究區域活動有效性提升的策略[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4):448.
[2]馬妍. 基于幼兒園教育探究區域活動有效性提升的策略[J].智力,2020(27):189-190.
[3]尹海霞. 幼兒園教育探究區域活動有效性提升的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8(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