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小A是一名退役士兵,他曾是西藏拉薩高原部隊的一名陸軍某旅戰士。因為在部隊表現優異,還曾被授予三等功一次。
退役復學后,小A同學思想松懈,經常缺課。他覺得自己比其他同學年長幾歲,思想比較成熟,而班級同學都很幼稚,便主動疏遠集體,不配合班級管理,甚至遇事言語頂撞、威脅同學。小A認為學校的很多學習、活動都太過小兒科,不值得去做。同時還因為自己有部隊這段特殊的經歷,存在優越感,與部分退伍同學形成小團體,經常一起喝酒聚餐。
案例定性分析
此案例反映的是退役士兵對大學生活適應性不足、未能做好角色定位、學習存在障礙、存在不良行為習慣等問題。
問題關鍵點
1.如何幫助退役士兵轉變身份,適應大學生活。
2.如何讓退役士兵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發揮政治優勢。
解決思路和實施辦法
1.正思想,轉角色。面對小A同學出現的思想松懈,不配合班級管理等問題,首先就是要幫助該同學端正思想意識,轉變角色認知。出現不適應校園生活的具體原因可以歸為:
(1)角色適應障礙
小A從“在校生”到“三等功士兵”再到“退役大學生”,短時間出現多次身份轉變,導致小A角色定位糅雜,還未完全從上一個角色中走出來,難以適應新的身份定位。
(2)生活環境變化
大學相比部隊生活更加自由、寬松,平時上課教師的講課風格各有千秋,作業形式多種多樣;在班級和宿舍里,相處的同學個性、生活習慣千差萬別。面對新的環境,小A難以融入。
作為輔導員,要主動與小A進行談心交流,肯定他在部隊取得的成績,認可他所鍛煉出的軍人不怕困難、奮勇爭先的品質,希望他將自己的這些能力運用到校園生活上來。學校也是另外一個“戰場”,新的任務已經開始,要接受它、適應它。從學校的特色亮點、班級同學的優點長處入手,讓小A同學看到學校生活的豐富多彩,同學身上的閃光點,分享人際交往方面的技巧,讓小A同學快速融入大學生活。
2.重培養,樹典型。在做好角色轉變后,要促進該同學注重全面發展,發揮模范作用。與小A同學的溝通交流中得知,小A出現的多次曠課、不配合正常教學活動安排的主要原因有:
(1)課程學習難度較大
小A入伍兩年,之前所積累的專業知識幾乎被遺忘。復學后,盡管他嘗試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中,但由于知識體系零碎,學習效果并不理想,極大地挫傷了學習的積極性,甚至出現厭學、曠課等現象。
(2)缺少人生規劃
小A在部隊以訓練為主,每天都有安排好的各種訓練任務。而學校的生活環境較部隊更加寬松、彈性化,享受當前輕松娛樂狀態的小A,沒有對自己畢業后的發展做出清晰的規劃,因此對課程學業方面也不太用心。
為了促進該同學在學業上迎頭趕上,設定人生規劃,同時將退役士兵的優秀品質傳承下去,發揮退役士兵的模范帶頭作用,作為輔導員,一方面在學習上,通過任課教師、班級同學給予學業監督,重點幫扶。同時幫助其建立明確的人生目標,制定生涯規劃。另一方面,發揮小A同學的特長能力,參與班級管理,讓他在為班級服務的過程中,鍛煉自己,實現個人價值,對小A同學也起到正向反饋作用。
3.點連線,線成面。面對小A同學出現的與部分退役士兵形成小團體的現象,作為輔導員可以巧用“團體”,利用退伍士兵間的凝聚力,將小A同學作為退伍士兵的發言人、帶動者,以點連線,潛移默化地促進退伍士兵群體的進步,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退役士兵學生骨干。同時利用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新媒體平臺,講述退役士兵紅色故事、弘揚退役士兵在校期間各個方面的先進事跡;利用退役士兵來自各個班級的專業優勢,作為班級、學院的發言人、宣講人,傳遞紅色精神,以線成面,在全院學生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發揮朋輩影響力。
經驗與啟示
1.延續優良作風,實現個人價值。鼓勵、引導退役士兵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甘于奉獻的精神,在大學校園的新“戰場”中,更要不甘落后、積極進取,作為輔導員要幫助確立個人目標,實現人生價值,爭當新戰場的“排頭兵”。
2.發揮政治優勢,打造紅色品牌。發揮退役士兵的政治優勢,增強他們對自身的身份認同和價值肯定,同時注重選拔一批優秀的退役士兵學生骨干,打造“退伍不褪色”的紅色品牌,注重理想信念教育,營造更好的校風、班風、學風。
作者簡介
汪滿莎,女,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