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全球供應鏈的發展,供應商過程違規越來越成為供應中斷的常見原因。為改善過程合規性,很多跨國公司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實施負責任采購。針對供應商-采購方過程行為建模內生化責任違規中斷風險,構建采購方和風險供應商之間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訂貨比例、成本結構等對決策產生的影響。通過比較靜態分析發現,在責任違規中斷風險下,即使跨國公司的訂單占比較小,風險供應商也有動力不斷提高合規水平直至完全合規。這說明跨國公司可通過游說當地政府提高對過程違規行為的監管和懲罰,以此激勵風險供應商提高合規努力。
[關鍵詞]負責任采購;博弈論;責任違規中斷;過程合規;過程審計
[中圖分類號]F274;F27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52X(2022)02-0057-06
[收稿日期]2021-10-18
[作者簡介]應麗娜(1996-),女,浙江寧波人,上海交通大學中美物流研究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可持續供應鏈管理。
0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供應鏈內外部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盡管全球采購可以降低原材料和半成品等的采購價格,但由此帶來的供應中斷風險也不容忽視。由于內外部的不確定性,供應鏈的節點和鏈都有可能面臨中斷,而任何上游企業的供應中斷都會給整個供應鏈帶來沉重打擊。為應對供應中斷風險,下游企業可通過風險緩解策略提高供應鏈彈性,包括多重采購、備份采購、應急采購等[1]。本質上,這些供應多元化策略只能分散風險,而不能提高內生可靠性。一個潛在的缺點是,較低的訂單分配可能會降低供應商提高內生可靠性的動機。隨著全球供應鏈的發展,供應商過程違規越來越成為供應中斷的常見原因。2017年9月10日,上海界龍金屬拉絲有限公司因環保違法而關停,使得舍弗勒面臨滾針斷供危機。2018年,小米供應鏈臺企毅嘉蘇州廠因環保議題受蘇州環保局稽查并停工整改。由于未披露供應商的環境違規問題,小米IPO受到影響。2019年3月21日,江蘇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因環保和安全生產違法導致重大爆炸事故,使得龍沙集團面臨著持續的生命科學原料短缺和供應鏈中斷。新冠疫情爆發后,由于物流中斷導致全球供應鏈面臨中斷的危機。多個在華跨國公司如聯合利華、施耐德電氣等為提高供應鏈的穩定性,積極探索原料和半成品供應本地化,如何保證本地化后供應商生產過程合規也是這些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在此背景下,跨國公司應如何有效管理其在全球的供應商,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供應商的生產過程合規問題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為改善過程合規性,很多跨國公司已在全球范圍內,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實施負責任采購。負責任采購是指供應商遵守環境和社會標準[2-3]。Chen和Lee[4]將供應商違規分為原材料違規和過程違規,不同于原材料違規,過程違規不能被產品檢驗發現,只能通過過程審計和/或其他來源或事件發現。本文主要研究不影響產品質量、無法通過產品檢驗發現的供應商生產過程違規問題。研究的合理性在于跨國公司一般建立不同的團隊負責管理供應商的不同方面,如采購價格、采購量主要由采購團隊負責,產品質量主要由質量管理團隊負責,生產過程主要由健康安全環境團隊負責。從商業實踐看,過程審計有廣泛的實踐基礎。但考慮到供應商的隱藏行為和信息[5-6]、次級供應商[7-8]以及供應商-審計機構勾結[9-10]等情況,一些學者質疑過程審計的價值。LeBaron,etal[11]認為由于過程審計對采購方來說更容易,或者可以為供應商的流程合規帶來一些初始的、增量的、部分的改進,因此過程審計仍然被廣泛使用。
過程違規主要帶來兩方面的成本:(1)直接成本,包括政府可能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利益相關者可能對違規行為采取的法律行動,發現違規行為導致的生產力中斷或損失等。(2)間接成本,包括負面的媒體報道,來自客戶、政府或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審查等。若將供應商的過程責任水平標準化為1,跨國公司的要求一般介于供應地法律法規的要求與1之間。若供應商實踐介于跨國公司的要求與供應地法律法規的要求之間,沒有達到跨國公司宣稱的過程責任水平,將給跨國公司造成聲譽風險;若供應商實踐沒有達到供應地法律法規的要求,將給跨國公司同時帶來聲譽風險和中斷風險。除因環境事故(火災、爆炸等)引起的中斷,其他內生因素引起的生產過程中斷很大程度上受供應商所在地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程度等的影響。當供應地法律法規和監管寬松時,跨國公司主要面臨聲譽風險。隨著發展中國家不斷提高環境和社會問題的監管要求,供應商的違規行為可能因政府監管的收緊而直接導致生產中斷,跨國公司同時面臨聲譽風險和中斷風險。由于聲譽風險的成立依賴于很多因素:(1)消費者重視生產過程中的環境和社會問題。不同于質量問題影響消費者的滿意度,對于不影響產品質量的生產過程違規問題,可能只有極端環保主義和人權主義者關注。(2)供應商和跨國公司之間的供求關系是透明的。目前,大多數跨國公司沒有明確公布其供應商,尤其是針對供應鏈前端的上下游,供求關系是不透明的。即使供應商在生產過程中出現違規行為并被曝光,下游跨國公司的聲譽也不一定受到影響。因此,當采購方的產品定位導致其對責任違規不敏感時,主要面臨供應商生產過程違規行為導致的供應中斷,進而對下游供應鏈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本文基于雙重采購,通過對供應商-采購方過程行為建模,內生化責任違規中斷風險,評估中斷風險下過程審計的價值。
1問題描述與模型假設
假定可用的供應商外生固定為兩種極端類型:負責任供應商和風險供應商。假定采購方知道供應商類型,不存在供應商類型的信息不對稱。合理性在于采購方可觀察到不同區域政府政策和監管嚴格程度不同,由此可推測供應商類型,如:發達國家對企業生產過程合規性監管相較發展中國家更嚴格,企業違規成本高,更有可能負責任生產;中國東部地區政府對于企業環保的管理相較中西部地區政府更為嚴格,企業更有可能負責任生產。采購方從負責任供應商處采購的成本高但過程違規的概率為0,從風險供應商處采購的成本低但有一定的過程違規概率。假定這兩類供應商生產同質產品,合理性在于過程違規不會影響產品的物理性質[4]。考慮由兩個供應商(一個負責任供應商和一個風險供應商)和一個采購方(跨國公司)組成的二級供應鏈。
為研究過程審計在改善供應商過程合規上的有效性,采取Stackelberg博弈模型。采購方作為領導者,為降低供應商生產過程責任違規導致的中斷風
險,付出過程審計努力e間。風險供應商作為跟隨者,觀察到采購方的行動,采取合規努力eSR∈[0,1]以降低生產過程對環境和社會的損害。假定采購方的過程審計成本為K(e)=kBAe2,風險供應商的合規成本為BABA2BAK(e)=kSRe2,其中k,k>0。二次成本函數反映SRSR2SRBASR邊際成本遞增的性質。在實踐中,企業總是優先采取最具成本效益的行動[6]。很多相關研究采取這個成本假設[1,13-14]。
風險供應商的違規行為以概率φ∈[0,1]被政府發現。假定一旦政府發現供應商的過程違規行為,將會發生供應中斷。這一假設有其合理性,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采取法律法規、加強監管、加大懲罰等措施。例如中國的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排放許可證制度等。由于風險供應商不可靠,存在中斷風險。在“all-or-nothing”情形下,供應商的交付只有兩種情形:未中斷時完全交付,中斷時交付0。使用伯努利隨機變量X刻畫風險供應商的交付。假定風險供應商和采購方知道供應中斷的分布。
其中,z0表示初始狀態下供應商未中斷的概率。供應商和采購方的行為可以影響被發現的概率,這反映了責任違規中斷風險的內生化。風險供應商可以選擇采取措施提高生產過程的合規性,如付出合規努力程度eSR。采購方無法直接觀察到風險供應商的行為,可通過生產過程審計,監管其生產的合規性,如付出審計努力程度eBA。
假定供應商過程責任水平為P(eSR,eBA)∈[0,1]。考慮到被政府發現的概率φ,因此中斷的概率為1-z(eSR,eBA)=(1-P(eSR,eBA))φ,未中斷的概率為z(eSR,eBA)=P(eSR,eBA)+(1-P(eSR,eBA))(1-φ)。對于
的合規努力直接作用于過程責任水平P(eSR,eBA),交叉項ee體現供應商合規努力e對過程責任水平SRBASRP(eSR,eBA)的作用受到采購方過程審計努力eBA的“調節”。權重γ∈[0,1]刻畫了eSR和eSReBA之間的相互關系,也從數學上保證了供應商過程責任水平P(eSR,eBA)的取值在0和1之間。γ=0時,供應商過程責任水平P(eSR,eBA)=eSReBA意味著雙方努力互補,其中一項使另一項對過程責任水平的影響得以實現和增強;γ=1時,供應商過程責任水平P(eSR,eBA)=eSR依賴于供應商主動付出合規努力,不受采購方過程審計努力的影響。此時X的概率分布體現了供應中斷的內生性,隨著供應商合規努力eSR或采購方審計努力eBA的提高,供應中斷概率下降。
若供應不中斷,采購方從風險供應商處采購的單位利潤為rB1,從負責任供應商處采購的單位利潤為rB2,其中0<rB2<rB1;若供應中斷,采購方面臨單位缺貨成本K。假定負責任供應商和風險供應商之間不存在競爭關系,采購方為實現利潤最大化可在兩個供應商之間任意分配訂貨量。將采購方的訂貨量標準化為1。采購方從風險供應商處采購α∈[0,1],從負責任供應商處采購1-α。考慮到高昂的轉換成本和提前期等因素,假定采購方之后無法更換供應商或改變訂貨量。Doorey[12]研究發現在聲譽風險下很少有公司有足夠的能力說服單個供應商來確保符合社會和環境責任原則。例如,耐克通常只采購特定工廠產量的10%-15%,發現很難單方面改變工廠的工作條件。為研究在責任中斷風險下,風險供應商是否有動力符合社會和環境責任原則,本文假定跨國公司的訂單占風險供應商產量的β∈[0,1],1-β為其他公司的訂單。風險供應商的單位生產成本為c1,若供應不中斷,每單位從跨國公司處獲利rS1,從其他公司處獲利rS2,其中0<rS2<rS1;若供應中斷,每單位生產成本損失的比例為θ∈[0,1],且面臨政府懲罰d。本文研究當供應商可能造成破壞性責任違規時,供求雙方如何決策?供求關系的特征(訂貨比例、成本結構等)如何影響雙方決策的效果?
2模型構建
采購方和風險供應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采購方是這個博弈的領導者,風險供應商是跟隨者,采取Stackelberg博弈模型,可以得到采購方和風險供應商的期望利潤函數如下:
其中,P(eSR,eBA)=γeSR+(1-γ)eSReBA。
式(1)中的第一項表示采購方從負責任供應商處采購的利潤,第二項表示采購方從風險供應商處采購未中斷時的期望利潤,第三項表示采購方從風險供應商處采購中斷時的期望損失,第四項表示采購方過程審計的成本。式(2)中的第一項表示風險供應商未中斷時的期望利潤,第二項表示風險供應商中斷時的期望損失,第三項表示風險供應商合規努力的成本。
3結論分析
采用逆向歸納法求解,先求解風險供應商的均衡合規努力,再求解采購方的過程審計努力。
凹函數,即存在滿足利潤最大化最優條件的全局最優解。對供應商的期望利潤函數式(2)求解關于eSR的一階導數且令其等于零,得到均衡合規努力為:
由引理1可知,當γ=?1時,采購方提高過程審計努力,將對供應商提升合規努力具有正向促進作用。
由命題1可知,當風險供應商過程責任水平不受采購方審計努力影響時,采購方的均衡決策是不審計,風險供應商的均衡決策受成本系數的影響。當風險供應商合規努力的成本系數較大
風險供應商的合規努力與其成本系數kSR成反比,與政府發現的概率φ、政府發現后的懲罰d、中斷后的生產成本損失θc1、跨國公司訂單占比β、從跨國公司處獲得的收益rS1、從其他采購方處獲得的收益rS2成正比。當風險供應商合規努力的成本系數較小
險供應商選擇完全合規。
下面針對γ=?1根據風險供應商均衡合規努力進行分類討論,求解采購方的均衡過程審計努力,可得以下各命題。
為簡化分析,假定:
命題2供應商合規努力滿足條件
采購方的均衡審計努力和風險供應商的均衡合規努力都與采購方審計努力的成本系數kBA、風險供應商合規努力的成本系數kSR成反比,與被政府發現的概率φ、中斷后的成本損失K、從風險供應商處采購占比α、從風險供應商處采購獲得的收益rB1、政府發現后對風險供應商的懲罰d、中斷后的成本損失θc、跨國公司訂單占比β、從跨國公司處獲得的收益1rS1、從其他采購方處獲得的收益rS2成正比;二者與權重系數γ的關系不確定(當且僅當
時,與風險供應商的均衡合規努力成正比)。當風險供應商合規努力的成本系數與采購方審計努力的成
風險供應商合規努力的成本系數kSR、被政府發現的概率φ、政府發現后的懲罰d、中斷后的成本損失
rS1、從其他采購方處獲得的收益rS2成正比。
采購方的審計努力與權重系數γ成反比,與風險供應商合規努力的成本系數kSR、被政府發現的概率φ、政府發現后的懲罰d、中斷后的成本損失θc1、跨國公司訂單占比β、從跨國公司處獲得的收益rS1、從其他采購方處獲得的收益rS2成正比。當風險供應商合規努力的成本系數與采購方審計努力的成本系
審計努力與其成本系數kBA、權重系數γ成反比,與被政府發現的概率φ、中斷后的成本損失K、從風險供應商處采購占比α、從風險供應商處采購獲得的收益rB1成正比。
4結語
本文研究供應商責任違規中斷風險下的負責任采購博弈問題,構建采購方和風險供應商之間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通過對供應商-采購方的過程行為建模內生化責任違規中斷風險,研究訂貨比例、成本結構等對決策產生的影響。通過比較靜態分析發現,在責任違規中斷風險下,即使跨國公司的訂單占比較小,風險供應商也有動力不斷提高合規水平直至完全合規。這說明跨國公司可通過游說當地政府提高對風險供應商過程違規的監管和懲罰,以此激勵風險供應商提高合規努力。
[參考文獻]
[1]TANG S Y,GURNANI H,GUPTA D.Managing disruptions in decentralized supply chains with endogenous supply pro- cess reliability[J].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4,23(7):1 198-1 211.
[2]ATASU A.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supply chains[M]. Cham: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6.
[3]ZAREI H,RASTI-BARZOKI M,MOON I.A mechanism de- sign approach to a buyer's optimal auditing policy to in- duce responsible sourcing in a supply chai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20,254.
[4]CHEN L,LEE H L.Sourcing under supplier responsibility risk:the effects of certification,audit,and contingency pay- ment[J].Management Science,2016,63(9):2 773-3 145.
[5]NIKOOFAL M E,GUMUS? M.Value of audit for supply chains with hidden action and inform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20,285(3):902-915.
[6] PLAMBECK E L,TAYLOR T A.Supplier evasion of a buy- er’s audit:implications for motivating supplier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J].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6,18(2):184-197.
[7] KIM K H,LIM H.Carrot and stick strategy for regulatory compliance in multilevel supply chains[DB/OL].[2021- 10- 10].https://ssrn.com/abstract=3065911.
[8] VILLENA V H,GIOIA D A.On the riskiness of lower‐tier suppliers:Managing sustainability in supply networks[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8,64(1):65-87.
[9] CHEN L,YAO S Q,ZHU K J.Responsible sourcing under supplier- auditor collusion[J].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 erations Management,2020,22(6):1 107-1 286.
[10] LEIRE C,MONT O.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ly respon- sible purchasing[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20,17(1):27-39.
[11] LEBARON G,LISTER J,DAUVERGNE P.Governing global supply chain sustainability through the ethical audit regime[J]. Routledge,2017,14(6):958-975.
[12] DOOREY D J.The transparent supply chain:from resis- tance to implementation at nike and levi-Strauss[J].Jour- 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1,103(4):587-603.
[13] CHEN J Y,QI A Y,DAWANDE M.Supplier centrality and auditing priority in socially responsible supply chains[J]. Manufacturing&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2020,22(6): 1 107-1 286.
[14] LEE H H,LI C H.Supplier quality management:investment, inspection,and incentives[J].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8,27(2):30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