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鑫巖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閱讀理解一直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而言,閱讀理解更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所以,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初中語文老師應該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思路,探索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現在,全國各地的中小學均已經統一應用部編版教材。和過去的語文教材相比,部編版更強調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更注重培養學生應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在初中語文教學的各方面內容中,閱讀理解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素養,可有效鍛煉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培養他們的邏輯分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判斷反應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及節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均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語文老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應該提高對閱讀教學的重視,重點摸索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與時俱進地更新教學理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行動是思想的落實。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如今,初中語文老師探索提高初中語文閱讀的有效性的路徑,首先應該根據新的形勢發展糾正過往偏于僵化的教學模式,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的自主閱讀提供良好的環境,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推動他們掌握更有效的閱讀方法、形成更好的閱讀習慣。初中語文老師在思考創新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可考慮以讀帶寫、讀寫結合的方法,以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配合語文閱讀而進行的“寫”主要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寫讀后感,初中語文老師在指導學生完閱讀成一篇文章后,安排學生根據學習感受寫作讀后感;或向學生推薦閱讀經典著作及文章,要求他們提交讀后感,檢查他們的閱讀效果,激發他們的語文思維。第二種是仿寫,在引導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期間,鼓勵學生仿寫;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觀滄海》的時候,可鼓勵他們圍繞遙望荒原、眺望大山、近觀鋼鐵森林等題目仿寫五言古詩或現代文章,引導他們更真切地體悟作者在詩作中的感情,提高語文閱讀的效果。第三種是續寫,部分文章的情節多沒有設置結局,存在續寫的想象空間;初中語文老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文章時,可鼓勵他們發揮想象力,嘗試根據文章的情節內容進行續寫;比如,在指導他們閱讀《皇帝的新裝》后,鼓勵他們創新思維,沿著“說真話的孩子以后怎么樣了”“天突然冷皇帝的新裝如何穿下去?”等思路嘗試編寫后續故事,這不僅可深化他們對文章的理解,而且有助于鍛煉他們的寫作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
二、精心構思備好每一堂語文閱讀課
備課是老師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對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而言,高質量的備課是有序推進閱讀教學的基礎,邏輯清晰的教學計劃是確保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所以,初中老師在準備開展閱讀教學之前,應該根據閱讀的內容,結合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需要,精心構思,備好每一堂課。在備課的過程中,初中語文老師應該重點注意兩方面內容:第一是明確三維教學目標,不僅需要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進行知識性技能訓練,還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價值觀,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全面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比如,在準備講授《我的叔叔于勒》的時候,所確定的教學目標不僅包括要求學生熟讀全文、了解各段落大意、學習各種描寫人物心理的方法,還應該包括引導學生走進所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形成成正確的親情觀及價值觀。第二,應該尊重學生在語文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引導他們一起合作探究,鍛煉提高自主閱讀的能力,在備課期間思考設置專門的程序。比如,在圍繞《我的叔叔于勒》備課的時候,應該設計“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會怎么辦?”“你認為文中父親的做法是否合適”“對于文中的叔叔,你覺得他是可憐、可恨還是?”等問題,設置專門的分組討論計劃,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深化他們對文章內容的認識,引導他們獲得更深的感悟,確保他們在語文閱讀中獲得真正的成長。
三、有的放矢地推進語文閱讀教學
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并不意味著要求學生均統一地達到特定標準,而在于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引導他們摸索適合自己的素質發展道路。所以,各級學校的各科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探索,踐行生本理念;具體而言,不僅應該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而且應該看到每一個學生都都有其獨特的分割,他們的興趣、學情等均存在一定差異,所以老師應該有的放矢地推進教學。對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而言,同樣需要因材施教。對此,初中語文老師應該注意以下兩點,第一是應該考慮學生在語文閱讀方面的基礎情況,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思考不同的教學策略。比如,在指導學生閱讀《我的叔叔于勒》組織討論活動的時候,如果班內存在性格內向但內心情感豐富的學生,可將有聲討論轉化為紙條式發言,或允許部分學生借助微信群等方式更為靈活地發言;對于這類學生的發言,應該及時肯定,并鼓勵他或她在全班朗讀所寫出的意見,引導其他學生參考借鑒,幫助他們克服怯場心理,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如果班內有比較調皮但非常聰明的學生,可考慮舉行專門的表演活動,在教室內設置相應的場景,由他們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繹文章內容,解決他們在語文閱讀過程中曾經遇到的困難。第二是應該注意加強和學生的交流,通過有效地互動了解學生的基礎情況及個性特點,以地備課提供參考;在頻繁溝通的基礎上了解學生在語文閱讀過程中的收獲,根據他們反饋的信息思考未來優化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另外,初中語文老師還應該應用網絡新媒體,在課后和學生、家長靈活地進行交流,以更好地鍛煉他們的閱讀能力。
四、結語
總之,初中語文老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思考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的路徑,首先應該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創新學方法;其次,應該備好每一堂閱讀課,明確三維教學目標,為學生合作探究提供機會;最后,應該考慮學生在語文閱讀方面的基礎情況,有的放矢地推進語文閱讀教學,確保所有的學生都能在閱讀教學中獲得成長。
參考文獻
[1]米銀霞.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2016(01):80.
[2]王鳳英.關于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10):55.
[3]劉爾玲.增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