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娟
課程實踐中,核心素養是指在學科教學中促使學生逐漸的構建滿足社會及自身發展的關鍵能力與必備品質,這是需要教師在課程教學中積極關注的。教師應該結合數學學科的實際特點來對核心素養不同維度進行積極的落實,比如數學抽象、建模意識、直觀想象以及數據分析等,帶動學生本身獲取到更好的成長和發展。使得數學教學在開展的過程中更加具備價值和意義,促使理想的育人效果得到展現。
一、密切聯系生活,培養數學抽象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生的思維依舊是以直觀為主。這樣就會使學生在面對一些抽象知識點時產生困難,很難達到理想當中的課程實踐效果。教師要首先結合實際生活,讓學生的數學思維可以逐漸的從直觀過渡到抽象,帶動學生的思維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例如,在對“圖形面積大小比較”相關知識點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通過現代技術的有效運用,使得學生在知識獲取中變得更加形象和直觀,帶動學生的數學抽象素養和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比如,教師可以先借助電子白板為學生呈現出兩個相同大小的正方形。在這之后,教師就可以通過動態演示的功能,將其中一個正方形放大,引導學生說一說哪一個面積更大?你是怎樣進行判斷的?讓學生可以初步的對比較的概念進行感受。在后續,教師依舊可以借助電子白板對方格進行呈現,將不同的圖形放置在其中,鼓勵學生進行對比。在無形當中讓學生嘗試著對比較的方法進行總結,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鼓勵參與探究,培養建模意識
在數學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建模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和工具。能夠讓學生快速的突破問題和障礙,找尋到問題解決的思路。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開展過程當中,教師在核心素養的引導下也應該從小開始就對學生的建模意識進行培養,達到理想中最佳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效果。
例如,在講解《梯形的面積》一課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對轉化思想積極的進行融合。比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在觀察梯形之后,嘗試著探究梯形可否轉化成之前學過的一些圖形?你覺得梯形和哪些圖形之間有著一定的關聯?讓學生能夠大膽的猜想和轉化。在這時,很多學生就可以將梯形和平行四邊形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并可以借助之前學過的面積來嘗試著對梯形的面積進行推導和計算。這樣能夠在無形當中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方法和技巧,有助于學生本身建模意識和能力的提高。
三、推動動手實踐,培養直觀想象
在核心素養的培養下,小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也應該重視對學生直觀想象的培養。可以使學生通過直觀感知的方式來更好的對知識進行掌握和歸納,在無形當中帶動學生的數學能力和素養得到不斷的提高。在這其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開放空間,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到動手操作當中,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講解《長方體的表面積》一課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置“展開與折疊”這樣的動手操作實踐活動。比如,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不要將表面積的計算公式直接教授給學生,而且可以讓學生準備紙張,嘗試著對長方體物體進行制作,在對模型進行制作之后,標注好數據,展開之后嘗試著結合之前掌握的知識來對表面積的計算公式進行推導。借助這樣的方式在數學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帶給學生更多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讓學生的學習感觸和自信都能夠得到不斷的增強。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小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開展中重視學生核心素養方面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在這其中,主要可以通過密切聯系生活、鼓勵參與探究、推動動手實踐、理論結合實踐。帶動學生的數學抽象、建模意識、直觀想象和數據分析等素養得到提高,達到理想中最佳的教育開展效果,讓核心素養在數學教學中展現價值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