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柳秀



【摘要】在高中階段,教師要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物理知識及運用物理知識的能力。教師要對不同的物理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設置,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另外,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學習物理,在共同參與中發展自身的物理能力。
【關鍵詞】高中物理;向心力;自主探究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傳授給學生物理知識,還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師要緊扣教材,以生為本,選擇適合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教學策略進行教學。
一、恰當運用導學卡,引導學生課前自主探究
物理知識的教學過程,實際上是學生自我認知的過程。教師的講解在這個過程中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自我探究物理知識的積極性,并不斷教給學生自我探究的方法。在高中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難免會感到困難重重。教師要不斷給予學生鼓勵,要通過不同層次的引導,讓學生逐步掌握物理知識的學習方法,提高物理學習能力。而恰當運用導學卡是提高學生物理能力的一種重要途徑。
所謂導學卡,指的是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物理能力制作的讓學生在正式授課之前自主完成的對教學內容的認知的教學問題卡片。學生通過對導學卡上的問題進行思考,初步掌握教學內容。在學生完成導學卡時,不懂的知識點,可以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在導學卡上,在課前提交給教師。導學卡的完成是導學案的組成部分。利用導學卡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如,在教學人教版必修第二冊第六章的《向心力》之前,教師可以根據導學案制作導學卡讓學生在課前先學先問,自主探學習內容,并將自己還沒有弄懂的知識點記錄下來以便和教師進行溝通。
下面為導學卡實例:人教版必修第二冊第六章的《向心力》
二、強化合作探究,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探究
物理能力的提高必須依賴于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物理知識的探究。高中物理教師不但要強化學生課下自主探究物理知識的能力,還要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探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將學生放置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當學生在課前運用導學卡“先學先問”之后,教師通過檢查收上來的導學卡,了解掌握學生對新知識的自學情況。對于學生都能弄懂的簡單知識,教師就可以不講或少講;而對于學生還沒有掌握的知識點或者提出的問題,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確定授課重點。教師要層層設疑,激發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教學效益。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在獨立思考下解決問題。教師一定要敢于放手,給足學生思考時間,讓學生通過自我認知完成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對于有些難度的物理問題,教師要通過同伴互助、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互動交流,共同探究。學生在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中一步步掌握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能力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得到提高。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學習物理,在共同參與中發展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高中物理知識的抽象性及復雜性決定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小組互助合作,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物理能力組建合作小組,并選拔物理能力強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組織本組學生進行物理學習。而教師也不要動輒就進行合作學習,而是要選擇適合學生合作探究的教學內容讓學生交流、探討,在共同探究中掌握物理教學內容。如,在《向心力》的探究式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然后引發學生小組討論,讓學生設計實驗,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實驗,并在分析實驗現象中得出結論。這種學生合作探究獲取知識的方法不但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感,還發展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下面是《學生實驗:探究影響向心力大小的因素》情境創設方案
三、課后自主總結,達到知識的升華
通過課后總結,學生可以發現自主預習和教師質疑解惑后存在的不足,并對存在的不足加以彌補,再將知識點進行深化學習。如此一來,學生對于單一知識點的認知和理解,便可達到一定的高度,為日后與其它知識點建立聯系打下基礎,形成系統化的物理知識網絡,達到物理學習的有效升華。
總之,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不僅需要教師要準確把握教學重點難點,而且需要教師掌握學生已經具備的物理能力,在這個基礎上以學定教,選擇適合培養學生能力的教學策略。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把握物理知識形成的過程,建構物理知識體系,強化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朱韓亮.談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J].成才之路,2010(16).
[2]周長銀.正確看待多媒體技術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作用[J].電教科技,2011(16):157.
[3]戴均國.高中物理引導型探究教學探討[J].知識經濟,2009(10).
責任編輯? 陳?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