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妹科
摘要:在“互聯網+教育”融合趨勢下,在小學鄉村英語課堂中利用信息技術,已經成為英語教學改革重要方式。新時期,教師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載體和教育者,而是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知識的引導者,其教學目的更多是通過教學設計,信息技術應用、教學創新等,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培養學生學習動態動機,提升課程教學成效。本文以融合信息技術優勢為著眼點,分析小組展示在鄉村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最后就鄉村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融合信息技術提升小組展示效果展開討論,提出具體實踐措施,為小學鄉村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鄉村英語課堂;小組展示;教學成效
置身于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各種各樣信息技術逐漸融入小學鄉村英語課堂教學中,為英語教學注入新的“氧氣”,英語課堂教學模式越發多樣化、開放化,打破了傳統單一教學模式,也促進了小組展示的創新發展。小組展示是以學生為主體,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設定明確學習目標和分工,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討論、合作學習,展示學習成果的一種方式,能有效鍛煉學生合作學習、探究能力和表達能力,提升教學成效,是目前我國教育改革大力提倡的一種教學方法。
1.融合信息技術的優勢
一方面,為英語教學提供更加豐富和優質的教學資源。網絡上有非常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結合學情和教學進展,篩選出優質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將學生視野從課本中拔出來[1]。借助教學視頻和課件,讓學生感受最正宗、地道的英語口語和文化氛圍,拓寬學生視野。另一方面,提升課堂教學成效。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融合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將一些枯燥乏味的英語轉化立體、動態、趣味的英語課件,利用信息技術構建網絡學習平臺,制定適宜教學計劃,提升教學科學性,學生也能在課后時間通過平臺隨時提問,獲得相應解答,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學效率和質量。
2.小組展示在鄉村英語課堂教學的作用
一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在小學鄉村英語課堂中,小組展示的方式共有四種,分別為小組內展示、組間展示、全班統一展示、演出和藝展等其他展示。小組展示的主要目的是展示學生知識和情感,包括學習方面的疑問、思索、交流和板書等,學生個性、情感和思想等,將這些成果通過恰當方式展示出來,以檢驗學生學習成果。
二是,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小組展示并非課程內容的簡單復制,而是學生學習成果和思維的直觀展現。通過小組展示,便于教師了解學生最新學習進度和思想變化,學生的問題和不足也充分暴露,引發教師新的思考,從而調整教學方案,提升教學針對性,創建高效課堂。
三是,促使學生主動完成教學任務。小組為學生提供了發表、演示和呈現的機會,給學生個性發揚提供了平臺,在這種情感驅使下,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討論,積極主動完成小組任務,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同時,學生學習主動性增加,更能接受教師指引,更加全面地分析問題、認識問題,掌握更加系統和條理性的英語知識,提升學生英語綜合水平。
3.融合信息技術對鄉村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展示效果的提升作用與實踐
3.1 融合信息技術,打造多元化課堂展示
在小學鄉村英語課堂小組展示中,最主要的問題是展示過于形式化,學生趣味性和積極性不高,融合信息技術將會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多樣性、趣味性、動態性和開拓性,借助圖像、音視頻、動畫等形式,將靜態展示轉化為動態展示,營造生動愉快的英語課堂氛圍,給學生獨特英語課堂體驗[2]。例如,教師在英語課堂小組展示時,可以借助網絡教室開展遠程教學,在關于西方節日、社會文化和習俗等展示時,要求外教或者外國志愿者進行遠程連線,共同觀察學生小組展示,在小學展示之后5分鐘答辯環節,向學生提出問題。并在展示結束后,向學生介紹一些獨特文化習俗和俚語等,充分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還能鍛煉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學生“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
3.2 融合信息技術,促進師生角色轉變
在以往信息技術融合教學案例中,多從教師角度進行討論和實踐,對學生融合信息技術方面的研究幾乎處于空白階段,并沒有真正實現課堂教學主體的轉變。對此,教師應當積極創建新的教學模式,迅速轉變自身角色,落實好“引”這一字,實現教學相長[3]。例如,教師可以融合信息技術,構建智能化的英語課堂,讓學生真正置身英語環境。例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英語配音游戲,現場播放一段視頻,要求學生進行現場配音和點評指導;或者圍繞某一教學主題要求學生進行現場辯論,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小組,要求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思想辯論展示。
3.3 融合信息技術,構建開放性展示評價
在小學鄉村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展示有效性離不開評價機制的應用,教師應當融合信息技術,構建線上互動交流平臺,對小組展示進行全過程評價,提高學生學習獲得感和幸福感。例如,教師積極開展雙線英語教學模式,將學生小組展示成果上傳至平臺中,外教可以進入平臺進行評價,其他學生和小組成員也可以進入其中進行評價。教師還需要預先給出具體評價指標,包括情感態度、交流協作、知識技能等,如小組展示內容條理清晰、觀點明確,有一定深度或者角度新穎,能夠很好地完成教師提問,語言表達邏輯清晰,得分30~40之間。將其與考試成績綜合計算,獲得一個客觀真實的考核成績,培養學生英語學習動態動機,為學生成長提供助力。
總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鄉村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理解教學條件和學情,融合適宜信息技術,助力學生小組展示,提升小組展示成效,從而有效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主性,創建高效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張倫剛.淺談信息技術與農村小學英語課程有效整合的策略[J].新課程,2021(15):25.
[2]閆學龍.利用信息技術,讓聽、說、讀、寫更高效——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策略談[J].甘肅教育研究,2021(03):99-102.
[3]陳力.淺談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21(14):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