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詠梅
摘要:基礎會計是技術學校中財會專業的基本科目,其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會計專業學生的今后學業。不過,教師在現代教育基礎會計的課堂教學中仍面臨著不少問題,如教師教學方法問題、學生的學習興趣問題、教材內容問題和師資隊伍質量問題等,因此必須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相應地改革教師教學方法,通過不同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等,以努力提高教學效果,實現有效化課堂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基礎會計》;會計教學;對策探討
引言:在當前中國企業信息化事業迅勐發展的背景下,許多傳統業務領域都迎來了巨大的挑戰,而傳統會計技術也不例外。但由于現代計算機技術不斷的發展,傳統會計領域也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傳統會計技術信息化也已經成為趨勢。就目前狀況而言,當前會計信息化教學在規范性與系統性方面還有著一些欠缺,而傳統教學方式也無法適應當前社會需要。在這個背景下,學校必須主動的進行變革,與時俱進。
一、目前時代下高校會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課程設置不夠合理
對中國當前高等教育形勢而言,其終極目的便是為社會輸送適應需要的人員,需要人員必須擁有著嫻熟的實際專業技能、優秀的學識涵養和堅實的理論基礎等。而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傳統會計教學方法顯然已經很難適應現代高校的教育需要,因此迫切需要新會計教學方法。而信息化教育會計模式效果也十分理想,它突破了時間約束,同時對會計人員的培訓效果也獲得了較大程度上的提高。盡管部分院校已經意識到了這個新教學模式的效果,但是對其了解程度卻并沒有很深刻,從而也很大的影響著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1]。
2、重理論輕實踐
會計專業課程設計大多偏重于理論知識,理論課課時已經超過主課時的80%,而技能課、實習課以及實踐課課時較短。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會計知識時大多以死記硬背為主,而缺乏分析和總結,其理論知識水平固然合格,但實踐技能水平偏低也是事實。通過實際調研發現,不少中職學校會計基礎課程教學實效性偏低,其大多是教師照本宣科,一味灌輸,學生被動聽講,或者圈出教材重難點來應付考試,學生理解知識不夠全面、不透徹。
4、教育層次和目標上存在的問題
就當前情況而言,中國許多院校的教學體系并不能隨著時間的變遷而進行適當的調整,尤其是在教學層次與目標方面[2]。綜上所述,就會計的信息化教學理念而言,主要分為以下幾點:其一,重視對學生計算機技術理論與專業技能的掌握,需要高等院校會計學教師在會計學基礎理論課程中合理滲透計算機課程;而另一種觀念則認為在信息化建設時代背景下,會計學教學體系不能只單純的引入了計算機教學操作,而且還必須幫助學生對會計學進行更深入的教學體系建設與研究,這也是信息化教育實現的關鍵所在。
二、基礎會計教學的改進策略
1、提高學習興趣
興趣始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機所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直是中等或專業院校指導老師們始終在研究的問題。在培育學生興趣方面,可嘗試這樣的一些方式:①老師親和性。師長個性吸引力,是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因素。師長在課堂中應本著教書育人的準則,對每個學生進行宣傳教育,多溝通、多導入、多關注。青少年學生在一定的年齡,會出現不同的身心特點,教師應仔細分析,認真觀察,維護每個學生的尊重心,重視學生的性格,了解與寬容,縮短同師生距離,在學校中塑造優秀的師長形象;②課程策劃。前期教學的生動程度,在較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對整個基礎會計領域的教學興趣。老師所準備的教學內容,可以從學生在各年齡階段中比較關注的經濟問題入手;③教學風格和技法。老師在課堂的始終,都應該保持著風趣、詼諧的教學風格,讓學生課堂上氣氛活潑,對于運用何種技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斷培養、保持、強化學生的積極性。
2、采用現代化教學方式
應轉變以往純理論知識滿堂灌、板書加枯燥授課的無效教學方法,本科班教育中要自始至終貫徹理論和實際運用相結合的教育原則,并將之貫徹到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之中,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徹底地把握基本原則,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之所以然。切忌單純搞滿堂灌、填鴨式的教育,而應該本著以學為制宜的原則,把現代化教學模式和先進技術手段運用于教育過程當中,并通過靈活多樣的教法調動學生積極性,使之踴躍參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實效性[3]。另外,院校還應轉變以往重理論輕實際、重課堂輕實習的落后教學觀念,設置會計學實習室,為學生創造手工會計模擬和電算化的作業平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將理論知識真正化為己用。例如利用多媒體設備組織教學,使用多媒體文字、聲音、圖片以及視頻兼具的特點來創設色彩繽紛、生動形象的學環境,直接刺激學生感官,使之思維能力得到發展,感性認識得以提升。
3、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隨著信息化時代不斷的深入,中國高等教育必須加速創新變革的腳步,合理的整合各類教學資源,逐步形成智能化、網絡化和信息化的教育會計模式,同時還得重視教師能力的建設,唯有如此才可以更好的滿足信息化時代的教育需求。除此以外,在實際教師隊伍建設中,還必須把教師團隊素養和整體素質看作是隊伍建設的關鍵核心因素。就當前情況而言,在信息化時代下的中國高等院校教育會計老師的綜合素養,必須體現在:①動態化的教育能力。要求老師們在實踐教育教學過程中,更加深刻的把握并剖析教育信息化發展所造成的的沖擊與危害,同時在這一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對各個方面的革新與改造力度,并由此來為高校教育會計教學的長期穩定發展進行良好鋪墊;②具有更寬廣的眼界與協作精神。在當前教育信息化發展時代背景下,老師之間也必須具備良好的協作精神,唯有如此才可以把教師群體只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出來。
結束語:從基礎會計的特點、教師教學的基本特點、老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自身素養等方面對基礎課堂教學帶來了相當的難度,而課堂教學則從培養學生興趣愛好、變革教學模式等方面入手,從課堂教學的實際中進一步探討。學校在師資監管力量方面也要加大,為社會上培養出實際技能強、綜合素養好的復合型人才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李俊峰.淺析高職會計信息化課程在教學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現代化,2017,4(37).
[2]林曉曉:中職《基礎會計》課程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踐與思考[J].南方論刊,2013.
[3]彭蕓:場景教學法在中職基礎會計實操課教學的實踐[J].科教文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