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宜 陳一芹 熊茉莉


為阻斷奧密克戎病毒向校園蔓延,確保學生擁有高效優質的學習體驗,深圳市南山實驗教育集團(以下簡稱“南實集團”)荔林小學在集團總校長余耀賢黨政班子和荔林小學王劍宜行政班子帶領下,認真落實上級精神要求,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示范校”的優勢,實現信息技術賦能,全面啟動“空中課堂”,將“停課不停學”扎實向前推進,開啟了一系列線上育人的創新模式。
一、頂層設計,科學布局
第一階段:規劃部署,謀篇布局
2022年,疫情再次來襲,南實集團荔林小學根據集團統一部署安排,在王劍宜校長帶領行政團隊,連夜制訂在線教學方案,編排在線教學課程表,在線教學時間表,撰寫“騰訊會議”在線教學平臺操作指引,緊鑼密鼓地召開一系列籌備會議——全體教師會,科組長、備課組長會,年級組長會。各科組、各年級迅速行動,對各科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環節、互動聯結、效果測評等進行了深入研討,集思廣益進行集體備課,根據學情確定教學計劃和目標,為2月21日的云端相見做好了充分準備。
第二階段:分段分批,多措并舉
自今年2月21日起,4-6年級開展在線教學。按照學校作息時間和常規課表安排設置對應線上課,老師均進行單班教學。每天6節課,每節課30分鐘,每節課集中授課時間15分鐘。每天一次廣播體操,兩次眼保健操。周二下午統一為綜合、勞技課程,由班主任指導班級學生整理房間、參加各項家務勞動等。各班定期組織召開在線班會課,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和抗疫常識引導,引導學生切實加強音樂、美術、體育和勞動教育。此時,1-3年級不安排線上教學,各班根據學生年齡特征給出居家安排指引,包含閱讀積累、體育運動、家務勞動、手工制作、藝術活動等,引領孩子做周學習生活計劃,有效安排一日生活。
第三階段:全面鋪開,抓實抓細
自3月9日開始,荔林小學開展1-3年級線上教學。三年級按照學校作息時間和課程安排開展在線教學。每節課20分鐘,每天6節課,每天在線總時長不超過兩個小時;一、二年級每天保證20分鐘晨間閱讀時間,每天3節課,每節課30分鐘,每節課集中授課時間15分鐘。每天在線總時長不超過兩個小時。除在線教學課程外,各班根據學生年齡特征指導學生體育運動、家務勞動、手工制作、藝術活動、心理疏導和了解時事新聞,豐富學生的居家學習生活。
二、教研先行,精準護航
1.常規教研,集體備課
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保證線上教學質量,各學科備課組每周至少進行一次集體備課,安排好至少一周的備課任務與內容。老師們發揮各自的智慧,頭腦風暴,團隊合作,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綜合設計整個教學過程,包括課前預習、講授和板書內容、學習任務的完成路徑、引導探究的問題鏈、課后作業設計、作業檢查及學習狀況的評價方法等,為各學科教學保駕護航。
2.主題教研,專家助力
3月10日,荔小語文學科舉辦《信息技術環境下讀寫深度學習項目研究》線上培訓,邀請了著名課程專家倪文錦教授和周子房博士,通過騰訊會議,針對部編版語文教材中的《慈母情深》和《總也倒不了的老屋》兩篇課文與老師們展開深度交流。在辯課、對話中,倪教授介紹了如何開展焦點閱讀,并對“確定教學基本問題”“分清教學層次”“構建問題鏈”進行了詳細解讀。
3月16日,數學學科邀請了超腦麥斯創意思維數學首席教師王圣昌老師做培訓指導,培訓主題為“基于符號意識的課例研究”。老師們就《比例的認識》一課,從“選課思考——問題提出——課例設計”進行匯報,王圣昌老師對每一環節給予指導和幫助,有理有據的理論講解與實例分析,讓老師們與王老師的思維一次次發生碰撞。
3月19日,學校邀請清華大學社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秘書長、清華大學心理學系學習科學實驗室執行主任宋少衛教授,在線上為全體老師及家長帶來了一場含金量極高的學習科學主題講座——“構建積極學習新模式”。講座中,宋教授直面中小學基礎教育所面臨的學習與品德脫節、學習效率低下等問題,向老師與家長們介紹了實驗室多年研究的積極學習系統,詳細講解了積極學習系統的結構。在建構積極學習新模式中,宋教授分享了價值決策調整路徑,重點強調了改變自我認知與情緒管理的意義。講座內容深入淺出,用科學的數據與研究成果,結合學生的實際問題分析案例,將原本枯燥的原理轉化為家長與老師能吸收的知識,引導大家思考教育的底層邏輯與頂層架構。
三、課程探索,五育并舉
1.精益求精,多重保障
學校在充分調研了老師們現有設備、網絡、平臺使用情況后,采購了一批耳麥、攝像頭等工具,提供硬件保障;對于疫情不出門的特殊情況,信息中心面向全體老師開放了“云盤”,老師在家就可隨時進入學校公共空間和個人電腦,調取存儲的教學資源,確保資源共享零距離;建立了各學科信息技術互助小組,摸索在線教學平臺功能,錄制成操作小視頻,全校共享。
線上教學的成效,取決于硬件技術設施,也取決于師資軟實力。為此,學校對各科組的備課提出新要求:課前集思廣益集體備課,課中嚴格組織講授15分鐘落實目標,作業布置遵循“雙減政策”,批改及時與課后提供答疑,教學過程細化評價五個步驟入手組織實施線上教學與評價,力求精益求精。
課前備學生、備資源、備課程、備教法。班主任通過家長會進行有效的家校溝通,了解學生學習心理狀況,教師針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選擇優質資源包,加強在線課程與教學的融合,促進教學模式的優化。加強對不同課程和資源的有效整合,以在線課程及網絡技術為支撐,使學生感受到樂趣,從而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開展互動性活動,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
課后,積極落實“雙減”政策,鼓勵學生加強自我學習意識,引導學生做周學習生活計劃,有效安排一日生活。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對作業進行點評和反饋,找到問題,制定改進方案。并利用大數據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統計,形成學生學習檔案。充分的準備和精益求精的作風,形成了良性的循環,讓線上教學效果顯著。96C475A7-7C7C-475D-9A71-FBAF1628FE9C
2.形式多樣,特色突顯
如何利用騰訊會議這種線上教學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課堂管理,如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荔林小學各科教師在信息技術組的帶領下不斷實踐、探索,實現了線上教學的多樣形式,亮點頻出。
(1)線上教學與時事生活高度融合,云端教學更常態和生活化
借著冬奧會的東風,各學科的冬奧會課程也開發得精彩紛呈。語文組分享了冬奧會里的大語文,了解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豐富了語文素養的內涵;音樂組學唱了冬奧會的歌曲,熏陶了藝術情操;美術組滿足了孩子們對“冰墩墩”的渴望,開展了手繪、剪紙、綜合材料等各種形式的創作;體育組發揚了冬奧會的精神,帶領孩子們進入強身健體的模式。
(2)努力還原線下模式,積極開發線上課程,教學內容包羅萬象
語文教學花樣多,多樣巧思齊綻放。語文學科的課前三分鐘,通過誦讀古詩詞、主題演講、好書推薦等形式,既合理運用了時間,又幫助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冬奧會里的大語文、虎年成語、女足精神等內容,文化傳承,內涵豐富。同時,云上書友閱讀會、云上朗誦會,古詩詞配畫等活動趣味橫生,再采用學生喜歡的搶答、競賽、闖關等形式,枯燥的線上學習生活也活潑起來。
數學備課提質量,寓教于樂促發展。數學學科建立適合本班學生的在線資源庫,如微課視頻、優秀作品集、錯題庫等,不同班級可“云共享”資源,實現資源多元化。課后作業形式多樣,數學繪本閱讀、數學理解展講、華容道、魔方、數獨、孔明鎖……在游戲中發展數學思維。
云端課堂一線牽,英語課程樂趣多。英語科組借助網絡平臺,引導學生進行繪本故事表演、將英語學習與節日,如植樹節結合等做法,增強學習趣味性,在此基礎上推進聽、說、讀、寫相關任務,寓教于樂。互動式線上英語節開幕,更是將學生學習興趣充分激發。
科學家庭小實驗,科技助力云課堂。科學和信息科組采用“線上教學+自主學習資源包”的形式同步進行。根據客觀情況靈活選擇、組織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開展居家實驗探究活動。同時,老師們在線上課堂中指導學生進行實驗記錄、完成課堂筆記,養成良好的網課學習習慣。理論與實踐并行,鍛煉科學大思維。
疫情停課不停學,悠揚音樂扣人心。音樂科組采取優質錄播課的優勢,并穿插有電影、動畫片等橋段,使學生們更能接受教學內容。“線上音樂會,評選大明星”,學生參與熱情高,藝術熏陶有質效。
體育課堂多樣化,有趣有序有激情。體育科組老師激情有活力,通過鏡頭前親自示范,學生運動更積極。提供多種運動項目教學視頻,實現體育鍛煉的多項選擇。體育闖關游戲增強趣味性,師生共同開啟“沉浸式體育課”。
美術課程展新意,奇思妙想任我行。緊跟北京冬奧會熱潮,“冰墩墩”主題美術課上線。微課講解,老師示范,“剪紙墩墩”“3D墩墩”“黏土墩墩”……奇思妙想,巧手繪“墩”。
勞動技能云上飛,靈心巧手美滋味。為了能讓勞動教育更加靈活生動,學校積極開拓了常規課、實踐課、家務課三類課程資源。老師們創設了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實踐情境,讓孩子們從現實生活中學習系鞋帶、縫扣子、整理床鋪、收拾房間、烹制特色美食,在實踐中讓孩子感受勞動的快樂。
3.強化管理,獨具匠心
(1)教學離不開評價。有效而多樣的課堂評價能優化教師的課堂效果,豐富而多元多維度的學生評價更是促進學生資助學習的動力。荔林小學的老師們就線上教學的課堂評價與學生評價,也制定了相應的舉措。學校建立三級巡課制度。一級:每位行政包干一個級組,每日填報巡查記錄,對優秀課堂及時評價點贊,對需要提升的課堂電話溝通;二級:科組長、備課組長加入班群,抽查聽課,并及時評課;三級:正副校長加入全校所有班群,飛行督導,及時總結。巡課有記錄、有反饋、有評價、有改進,確保網課的質效。不但有巡課記錄,還有聽課記錄;有班主任的表格填報,也有科任老師的數據匯總;有師生評價,也有生生評價。多元多維的評價制度,讓線上教學春意盎然,生機勃勃。
(2)分享促進提升。每周召開總結分享會,校長及教務主任面向全校教師對網課的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并提出下一步實施要求;每周分享會包括科組長分享會、科組內教師分享會,備課組分享會,大家通過不同層級主題的碰撞將好的經驗做法傳遞,將問題及時溝通改進,也對新一周的教學內容進行集體備課。
四、家校合作,助力成長
校長思政課,王劍宜校長與學生相聚云端,聲聲囑托傳溫情。第一,用閱讀點亮生命。“荔林棲志,閱聯世界”,希望每位師生都有美好的情志,閱聯世界、閱盡繁華。第二,用好習慣滋養生命。希望孩子們能夠養成自主規劃、文明、專注、運動和勞動這五個好習慣。第三,用自信蓬勃生命。計劃開展的課前三分鐘活動,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讓自信生長。
每周一期主題晨會,學生在各自家中錄制,全校師生線上共同參與。在線升旗儀式,莊嚴不減、愛國情不減;“雷鋒精神我傳承”“婦女節日傳遞愛”“爭做防疫小先鋒”“我與小樹共成長”,主題鮮明的主題演講,將責任、溫暖與愛隔空傳遞;“家長微課堂”,將家長特長作為課程資源,打破空間和行業的限制,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
每周一次在線家長會,雖然家校相約的方式改變了,但教育的用心沒變。第一次家長會,聚焦“在線教學、家校公約”;第二次家長會,關注“疫情防控、體育鍛煉”;第三次家長會,提醒“舒緩情緒、親子陪伴”;第四次家長會,著眼“教學反饋、習慣培養”。這一系列家長會,成功搭建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溝通平臺,有效形成了家校在教育孩子上的合力,對孩子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促進孩子健康成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南實集團荔林小學的在線教育,在“雙減”原則下堅守,在潤物無聲中前行,在責無旁貸中堅定,在積極探索中堅毅!
責任編輯? 吳華娣96C475A7-7C7C-475D-9A71-FBAF1628FE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