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宇晨
摘要:本文從學前師范教育的角度分析師資的培養,學前師范教育的特點,以及總體師范教育的演變特征,提出師資培養存在的問題,提供已有可行的師資培養方案。
關鍵詞:學前師范教育;師資;問題與解決
(一):學前教育階段
學前教育指的是對入學前的兒童實施的啟蒙教育。促進兒童健康發展、為今后的學習發展階段奠定堅實的基礎,是人接受教育的第一階段,同時也是最重要的階段,鄭強教授曾經說過:“幼兒園是接受教育的重要階段。不重視幼兒教育,會造成小學教育初中化,初中教育高中化,大學教育小學化”。因此學前教育的重要性顯而易見。關于學前教育的定義,國家對其有著明確的規定:教養機構根據一定的培養目標和學前幼兒的身心特點,對小學前的學前幼兒所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學前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制度的基礎階段。我國學前教育的任務是:實行保育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學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
因此,認識到了學前師范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政府在積極投入、大力擴建的背景下,有一個根本性問題是需要得以保證的,即“師資”問題如何解決?教師哪里來?教師的質量又如何保證?師范學前教育師資的培養也必須圍繞著學前教育的基本要求,師資的培養在高度關注學前教育、探索學前教育發展之路、構建學前教育整體規劃中應該著重考慮的中心問題。
(二)學前師范教育政策的建立與形成(1949—1966年)
新中國的成立后,由于中國擺脫了帝國主義的控制,中國的學前師范教育也出現了短暫的繁榮,學前師范教育政策的建立,并在這一個階段快速發展。其中影響較大的政策法規主要有以下幾項:
①《幼兒園暫行規程(草案)》對幼兒園的任務、目標、學制、設置、領導、教養原則、教養活動項目、組織會議制度、經費、設備等,分成七章作出規定。
②《幼兒園暫行教學綱要(草案)本著使幼兒獲得全面發展的教養原則,對不同年齡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育要點作了闡述和規定,并對六類教學(體育、語言、認識環境、圖畫手工、音樂、計算)的目標、教材大綱、教學要點和設備要點作了規定。
上述政策詳細規定幼兒園的目標和內容、同時學前教育事業的具體實施等工作有了明確的回答,但是缺點依舊存在,大多數是規定幼兒園的具體體制,對學前教師的培養的關注點不足。
(三)1966——1976,處于文化大革命時期
教育的體制制度收到大方面的摧殘,包括學前教育政策亦是如此,摧毀的學堂亦是數不勝數,學前師范教育體制停滯不前。
(四)1978年——2021年改革開放時期
教育部恢復了學前教育處,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教育廳也成立了學前教育行政管理、教研機構。但依然存在不可忽視的弊端,學前教師的地位不被重視,其合法存在亦受到質疑,更像是位于附屬地位,就比如學前教師管理、工資待遇等各項內容并沒有給出明確的規定,因而,這種模糊不清的地位使得學前教師的各項標準也只能依照小學教師的標準,鄉村學前教師更是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首先鄉村教師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處于鄉村,獲得晉升,受。到重視的程度大打折扣,其次,學前教師的工資待遇不高,吸引高質量人才進入學前隊伍的難度大,對學前教師隊伍的健康發展影響較大。
1987年,《關于明確學前教育事業領導管理職責分工請示的通知》(國辦發[1987]69號)下發后,各地將幼教工作由婦聯主管移交教育部門。
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民辦教師通過“關、轉、招、辭、退”等多種方式轉資、相關福利待遇等的參照依據。至此,民辦教師的社會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師職業等到了人民的認同和支持,包括學前教育教師的身份也得到了承認。但是依舊存在著不小的問題,我國農村學前教師暫時沒有職稱評定制度,會造成學前農村教師沒有辦法評職稱,如此,學前教師的教學熱情大打折扣,更多是教育成果被當前的社會教育制度所否認,就像是學生的學成歸來壓根不會想起它的學前教育老師,忽視學前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學前教師的工作成效很難進一步提高,這導致學前教師的“隱形流失”,一大批優秀的年輕教師會拒絕當農村學前教師,前途渺茫,發展潛力不大,年輕學前教師離開幼教事業也是一種可以被預見的社會圖景,幼教事業的發展受到了阻礙,影響高等教育制度的推進。
(五)總結與升華:
總覽學前師范教育發展過程的全貌,我們可以發現。從重視學前教育制度,到重視學前師范教育和學前學生教育雙向并行發展。
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日趨光明,但是同時也給我們提出困難和挑戰:其一,如何防止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其二,學前教育教師的培養是不是一個“速成”過程?
首先面對第一個問題,首先要明確學前師范教育的含義,學前師范教育要“遵循幼兒成長規律和學前教育規律,堅決防止學前教育‘小學化’‘成人化’傾向”。學前教育的特殊性和針對性主要面向的是3-6歲的幼童,與小學教育由內容和本質上的區別,比如,最顯而易見的便是對象年齡的不同。所以,學前教育師資的培養,幼兒師范與普通師范具有很大的差異。報告中指出:“幼兒師范在培養模式上始終把“對象”(幼兒)作為出發點,培養出的師資更了解和適應學前教育職業的需求。”從這個角度來看幼兒教師隊伍在前期的培養模式上就要區別于普通師范的培養模式,專業所需知識的不同,培養需求也就不同
關于第二個問題,學前教育教師的培養非但不是一個速成的過程,同時還要有效避免與其他教師相混淆,認識到幼兒教師隊伍的充實不單是“中小學富余教師經培訓合格便可轉入學前教育”這一途徑,要將學前教育師資的質量與中小學教育的質量二者區分開來,培養模式的相異。
綜上,我國的學前教育體制持續向好發展,學前教師的身份地位被確立,工資待遇提高,師資質量變強,學生受到了良好的學前教育。
參考文獻:
[1]李夢蕊.學前教育幼兒資助政策實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0.
[2]李夢蕊.學前教育幼兒資助政策實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0.
[3]高健.幼兒園教師健康教育勝任力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