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云
◆摘? 要:中職教育作為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在我國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中占據重要的位置。隨著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德育教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德育教育也成為中職教育發(fā)展的重要要求,在中職學生全面培養(yǎng)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提高中職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但是,目前我國中職教育中德育教育發(fā)展時間還相對較短,德育教育管理水平和能力還相對較低,與新時期中職教育發(fā)展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本文則對新時期我國中職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對中職德育管理創(chuàng)新機制進行了探究,以便更有效地增強中職學生德育管理的效果,促進中職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中職教育;德育管理;問題;創(chuàng)新機制
隨著新時期的到來,我國中職教育改革發(fā)展進程在不斷地推進,對中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中職教育的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在新時期發(fā)展背景下,中職院校不僅需要重視學生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更要重視學生道德修養(yǎng)水平的培養(yǎng),要加強對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視,強化學生德育管理能力,更有效地增強德育教育的實際效果。但目前一些中職院校在德育工作過程中還存在較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在德育教學方式選擇、教學評價體系構建等方面還存在明顯的不足,對學生德育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和限制,不利于德育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因此,本文對中職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創(chuàng)新機制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有利于進一步強化對中職院校德育工作現狀的認識,優(yōu)化德育教育工作模式,為提升中職院校學生的道德品質提供一定的借鑒。
一、中職學生德育管理中的問題
(一)院校對德育管理工作重視程度有待拉開
各項工作的開展與院校的重視程度息息相關,工作質量的提升需要院校的高度重視,這樣對加快工作進度、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而在中職院校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部分院校對該項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影響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實效性。一方面,德育教育在職業(yè)教育中開展的時間還相對較短,各方面發(fā)展還相對不成熟,一些中職院校對德育教育的認識還不全面,對德育教育工作重要性的了解程度還不夠,這就使得院校對該項工作缺乏有力的支持,德育課程設置較少、德育相關師資力量培養(yǎng)缺乏等問題凸顯,影響工作成效的提升;另一方面,一些院校仍然延續(xù)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將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能作為工作的重點,為了追求更高的生源和升學率,過于追求提升學生的專業(yè)能力,旨在通過高就業(yè)率提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而忽視學生道德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從而對學生的德育管理不重視,使得學生德育管理水平較低。
(二)德育教育缺乏多樣性
教學質量的提升離不開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這不僅有利于增強課堂教學效果,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因此,中職院校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時,就需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促進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課程教學形式更加有趣,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而在中職院校德育教學中,部分教師的德育教學能力有限,自身的教學能力和德育素養(yǎng)也相對不高,則會導致德育教學方式選擇不合理,往往采取傳統(tǒng)的、單一的填鴨式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們被動地接受理論知識,促使學生對德育內容的了解趨于表面化、形式化,無法有效地發(fā)揮出德育教學的重要作用。而且,一些中職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時,往往僅僅關注德育理論知識講授,對實踐活動的開展缺乏重視,生硬地講解理論知識,不僅會增加學生的枯燥感,還會影響德育知識的滲透,影響學生對德育內涵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德育教學工作目標的實現。
(三)德育教育評價工作機制不完善
在課程教育教學工作開展中,不僅需要重視師資力量、教學水平等課程教學元素,還需要充分地考慮教學評價體系的質量,借助完善的評價機制對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考核和評價,進而更全面地了解課程講授的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夠對課程教學工作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中職院校在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時,往往在專業(yè)課程教學中具有良好的評價機制,能夠對學生的專業(yè)課學習情況進行考核,反映學生的專業(yè)學習能力,也能夠通過學生的學習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師的課程教學效果。但是,較多的中職院校在德育教學評價機制構建中卻存在一定的不足,對學生德育學習效果的評價缺乏有效性,缺乏有效的標準對學生的德育學習情況進行考核,該課程德育評價機制不健全,無法綜合地反映出學生的德育培養(yǎng)效果,對學生德育管理工作的開展也帶來了較大程度的負面影響,不利于該課程體系的優(yōu)化。
二、新時期中職學生德育管理的創(chuàng)新機制
(一)積極地轉變德育教學理念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地深化,德育教育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學生學習水平以及個人發(fā)展的提升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新時期,德育教育發(fā)展越來越重要,同時對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理念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也無法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因此,在新時期下,專業(yè)教師需要加強轉變德育教育理念,要更加全面地認識德育教育工作,全方位地、深入地了解學生德育管理工作的要求和內涵,調整和改進自身的德育教育理念。專業(yè)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德育教育理念,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和心理需求情況的基礎上開展德育教育,要將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和修養(yǎng)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德育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主性,引導學生積極地、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突出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地探究和思考,為學生預留充分的探討時間,讓學生們在課堂探究中強化德育知識的滲透和吸收,為學生們課堂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也增強德育教學的效果。
(二)強化專業(yè)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德育教學質量
新時期中職院校開展學生德育管理工作,需要將德育教育滲透入教學的全過程,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們綜合素質的顯著提升,促進院校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要推動德育工作成效的提升,離不開專業(yè)教師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以及專業(yè)能力,需要強化專業(yè)教學隊伍建設,提高德育師資力量,進而為學生德育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強有力的教師人才支持。從中職院校的角度來看,院校要強化德育隊伍建設。一方面,中職院校要依據自身的德育教學開展情況以及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合理地、積極地引進專業(yè)德育教師,要充實德育教師隊伍,提升德育教師隊伍的質量,也可以通過專業(yè)德育教師引進,發(fā)揮專業(yè)人士的引領指導作用,帶動其他教師共同進步,強化思政教師隊伍整體實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中職院校則要對德育教師進行業(yè)務能力培訓,對教師的專業(yè)德育知識以及德育教學方式方法進行培訓,提高德育教師的業(yè)務能力以及專業(yè)教學能力,為學生提供更有效的教學指導。從德育教師的角度進行分析,專業(yè)教師也要注意自身的言行,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yǎng),端正自身的行為舉止,要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德育教師形象,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模范引領作用,成為學生道德修養(yǎng)學習的榜樣。同時,教師也積極地與學生互動和溝通,要及時地了解學生們的心理狀況和思想情況,為學生們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更有效地提升學生們的思想素質。
(三)積極地開展德育教學實踐活動,改進教學方式
中職院校在進行學生德育管理時,不僅需要強化德育理論知識教學,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實踐活動強化德育知識滲透,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yǎng)。德育教師要轉變教學開展方式,要加強對德育實踐活動的重視。德育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教學時間開展知識競賽、相關紅歌比賽、征文比賽、小組探究環(huán)節(jié)等活動,引導學生通過課堂活動獲得更良好的體驗,增加德育學習的興趣,提高德育學習效果。而且,教師還可以布置課外實踐活動任務,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課余時間參觀文化館、當地的紅色景點等,讓學生在體驗中得到更好的感染,促進自身文化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的進一步提升,也讓學生們在小組活動中培養(yǎng)合作意識,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培養(yǎng)良好的班級氛圍。同時,中職院校也要積極地開展德育實踐活動,可以在全校范圍內定期組織德育標兵評選活動,評選出道德素質較好的模范學生,并且對其事跡進行宣傳,在全校范圍內營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環(huán)境,促進學生德育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
(四)以學生為主體,優(yōu)化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體系是對課程教學效果進行綜合測評,綜合反映學生們的學習情況以及課程教學質量,有助于對課程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調整和改進,進而針對性地優(yōu)化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學習效果的進一步增強。則中職院校在進行德育教育教學時,也需要建立健全德育教學評價體系,更加全面地體現課程教學的實效性。在進行課程教學評價時,要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進行考慮,以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為重要評價目標,對教師的德育教學效果進行考核和評價。在實際評價過程中,中職院校有關管理者可以不定期進行課堂聽課,切實感受和了解德育課堂教學的情況,對各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全面記錄和分析,重點關注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情況、課堂氛圍的活躍度、學生們的學習投入度等,將其納入課程評價體系中。同時,在進行課程評價時,還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引導學生主體對課程教學效果進行評判,引導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以及自身的學習效果進行綜合評價,充分地體現學生們的學習效果以及學習感受,將學生們的評價納入課程評價機制中,體現德育課程教學的優(yōu)劣,讓教師也能夠發(fā)現自身教學中的不足,以便及時地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促進德育課程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三、結束語
總之,新時期下學生德育管理工作在中職教育中占據重要的位置,也是中職教育的重要要求。但是,從我國中職院校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情況來看,部分院校還存在對學生德育管理工作重視不足、德育管理模式單一、德育教育工作評價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影響和制約德育教育作用的發(fā)揮以及其目標的實現,也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中職院校應該更加重視學生德育管理工作,要提高專業(yè)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和素質,完善德育教育工作評價機制,教師也要積極地優(yōu)化教學方式、建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以便更有效地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尚德.新形勢下中職學校學生德育管理工作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1(19):98+100.
[2]朱弋.探討新時期中職學生德育管理中的問題與創(chuàng)新機制[J].考試與評價,2021(01):84-84.
[3]邢堅炫.新形勢下加強中職學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職業(yè)教育),2020(06):94-94.
[4]申冬生.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學生德育路徑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0(20):98-99.
[5]吳建剛.基于人本管理理念下的中職德育管理模式探討[J].作家天地,2020(15):138-139.
[6]嚴建國.中職人才培養(yǎng)新常態(tài)下的管理智能化建設—以株洲工業(yè)學校為例
[7]劉賢.網絡環(huán)境中中職學生德育量化評價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0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