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明啟
幽門螺桿菌主要寄居于人體的胃及十二指腸,被明確認為是引起消化性潰瘍、胃癌、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常見病的致病因子,在環境致病因素的促進下,會加速黏膜上皮細胞的過度增殖,導致畸變致癌。
絕大多數幽門螺桿菌感染發生在兒童期。孩子胃內環境不同于成年人,幽門螺桿菌容易定植繁衍。交換唾液對成人來說不算什么,對孩子來說就可能增加風險。數據顯示,我國10歲以下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達40%~60%。
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母親可能是兒童感染的主要源頭。胃液中的幽門螺桿菌通過胃食管返流進入并滯留在口腔,然后通過唾液傳播。母親咀嚼食物喂養幼兒,與非咀嚼喂養者比較,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危險系數明顯增高。我國的傳統共餐制,家庭成年人中如果有人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很容易傳染給孩子。調查顯示,一般母親感染幽門螺桿菌,子女感染率可能會增加40%。另外“糞—口傳播”,即通過被糞便污染的菜葉、水源、手,再經口傳播,也是重要的感染途徑。
兒童感染幽門螺桿菌,不僅引起胃十二指腸疾病,還可能影響生長發育,或引起其他疾病,如缺鐵性貧血、過敏性紫癜、慢性蕁麻疹等。
兒童幽門螺桿菌檢測的指征為:①消化性潰瘍:②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③慢性胃炎;④一級親屬中有胃癌患兒;⑤不明原因的難治性貧血;⑥計劃長期服用非甾體消炎藥。
目前檢測幽門螺桿菌的金標準,是通過胃鏡檢查,取一些胃黏膜組織進行培養,如果培養結果陽性,那就是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
尿素呼氣試驗(通俗稱為“吹氣試驗”)這種無創檢測對兒童來說更容易接受,只要口服一片標記碳13尿素藥片,然后等20分鐘左右后對著檢測卡吹氣就可以了。這種檢測的敏感度為75%~100%,特異度在77%~100%。
一般來說,無癥狀、無危險因素的孩子不需做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治療;幽門螺桿菌檢測陽性的患者需要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