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頂天立地:藏族碉樓的人觀研究
——以丹巴縣為例

2022-04-07 22:20:59
四川民族學院學報 2022年5期
關鍵詞:文化

蔡 威

(西南民族大學,四川 成都 610041)

屹立于青藏高原的藏族碉樓,高矮不一,形制各異,是藏族先民的智慧結晶。藏族先民就地取材,利用石頭、泥土、樹木等物,以高超的建筑技藝,讓一座座雄奇的碉樓拔地而起。碉樓是地域文化的產物,不僅是一種建筑形式和族群文化的載體,更是當地民眾生存觀的體現,表達了當地藏族群眾對天—地—人之間關系的理解,是為族群人觀。過去,碉樓見證了青藏高原的發展變化,是一部建筑“史書”。如今,碉樓仍以頂天立地之勢,向世人呈現著璀璨的民族文化,訴說過去,展望未來。

一、藏族碉樓人觀問題的思考

人觀,是人對自我的認識和理解,簡言之即人是什么,人居于天地之間扮演著何種角色。莫斯較早提出“人觀”概念,在莫斯看來對于“人”,對于“我”的概念應從生物、社會、心靈三方面入手,從對個體的了解,進而對整個社會有系統的認識[1]。莫斯表述的人觀是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其觀點存在一定的弊端,個體與整體應是辯證的關系,對于人觀的研究,不僅要從個體看整體,也要從整體探究個體。筆者認為,生存觀也是人觀的一種體現。青藏高原復雜的地理環境,成就了獨具特色的藏族文化,個體文化又有地域性。一直以來,人類從未停止過對“人之為人”問題的探索,并在族群文化的方方面面展現。如青藏高原的人們為何修建碉樓,碉樓為何有多種形制,碉樓承載著什么文化等問題都與族群人觀相關。碉樓所表達的人觀可以總結為四個字“頂天立地”,包含對時間和空間的思考。族群對人外力量的渴望和認識,激發了人們對天地的思考,立于地而欲溝通天。黃應貴認為,空間可視為一種宇宙觀或一種象征,空間也被視為文化習慣,包括文化的分類和個人的實踐[2]。頂天立地不僅是對藏碉空間問題的理解認識,也是對藏碉所表達的文化的總結,立地是基于地緣的文化,頂天則是對人外力量的認識和理解,而頂天立地的藏族碉樓表達著藏族人觀。

“人觀”分析應從“個體”“自我”“社會人”三者入手,將人觀與社會的交換方式結合,進而探討其形成、發展與變遷[3]。從人本身著手,認識自我、認識社會,從社會體系全局思考個體與整體。還格吉認為,藏族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及價值取向,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無我”觀念、強調整體性、神靈人格化、因果論等方面[4]。碉樓既是一種建筑物,也是族群建筑技藝、宗教文化、經濟社會等多元素的綜合體。

當前學術界對藏族人觀研究多以宗教文化和民間信仰文化為切入口,對藏族建筑類文化的人觀研究尚有發掘空間。有很多關于藏族文化的研究也是人觀研究,卻沒有將其提升到人觀層面討論。碉樓文化的表征與本相之間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一方面,學界對人觀的研究,多注重儀式文化和理論性分析,對于建筑的人觀文化關注度不夠;另一方面,學界對建筑文化的研究多側重于建筑的表征研究,多對建筑本身的結構、建造工藝等方面進行分析,對其所牽涉的整個社會文化體系分析不夠。如石碩的《隱藏的神性:藏彝走廊中的碉樓——從民族志材料看碉樓起源的原初意義與功能》,石碩、陳東的《有關青藏高原碉樓的傳說與民俗事象》,朱城磊、李亞忠、王一丁、夏格旺堆的《西藏山南市洛扎縣古碉樓建筑初步研究》等[5]。

同時,從碉樓研究來看,學界多對碉樓類別、歷史脈絡、營造技藝、故事傳說等方面著手,對碉樓本相的研究則尚有一定的空間,對藏族碉樓人觀的研究,還需要繼續深入挖掘。如劉波的《試析藏羌古碉的綜合文化價值》,李錦、陳學義、陳卓玲的《青藏高原石砌技藝傳統與石碉起源——對甘孜州丹巴中路鄉罕額依村的分析》,李春霞的《藏族碉樓的“神性”——理性與遺產性》等[6]。

丹巴碉樓是嘉絨藏族的歷史文化載體,丹巴享有“千碉之國”的美譽。楊嘉銘認為,按照縣級行政建制來說,丹巴縣不論是在歷史上還是現存的古碉遺存上,都是數量最多,分布范圍最廣,功能類型和形制最齊全,歷史發展脈絡最清晰、最久遠的地區[7]93。縱觀青藏高原上的藏羌碉樓,丹巴碉樓都是可圈可點的。丹巴縣梭坡鄉莫洛村、左比村、澤公村等,中路鄉克格依村、基卡依村、波色龍村等村落都有古碉集中分布。可以說,丹巴是露天的碉樓建筑文化博物館。古碉樓的修建基于當地的經濟、宗教、文化、政治等因素,與族群人觀息息相關。

綜上所述,筆者基于2021年7月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的田野調查及相關文獻積累,以丹巴縣碉樓為例,對藏族碉樓的人觀進行探究。

二、訴說過往的碉樓文化

碉樓“頂天”,表現在古碉的整體造型,棱角分明,碉身平整,直沖云霄,似頂天一般,體現了當地人對“高”的理解和認識。碉樓的造型是一種直沖云霄的樣式,修筑高碉樓也應有接引天地的思考,有求高而與天更近,與神靈更近的意味。“尚高”文化并不限于藏族,也不限于整個中華民族,幾乎在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都有體現。通過修建高碉,欲溝通天—地—人,不僅是文化心理上的溝通,還有物質實體的溝通。高碉的修建也與藏族的宗教文化有關,碉樓既是一種建筑,也是一種族群文化象征,所以也流傳著很多有關碉樓的故事傳說,也成為溝通天—地—人的一種媒介,表達著族群人觀。

碉樓并不是死物,而是“歷史老人”,碉樓不僅是建筑本身,也是藏族文化的表征,從碉樓體現出來的文化本相則是藏族人觀。碉樓以實物的形式向人們展示著族群的智慧榮光,以及族群的歷史發展脈絡。欣賞碉樓的同時,亦可見藏族先民在青藏高原上的辛勤與智慧,碉樓也是一本“歷史書”,靜靜地訴說著過往。

關于碉樓修建的緣由除戰爭防御之外,還有很多與當地族群信仰息息相關的故事傳說。如流傳于西藏山南、林芝一帶的“大鵬鳥巢傳說”就有兩種說法,一是碉樓是大鵬鳥的巢穴,一是碉樓為了避免大鵬鳥捕殺牲畜修建誘殺大鵬鳥的陷阱。在夏格旺堆關于西藏碉樓的調查中也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它們是《格薩爾》史詩時代,魔力十足的魔鬼的居所;有人認為,它們是防御準噶爾入侵時因戰事而建。”[8]川西北高原也流傳著修建碉樓是為了祭祀天神的說法,在丹巴縣則主要是震懾妖魔的說法,也與孩子的成長息息相關。丹巴藏族一直沿襲著一個傳統,凡是家中添丁的就要修建碉樓,并在修筑碉基時就在其旁埋一塊毛鐵,家中男孩長大一歲就要把毛鐵取出來錘煉一次,碉也要相應地修高一層,直到十八歲時為止。到十八歲時就要為男孩舉行成人儀式,并把錘打好的鋼刀給男子,這代表著男孩已成年,可以獨當一面,成家立業了。此外,還有女孩十七歲時要在碉樓下舉行成年禮的習俗。在丹巴流傳較廣的故事還有十三角碉修建的故事,其中一個版本的故事敘述的是,在修建十三角碉之初因為此碉樓的構造復雜難住了石匠,眾人束手無策時,大渡河旁一位勤勞智慧的牧羊姑娘,用羊毛線和小棍子在地上搭建出十三角碉的形狀,給石匠們啟發,進而修建了十三角碉。在丹巴關于十三角碉,還流傳著不同版本的與當地首領嶺嶺甲布相關的故事。碉樓故事傳說也是對一些史實的記憶,也有對人外力量,對英雄力量的塑造,而這些也可看作是碉樓文化的表征。不論是何地域的碉樓傳說,都展現出了當地藏族文化的地域性和族群性。

綜上所述,與碉樓相關的故事傳說,無不訴說著碉樓的來源和記憶,也表達著當地人的族群信仰,是族群人觀的本相體現。碉樓的修建與當地藏族的信仰相關。石碩、楊嘉銘、鄒立波認為,最初修建碉樓的起因主要是基于特定區域人群的信仰,而戰事防御則是一個較晚的說法[9]290。筆者較認同此觀點,修建碉樓之初,基于族群信仰和實用考慮而修建碉樓,而戰事防御則是隨著社會發展,人群間的大型沖突而讓碉樓成為了戰事防御的重要依仗。在碉樓修建初期,修筑的碉樓并不多,但隨著碉樓成為一種象征資本,或戰事防御需求的不斷增加,碉樓的需求不斷增加,這也使得一時間碉樓林立于青藏高原之上,碉樓的形制及修建地才越來越凸顯戰事防御需要的特點。

三、基于地緣和血緣的碉樓營造

碉樓“立地”,基于所在地域的地理地貌、自然資源、文化和交通等要素。在《西康圖經》中任乃強將民間石砌技藝稱之為“疊石奇技”。一定的生產生活技能都是基于地域因素影響形成的,民族民間的建筑技藝亦是如此。碉樓的建筑材料本就來源于當地人生產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石頭、泥土、樹木,在所居住的土地上挖掘基礎修建碉樓,這體現了藏碉的根源性。

川西“兩江一河”地區是碉樓建筑的重要分布區域,從其分布地域也可看出碉樓文化的地緣因素。“具體從族群角度而言,碉樓主要分布在西藏藏族、爾瑪(羌族自稱)以及嘉絨、扎巴、里汝、木雅、納木依、貴瓊、卻域等藏族支系生活的地域上。”[9]279-280青藏高原上的藏碉修建,正是基于當地高山峽谷、急流險灘的自然生態環境,以及當地豐富的石材和可供建筑使用的泥土。如史書《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北史·附國傳》《隋書》等對碉樓均有記載。楊嘉銘認為,因為地域環境的不同,建筑藝術也有差異,差異性也是文化多樣性的體現,每個地方的藏族民居建筑要凸顯自己的獨特性,要保持地方性或區域性特色[10]。隨著人群的遷徙流動,碉樓的營造技藝、文化觀念、形制等都帶到各地,促進了不同地域建筑、民俗文化的交流,藏碉與羌碉的相互影響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丹巴縣中路鄉與梭坡鄉可謂是露天的碉樓博物館,是民族文化智慧的集中體現。按材料,碉樓可分為石碉、土碉、土石碉;按形狀,碉樓可分為三角碉、四角碉、五角碉、六角碉、八角碉、十二角碉、十三角碉;按功能,碉樓分為戰碉、家碉、界碉、風水碉等。藏碉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將可用于修筑碉樓的石材搜羅到一處之后,石匠便從中挑選大小合適的石塊進行劈砍打磨使用,或直接用原石進行砌墻,形狀各異且大小不一的石塊經石匠的手中進入恰當的位置,高碉逐漸壘起。碉樓的修筑也沒有現在建筑專用的水平尺、鉛錘線、抹泥板、灰板、砌刀等工具,全憑工匠根據自身的經驗和手藝進行,暫不論碉樓的工藝問題,光是碉樓的墻體厚度和高度以及墻體收分等問題都讓人為之震撼。以木材、小石塊和泥土搭建構筑的樓板,能夠讓人在碉樓不同樓層自由活動,承載重物,可見其工藝與民間智慧。現存于青藏高原的碉樓,經歷了地質災害、戰爭、人為拆解等破壞之后仍屹立不倒。

文化表征也是基于地緣文化而言的,當某種文化脫離當地的文化語境,或置于其他文化語境中同異文化進行比較時,將失去其本來的文化地位。基于地,不僅是碉樓拔地而起,更形成了系統的碉樓文化。因為地域性文化的影響,所以產生了碉樓這樣的建筑,可以說碉樓文化先于碉樓產生,碉樓則是碉樓文化的具體呈現和高度凝煉。藏族碉樓在青藏高原是重要的文化表征,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這也是碉樓文化立地的體現。萬果、王巳龍認為,嘉絨藏族碉樓具有政治軍事意義、民間宗教信仰層面的象征意義,一定程度上還被賦予了財富或威望、表明家庭成員動態、鞏固家族內部穩定性、禳災等功能性[11]。古碉在先民時早已成為一種象征資本,體現在財富、地位、家族強弱或宗教信仰等方面。站在丹巴縣中路鄉的碉樓上,能夠眺望墨爾多神山,在嘉絨藏族先民修筑碉樓的時候,或受到了當地民眾的神山信仰或其他文化的影響。田野調查中發現,在梭坡鄉和中路鄉的一些碉樓頂部都插有經幡,一些碉樓頂部還設有“煨桑臺”。劉波認為,因為宗教的因素使得石碉世代傳承下來,砌碉技術不斷發揚光大[12]。對于天地自然的理解和認識,碉樓的修建與村寨民居是一體的,碉樓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與當地的自然風情密切相聯的。站在碉樓上既能俯瞰整個村落,瞭望防御,也能瞻仰不遠處的神山,這與當地人的文化信仰密切相關。

藏族碉樓是居于青藏高原的藏族先民智慧結晶,形成碉樓文化不僅是因為碉樓作為一種建筑遺產的價值,還有關于碉樓的故事傳說和史實。楊嘉銘認為,關于古碉的傳說已成為當地古碉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傳說增添了古碉文化的神秘色彩,同時在傳說中又有一定真實的存在[7]101。碉樓取材自當地藏族生活的自然環境中,本就是一種立地的體現,關于碉樓的故事傳說也是來源于當地的風土人情之中。先民修建碉樓,從身邊可取的石材、泥土和樹木入手,本就是一種生活依靠自然所用之物來自自然,最終碉樓也歸于自然的表達。碉樓雖是人造物,但與其所處的山川河流早已融于一體,源于自然的建碉材料,最終也是為了與人們心中的“天”更接近。

碉樓早已失去其生產生活的使用價值,但其歷史文化價值是毋庸置疑的。如今,隨著當地旅游開發的推進,碉樓的旅游文化經濟價值也愈加凸顯。碉樓的修建與民居一脈相承,民居是碉樓的母體,如今民居繼續發揮著碉樓的一些作用,或者可以說民居又重新發揮著曾讓碉樓承擔的功用。碉樓文化的表征與本相,也受到時代發展的影響,但不論是什么社會背景以及如何表述,均是言己。

四、在表述與被表述之間的碉樓

頂天立地的碉樓,回到族群文化中則是言己。表述與被表述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當地藏族修建碉樓發揮實用價值之外,碉樓也成為言說當地藏族文化的載體之一,可以將碉樓看作當地藏族言己的媒介;二是碉樓作為一種建筑,當地人圍繞碉樓形成了各種故事傳說,人們在說故事的同時也是在言碉樓,這時碉樓作為一種“主體”被當地民眾表述著,與碉樓相關的故事傳說、史實以及營造技藝等都成為言說碉樓的話語。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碉樓與建碉人群之間的表述與被表述也發生著變化。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時代的,文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與時俱進的。當地人對碉樓文化的認識理解,與先民早已不同,現在更多的是從宗教信仰、文化遺產和社會經濟的角度思考。族群人觀也是不斷變化的,受到社會大環境與其他族群文化的影響,本族群文化也有時代的變化。但不論如何變化,碉樓文化都是在先民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傳承發展的,是族群本相的呈現。

(一)被碉樓表述的族群人觀

人觀是族群主動塑造和潛移默化的表達,碉樓表述著當地的文化也體現了族群人觀。藏碉作為藏族文化的一種載體,具有建筑史上的科學價值、民俗價值、藝術與宗教文化價值。同時,碉樓作為一種文化載體也向世人展現著當地藏族的文化,表述著當地藏族的人觀。

藏碉作為一種建筑物,是族群文化的實體化,以實體承載當地藏族的歷史文化,碉樓也是人對物的塑造,而碉樓所承載的文化則是物對人的表述。古碉是一部石頭或泥土的史書,它們是歷史的見證人,是族群文化的表述者。碉樓的修建與族群人觀密切相關,很多學者認為碉樓的修建始于宗教信仰。石碩認為,對于青藏高原碉樓早期的面貌及內涵,可以得到兩個認識,一是青藏高原碉樓的起源應與苯教信仰有關,青藏高原的碉樓的防御功能應是在后來的歷史時期才派生出來的。二是“碉”字來源于今川西高原地區少數民族部落對碉樓的稱呼,與“邛籠”一詞相關,時人為避免與“雕”混淆,創制出“碉”字[13]。碉樓具有多重文化表征意義,其文化本相則是人觀。紅音認為,碉樓有宗教的功能、土司權利象征功能、家庭實力象征功能、瞭望防御和儲藏功能、戰爭的功能、界定邊界的功能。此外,碉樓是嘉絨藏族自無字時代傳承下來的用石頭書寫的史書,也是揭秘嘉絨藏族文化疑問的鑰匙和研究的切入點[14]。歷史的記載,不僅有文字記載,口頭傳承,實物承載也是重要的一個部分。碉樓既是文化的塑造成果,也是歷史文化的表述者,成為探究當地藏族文化的“見證人”。

(二)被塑造與被表述的碉樓文化與人觀

隨著社會的發展,碉樓文化也在“被塑造與被表述”,表達著這個時代的族群人觀。對碉樓文化的再塑造最明顯的是碉樓旅游文化開發地區,因為經濟、文化需要,出現了被塑造表述的碉樓文化。旅游開發背景下,碉樓文化也在被塑造,產生了新的表述。

碉樓文化受到旅游發展需要和地方文化人對碉樓文化的影響,碉樓文化被不斷塑造和表述。作為“千碉之國”的丹巴,碉樓已然成為丹巴旅游發展的一個亮點,圍繞碉樓進行藏族文化旅游開發,著力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一方面,政府機關在廣泛搜集整理關于丹巴碉樓的文化故事,以及學者研究成果,作為自己打造藏族文化、碉樓文化品牌的“利器”。另一方面,通過官方的渠道對碉樓文化進行宣傳,讓更多的人知曉碉樓,向往青藏高原上的藏族文化。此外,當地文化人也有各自的一套文化表述模式。可以說,當地文化人是地方文化精英,掌握著一定的地方話語權和資源,他們可以溝通民間和外界,所以對于碉樓文化及當地民族文化來說,他們是一個整合體。他們從民間搜羅一些關于民族文化的知識向外宣傳解說,同時也能接觸學界相關的研究成果,最終結合自己作為本土人的理解認識,進行再表述。田野調查中發現一些地方文化工作者,對于民間關于碉樓的故事傳說有一些改變,甚至將一些外來學者的研究觀點加上他們自己對當地民族文化的了解再“加工”一番。這樣的文化現象,勢必會影響當地藏族文化的表述問題。不論是旅游發展需要,還是地方文化人對碉樓文化的塑造與表述,都對碉樓文化產生了一定影響。

學者或游客也有自己的文化思考、塑造與表述。當人們接觸到碉樓文化,通過網絡瀏覽碉樓信息,查看碉樓圖片的時候,每個人心中對碉樓的認識和構思是不一樣的,這時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關于碉樓關于藏地文化的書寫,那是屬于他們自己的世界。有很多專業驢友在丹巴進行深度旅游或者一些游客到丹巴旅游之后,形成的思考或所見所聞,寫成自己的旅游日志成書出版,或者是對當地的風土人情的記錄等,都在塑造和表述著碉樓,表述著當地藏族文化。表述最快捷的方式是在QQ空間、微信朋友圈、微博、快手、抖音等社交平臺的動態分享,配上簡短的文字與精美的圖片、視頻或進行直播,或再加上地理定位,碉樓文化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圖、文、視頻的寫作。這樣的表述是全方位、立體的。此外,一些學者在對碉樓進行深度調研或資料搜集之后,結合掌握的資料,進行系統的表達,最終形成學術思考,寫作論文或出版著作,反過來影響當地文化和當地政府的思考與決策,二者之間是相互影響的。

當地民眾也有自己關于碉樓文化的表述,在民間流傳著許多關于碉樓的故事傳說,如鎮壓妖魔、東女傳說、財富象征、大小金川戰役、牧羊女等的故事傳說,他們早已耳濡目染,說得精彩異常。這些故事也早已傳播開來,不論是當地人還是外來的游客或學者都知曉這些故事,明白故事的由來。當下,在丹巴縣普遍存在以個人或家庭為單位接待游客,有的游客是包車旅游,當地人作為導游帶著游客四處游歷,還給游客講解碉樓的歷史和故事傳說,同時也會把自己的理解加進去,甚至加工一番的情況也是存在的。當地人發展了很多民宿,游客進入之后,在民宿居住由當地人帶著出去,或者游客自己出游,形式各式各樣。在旅游熱潮中,當地人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碉樓文化解說體系和游客集散方式,彼此之間介紹客人或者組合接客等。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關于碉樓的故事傳說和一些碉樓營造技藝的說法不斷變化,產生不同版本,碉樓文化在新的社會背景下被塑造被表述,碉樓文化也有了“新”的表達。不論碉樓的故事傳說如何變異,當地人或一些學者對碉樓文化如何書寫,碉樓作為一種歷史建筑文化遺產都是客觀存在的,可觀可感的,其營造技藝的智慧依舊令人震撼。對于碉樓的研究,不僅是要看到其本相,也要將碉樓文化保護傳承,將先民智慧傳揚后世。

(三)碉樓營造技藝與記憶的傳承

現存古碉多為石碉,青藏高原地區石材本就豐富,人們利用已有的資源進行再創造,是先民高超石砌技藝與族群智慧的體現。族群人觀不是虛無縹緲的,是可觀可感的,也是需要保護傳承的。具體而言,人觀體現在文化中,也在推動著文化的發展。就碉樓而言,通過保護傳承碉樓營造技藝,繼而將碉樓營造技藝傳承發展,向后人展示著先民智慧。

就當下來說,對碉樓進行文化旅游開發是較好的保護傳承方式,通過文化旅游開發繼而發掘碉樓的當代經濟文化價值,喚起人們對碉樓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推動碉樓營造技藝的保護傳承。讓這些歷經風霜的“歷史老人”訴說過往表述當下。文化旅游發展的核心是文化,碉樓文化旅游開發的重點應是對碉樓文化的保護與發掘。舒鶯等認為,對建筑遺產進行開發利用是最好的保護,應定點保護、劃片保護、風貌建設、旅游觀光、生態建設推廣等舉措推動保護[15]。通過對碉樓文化價值的發掘與運用,以碉樓價值推動碉樓保護,讓碉樓營造技藝保護傳承,而不限于碉樓文化記憶。王純陽等認為,遺產旅游地的發展要兼顧經濟和社會目標,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提升治理水平,保護遺產是首要責任,這也是遺產旅游地和其他類型旅游地的區別[16]。對藏碉的旅游開發應以保護為主,開發為輔,以開發來維持保護。此外,也要加大對農戶的支持力度,推動當地民眾的地方旅游參與工程建設。如王興貴等對甲居藏寨景區的農戶生計策略進行數據化分析,認為因受生計資本的影響,制約了當地農戶從事旅游業,不利于生計策略的轉化[17]。支持當地農戶參與到地方旅游發展中去,讓民眾從地方旅游開發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以此進一步推動地方民族文化的保護與旅游開發。

藏族建筑的選址、用材和建造、裝飾等都有一套相應的儀軌,藏族建筑給人一種厚重的視覺沖擊。厚重的墻體和簡潔的結構設計,以及房屋裝飾的顏色和飾品等都與當地藏族的文化密切相關。隨著社會的發展當地民居的修建也受到其他文化的影響,碉樓已不再是必需的建筑,但碉樓營造技藝與記憶并未斷裂,而是在民居上得以延續,正如前文所說民居又承擔起了本屬于自己的文化責任。概括而言,當地藏族民居是碉樓的母體,而今也是碉樓文化的載體和延續。一方面,碉樓的修建脫胎于當地藏式民居,民居是碉樓文化的母體。另一方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碉樓的歷史文化價值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民居。當碉樓不再被人們的生產生活需要,不再進行修建的時候,碉樓技藝逐漸成為記憶,探尋碉樓的歷史文化奧秘也不能僅關注歷史遺存的古碉,更要將視角置于當地傳統藏式民居之上。未來對碉樓文化的研究,應聯系民居進行深入剖析,或才能全解碉樓文化奧秘。

五、結語

碉樓是青藏高原常見的民間建筑形式,對古碉樓營造技藝和碉樓文化的光大者和傳承者是藏族和羌族,兩個民族的碉樓文化也是相互影響的。就丹巴縣藏族碉樓來說,主要是石碉樓,其營造基于當地多高山峽谷、激流險灘和豐富的石材及可利用的泥土等資源。古碉樓作為一種建筑文化,既是實體存在的文化,也是被表述的文化。碉樓文化的表述與被表述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碉樓作為當地藏族先民智慧的結晶,以建筑實體向世界展現藏族文化。二是碉樓作為族群文化的實體化,自其修建開始就在被人們表述著,流傳著多種多樣的碉樓傳說,成為碉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后,碉樓文化的表述還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在旅游開發過程中,碉樓走入了更多人的視野中,在便捷的信息交通背景下人們對碉樓文化的表述也是多元的。

碉樓文化是族群人觀的具現,結合碉樓的外觀、修建理念以及所處空間,可將碉樓與碉樓表達出來的人觀總結為“頂天立地”。頂天是通過高聳入云的碉樓溝通天地神靈,表達著族群的宇宙觀,對天地自然的認識,對人外力量的理解。立地則是基于地緣,取材于生活中常見的石塊、泥土、樹木,依據當地的地形地貌修建碉樓,同時碉樓文化也是地緣文化的具象化。碉樓是先民智慧的結晶,屹立至今的碉樓和傳承下來的碉樓文化記憶是族群人觀的體現。當下,碉樓文化的表述也受到時代因素影響,或旅游開發或社交平臺分享或學術研究。

總的來說,碉樓是族群文化表征,承載著族群文化,同時也是族群人觀的體現。碉樓是“歷史老人”,也是“時代新人”,傳承過去,接續當下,而又面向未來。一直以來,碉樓都扮演著表述族群文化與被族群文化表述的角色,在現代社會發展背景下,碉樓文化的表述也呈現多元化。但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或是將來,碉樓都是族群文化的表征,其背后是族群文化的本相,是其人觀的呈現。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窺探文化
英語文摘(2019年1期)2019-03-21 07:44:16
誰遠誰近?
繁榮現代文化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2
構建文化自信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0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好大好硬视频| 黄色在线不卡| 欧美日韩va| 噜噜噜久久|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91热爆在线| 极品私人尤物在线精品首页 | 国产黄在线观看|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午夜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亚洲欧美另类专区| 亚洲成a人片7777| 91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在线国产| 日韩AV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97久久人人超碰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欧美在线网|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97狠狠操|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www.日韩三级|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国产成人AV男人的天堂| 日本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欧美爱爱网| 色综合激情网| 欧美精品1区2区| 欧美成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最新免费国产成人|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91在线精品免费免费播放| 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精彩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国产三区二区| 高清国产在线| 色综合日本|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色综合狠狠操|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 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性欧美久久|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丝袜亚洲综合| 成年人免费国产视频|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页|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色妞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黄色片|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天堂成人av|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亚洲日韩每日更新| 黄色在线不卡|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国产毛片不卡|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 91精选国产大片|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日韩精品无码不卡无码| 91精品视频网站|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