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飛
摘要: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將整本書閱讀指導方法應用到閱讀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學生閱讀能力與語文素養的提升也有著積極意義。因此初中語文教師還要進行現有閱讀教學模式的轉變,并要由傳統的片段閱讀朝著整本書閱讀的教學模式進行轉變,讓整本書閱讀的教學價值充分發揮出來,本文主要就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指導方法進行探究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方法
在整本書閱讀方法中,提倡初中生進行全面系統的文本閱讀,幫助學生們在語文閱讀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在以往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有閱讀過于形式化以及碎片化的問題,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不利于初中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因此初中語文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們對整本書閱讀方法進行轉變,促進初中生的閱讀能力與閱讀興趣進一步提升,滿足素質教育理念下初中語文教學需求。
一、現階段初中學生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一)閱讀形式化
在現有初中語文教學中,部分學生因為以往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對于書籍閱讀的興趣比較低,并存在有明顯的閱讀形式化問題。部分初中生在進行書籍閱讀過程中,對于書籍的理解不夠深入,使得整本書閱讀模式應用中容易出現理解斷層的情況,對于書中描寫的精彩之處難以進行把握,直接影響到初中生書籍閱讀興趣的形成。此外很多初中生在書籍閱讀中的態度比較散漫,多是將其作為一項語文作業開始進行,整本書閱讀中過于被動化,無法在書籍中進行知識的獲取。
(二)閱讀碎片化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學生們用于閱讀的軟件類型越來越多,其雖然為中學生閱讀提供了便利性,但是造成了碎片化閱讀情況越加普遍。如果沒有對閱讀碎片化問題進行解決,會導致學生對書籍閱讀的耐心不足,并且導致學生難以形成優良的閱讀習慣,也就無法在書籍中進行知識的獲取。
二、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的指導方法
(一)推進師生共讀
在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需要將閱讀能力的培養滲透到課堂教學中,通過師生共讀教學模式的應用來完成整本書閱讀,這樣可以在加深學生閱讀趣味性基礎上,對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也有著積極意義。在師生共讀模式下完成整本書閱讀教學時,能夠幫助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掌握,還能夠為教師閱讀方法的傳授提供便利性。這樣學生們能夠在與教師的積極探討中開展整本書閱讀,促進自身的閱讀能力進一步提高。其次通過師生共讀一本書的方式,教師還可以在閱讀中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提高初中生的閱讀興趣[1]。
比如在進行《駱駝樣子》的閱讀時,教師可以通過自習課的時間與學生共同進行學習,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總結,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分段總結的方式,對該文本的主題思想進行總結,讓學生的閱讀效率與閱讀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教師在引導學生完成基礎閱讀之后,可以積極鼓勵學生們在課堂上進行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就學生對自身閱讀中的感想進行總結,來對《駱駝祥子》的文章內涵有充分的了解,獲得良好的整本書閱讀教學效果。
(二)進行閱讀范圍的拓展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需要進行閱讀范圍的擴展,將課程標準作為重要的閱讀教學指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不同課外讀物的獲取,幫助學生來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尤其是在課外讀物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初中生的個性特點以及興趣愛好,進行課外閱讀文本的選擇,幫助學生們進行閱讀范圍的拓展,對于學生良好文學素養的形成也有著重要意義。在進行閱讀拓展過程中,教師還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進行針對性閱讀文本的推薦,針對部分文本閱讀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進行一些長篇優秀小學的推薦,對于閱讀能力差的學生則可以推薦一些國內的短篇優秀小學。此外在拓展閱讀書目的選擇中,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與初中語文課程內容相關的作品[2]。對于對長篇小學感興趣的學生可以進行《鋼鐵是怎么煉成的》等書目的推薦,對于一些喜歡散文詩的,則可以為學生們進行《泰戈爾詩選》等書目的推薦,來提升學生參與到整本書閱讀中的積極性。進行學生閱讀范圍的拓展,也是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應用途徑,對于學生語文這一學科素養的形成與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三)引導學生掌握思維導圖閱讀方法
為了促進初中生的閱讀水平與閱讀效率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師還需要將在整本書閱讀中,將思維導圖閱讀方法作為教學指導的重要內容,幫助學生們自主完成整本書閱讀。在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進行思維導圖式閱讀教學方法的熟練掌握,讓初中生能夠在高效完成閱讀基礎上,對文章內容也能夠進行有效總結。在思維導圖中需要通過圖片以及模塊等方式對閱讀文章的內容進行劃分,在具體繪制過程中一般可以將人物關系以及具體事件作為標準[3]。
比如在進行《三國演義》這一名著的閱讀過程中,該名著中有著復雜的人物關系以及情節,如果學生對閱讀方法沒有有效掌握,對于《三國演義》的故事內容也就難以進行有效掌握。在通過思維導圖進行該著作的閱讀時,教師們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來進行清潔地梳理。比如在進行火燒赤壁這一章節的液速度時,教師們需要先引導學生進行三方陣營的劃分,在此基礎上進行內容的填充,來形成該章節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對火燒赤壁的內容有更加深刻地了解與認知。可以說思維導圖意識是整本書閱讀的一種重要閱讀方法,要求初中語文教師能夠加強該部分的教學工作,讓整本書閱讀的教學作用充分發揮出來[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整本書閱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對于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形成也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初中語文教師還要在對初中生現有閱讀問題進行明確基礎上,從多角度入手,促進整本書閱讀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讓學生們能夠積累到更多的文學知識,并能夠進一步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從而滿足新課改理念下對于初中語文教學的具體需求。
參考文獻:
[1]劉大萍.基于部編本的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J].考試周刊,2021(32):37-38.
[2]鄧婷婷.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指導方法探究[J].語文課內外,2021(11):191.
[3]李月泉.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指導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語文課內外,2021(6):215.
[4]潘雙林.整本書閱讀的價值追問與路徑重構[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21(1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