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彬 趙曉雅 牛麗麗 孫會娟
摘要:根據專業基礎實驗課和畢業設計等教學環節中發現的問題,明確專業基礎實驗課的教學目標需分為3個層次:鞏固理論知識、熟練實驗技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完善學生的理論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科研理念和良好的科研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探討相應的教學改革措施。
關鍵詞:專業基礎實驗課;教學目標;教學措施
專業基礎實驗課是理工專業的必修課程,隨著國家大力推進職業化教學,專業基礎實驗課的地位逐漸提升。然而,在專業基礎實驗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的教學目標僅僅是印證理論知識和教授實驗技能,是理論課程的“補充”和“輔助”[1],導致基礎實驗教學中存在大量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在畢業設計環節集中展現。
1 專業基礎實驗課中存在的問題
以高分子材料加工與性能測試實驗為例,從實驗預習、實驗操作到實驗報告存在諸多問題。
實驗預習報告和實驗報告以抄寫講義為主,學生既不會總結歸納知識點,也不會查閱藥品的理化性質,甚至對實驗過程都不清楚,導致學生對實驗材料和設備不了解、對各種原料在產品中的作用不清楚、隨機出現的問題較多以及實驗重現性差等問題。
(2)實驗時不做實驗記錄,僅對實驗結果相關數據做簡單記錄,以完成實驗報告中的數據處理,一旦數據不理想,則無法查找原因。
(3)不對實驗結果作總結和反思,因為沒有實驗記錄,也不會發現實驗中存在的問題,進而無從尋找實驗結果異常的原因。
2 畢業論文環節存在的問題
高分子專業的畢業論文多數以各種材料的加工和性能測試為題,所以畢業論文的流程和實驗課的學習過程一樣。實驗預習就相當于文獻綜述和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過程就是實驗方案的實施,而實驗報告就是對研究方案在實踐過程中的經驗教訓作出總結。因為材料加工與性能測試實驗課中的問題沒有解決,所以畢業設計環節也存在相似問題。
2.1 沒有總結歸納和獲取資料的自學能力
盡管已經上過文獻查閱和綜述的課程,學生在寫文獻綜述時,資料來源主要是百度百科和中國知網,而且查閱文獻的關鍵詞也很死板。例如給學生一個“膨脹阻燃三元乙丙橡膠”的題目,那么學生查閱的關鍵詞就是“膨脹阻燃”和“三元乙丙橡膠”。諸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分子組成與“三元乙丙橡膠”類似的高分子材料的阻燃研究,“聚磷酸銨”“三聚氰胺”等常用的膨脹阻燃劑等都不在查閱范圍內,學生對獲取的文獻資料也不會歸納總結,往往參考其中一篇或幾篇綜述類文獻來完成文獻綜述,甚至抄襲原文,導致文獻綜述缺乏邏輯,沒有自己的觀點;也有學生將十幾篇文獻的摘要或結論羅列出來作為文獻綜述。
2.2 沒有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
大多數學生的畢業論文方案來源主要有兩種:(1)指導教師按照自己的科研課題直接給出實驗方案;(2)學生照抄文獻中的實驗方案。不管是哪種來源,學生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鍛煉,尤其是后一種方法,不僅毫無意義,而且涉嫌抄襲,不利于科研品德的培養。
2.3 缺乏良好的科研習慣
學生在實驗之前不了解藥品的理化性質,在實驗過程中也不做實驗記錄。一旦實驗結果與預期不同,則無從查找失敗的原因,也無法給出解決的方案,更有甚者,一旦一些較為危險的藥品使用不當,還會引發火災,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2.4 不對實驗結果進行討論和分析
在畢業論文的討論分析部分,學生為了湊字數,先總體分析,再局部分析,對每個數據點的變化(增長或降低幅度等)都可能反復介紹,而對于變化的原因卻只有寥寥一兩句話,有的存在明顯錯誤,有的是從文獻中抄過來的。加上前言部分也同樣是從文獻中抄襲而來的,所以初稿的重復率基本超過30%,有的甚至超過80%,這也促成了網絡查重的火爆生意。
2.5 缺乏發現問題的能力
除了以上存在的問題,學生自己也沒有發現問題的能力,就更不用說解決問題,因此缺乏創新意識[2]。
3 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一切教育教學活動的總則,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才能制定出相應的教學改革措施。以材料加工和性能測試的實驗課為例,其教學目標應分為3個層次。
(1)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使其熟練掌握實驗技能,培養其自學能力,同時完善其理論知識體系。相對于理論課,實驗課涉及的理論知識較少,因此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高,有利于鞏固知識。不同的理論課是由不同的老師教授,各方面的知識都是相對獨立的,教師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而實驗課可以某一知識點為中心去輻射不同課程的知識,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以高分子材料加工與性能測試為例,對加工影響最大的是高分子的分子量,這就涉及合成的各種控制要素,就可以和高分子化學、聚合物反應過程聯系起來,而性能測試涉及材料的各種物理機械性能,就可以與高分子物理、材料科學基礎、現代儀器分析聯系起來,如果涉及功能性測試,則可以與功能高分子聯系等。
(2)培養學生的科研理念和良好的科研習慣。不管課堂上教授的內容有多么全面,學生就業后專注的方向只是很小一部分,而材料加工和性能測試儀器有上百種,即使是同一性能的測試儀器,也可能因為廠家和型號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只注重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是遠遠不夠的,更不要說學校的儀器設備也跟不上企業設備的更新換代。因此,需要培養學生的科研理念,讓學生了解科研的流程,培養其良好的習慣,只有這樣,學生在就業之后才能快速進入角色。
(3)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國家倡導的“萬眾創新”,其實是要求每一個人在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主動發現問題、積極解決問題,而每一個問題的解決,就是邁出了創新的一小步。實際上,在材料加工和性能測試的課程設計中還存在諸多問題,許多加工和性能測試的影響因素還沒完全搞清楚,有的實驗結果與設計結果也有差別。
4 教學中的改進措施
(1)實驗課教師作為實驗教學的主導者,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目前,很多教師受傳統教學機制的影響,對實驗教學的重要意義認識不夠,教學目標還停留在材料加工和性能測試的技能和基礎理論方面[3-4],對學生自學能力、科研習慣等方面沒有要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只有獲得教師的認可,才能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改進措施。
(2)學生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體,也要明確實驗教學的目標,才能更好地參與其中,使教學效果變得更好。在當前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一個矛盾體,一方面感慨學不到東西,另一方面又不能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這是因為理論課的教學內容較多,有的知識也很抽象,而任課老師也不太可能幫助學生在不同科目之間建立聯系,導致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實驗課的教學內容少,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但教學目標定得太低,所以也沒有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和建立知識體系。考慮到理論課程與實驗課程的實際教學情況,發現實驗課程更適合擔當這個角色,如果學生能夠明確學習目標,也可以加強教師對教學目標的認識,與教師的教學意識形成合力,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體現教學目標,最基礎的就是要有合格的實驗報告。教師和學生的認識都有一個過程,但是每個學生的學習機會只有一次,所以在教學改革初期,一個完備的實驗報告很有必要。即使學生認識不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幾十個實驗項目的培訓、幾十個實驗報告的書寫,也可以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較好地利用現在的學習成果。各個實驗課程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制定不同形式的實驗報告,例如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自己制定材料加工和性能測試類的實驗報告,將預習報告和實驗報告合二為一:實驗原理和實驗步驟以框圖為主,強調知識的總結歸納;藥品與儀器要查找藥品的理化參數和儀器的性能參數,強調資料的搜集;實驗過程強調如實記錄、隨時記錄、隨手記錄,保證第一手資料;實驗結果與討論,強調結果處理的規范性,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見解。為了更好地方便學生自學,還可以借助各種學習平臺,建立網絡教學資源庫,通過視頻的方式,在學生正式開始實驗前就對加工和測試設備的原理、操作流程等有一個初步了解;課堂以翻轉教學為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加深其學習印象。通過一個完整的實驗訓練,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其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培養其良好的科研習慣。
(4)設置合適的綜合性實驗取代專業基礎實驗。一般的專業基礎實驗都對應相關的理論課程,所以實驗課的教學內容與理論課的教學內容相近,很難要求實驗課教師去幫助學生建立綜合的知識體系。如果設立綜合性的實驗課,則各種實驗課的內容就可以聯系起來,同時理論知識就可以形成一個整體[5]。例如將高分子化學實驗、高分子物理實驗、高分子加工成型實驗以及性能測試實驗合并,學生就可以明確高分子從合成到制品需要哪些過程、各種性能之間有什么聯系、各種實驗條件對最后的制品會有什么影響等。
5 結語
隨著國家大力推進職業化教學,培育能適應現代生產的高素質工程師成為主要目標。實驗實踐類課程作為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占比例要達到50%以上。因此,只有讓教師和學生都明確實驗類課程的教學目標,才有可能同步改進各種教學方法和改革措施,才能切實提升實驗類課程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唐玲,林萍.應用型地方高校實踐教育模式探索[J].教育觀察,2020(37):94-96.
[2]郭磊.理工院校本科教學質量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基于《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的分析[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7.
[3]高迪,申林山,武俊鵬,等.以學生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實驗教學中心持續發展模式探索[J].高教學刊,2021(6):148-151.
[4]白玲.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民族高校工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構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為例[D].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18.
[5]宋杰光,王秀琴,劉悅,等.材料類專業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路徑[J].西部素質教育,2019(2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