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麗敏
◆摘? 要: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巧用微視頻,能克服傳統作文教學中的許多弊端,利用它的生動性、新穎性、直觀性等特點,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想寫、樂寫,從而讓作文教學輕松愉快。
◆關鍵詞:關微視頻;作文教學
隨著網絡科技的快速發展,網絡技術為素質教育注入了新的元素,使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模式的實施更具個性化,呈現出網絡教學獨特的魅力。中年段的作文教學巧用微視頻,既豐富了作文教學的內容,又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和情感、是活力課堂對傳統作文教學提出的新挑戰。
一、運用微視頻,激發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學生對新奇的事物比較好奇,尤其是對直觀、有趣的畫面保持較長時間的興趣和關注。我們巧用微視頻,目的就是憑借微視頻的直觀、新穎、操控性強的優勢,使學生頭腦中形成直觀具體的形象。色彩斑斕的屏幕、栩栩如生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增添了作文教學的魅力,同時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引發了學生的思考,調動了學生寫作的興趣。有了興趣,就有了寫作的動力,寫作文就不再是無米之炊,而是一種樂趣。例如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的人物細節描寫的作文教學,我嵌入公益廣告《給媽媽洗腳》的微視頻,讓作文教學更實效,這則廣告雖然只有45秒,但觸動心靈。這則廣告的一個主題:孝。舒緩的音樂,溫馨的畫面,稚嫩的小腳,鏡頭在流轉連貫的音樂中切換到走廊,這時候兒子學著媽媽的樣子,走在那窄窄的樓道,用不太穩健的腳步,端起沉重的洗腳盆,兒子純真的笑臉上那句稚嫩的童聲:"媽媽,洗腳。"體現出了人間的真情。學生觀看視頻后,我引導學生寫人物時注意放慢鏡頭,放大鏡頭,將人物的神態、動作的的變化展現在讀者的面前。還可以用定格、放大、慢鏡頭等方法讓學生仔細觀察視頻的畫面。這樣學生就能學會按一定的時間順序有條不紊地進行觀察,從而進一步展開敘述。
二、運用微視頻,引導觀察
有了興趣,就有了創作的源頭,但這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教師給予恰當的引導。(一)引導學生觀察。有人曾說,“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因此,作文教學必須抓住契機,有目的的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只有善于觀察,才能把寫作對象寫具體生動。小學生對事物的觀察常常是流于外表,觀察時沒有按照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的順序,而寫作文時需要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能力。如嵌入《給媽媽洗腳》的微視頻時,運用定格和放慢的手段,讓學生仔細、有目的地觀察男孩端著水走路的動作、神態,使用老師推薦的或學過的描寫動作、神態的詞語來描寫男孩。(二)再現生活的場景。一切創作源于生活。小學生寫作文時感到最苦惱的是沒有寫作素材,生活體驗蒼白,不會把心中所思所想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組織表達,針對這些通病,在作文教學時,可突破時空的限制,將人、事、物、景生動地再現在學生面前,既拓展了他們的視野,打開了學生的寫作思路,又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的素材。同樣講授人物的細節描寫時,我播放了近期網上熱搜的在火車上入睡的鐘南山院士的視頻,學生們看到滿臉疲憊,雙目緊閉,仰著頭靠著座椅,八十多歲高齡的鐘南山爺爺時,一下子被觸動了,人物的形象瞬間被定格和放大,學生們都有了寫作的沖動和素材。再結合近期的肺炎疫情,大量的新聞報道、微信、廣播等多渠道的報道,學生對這次的疫情都有自己獨特的感受,這也是寫作中不可缺少的素材。通過多媒體的展示,一幅幅形象生動的畫面、一段段優美如畫的文字,呈現在學生面前。平時的積累,課堂的再現,鏡頭的運用,既分析了作文的寫作要求,又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更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三、運用微視頻,提高作文評改實效
作文評改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作文評改一直都是一個高耗低效的工作。由于視頻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利用微視頻進行習作評改,優勢在于讓學生直接參與從批改到講評的整個過程。在作文評改課上,尤其對于中年段的學生,要求學生把寫作時的思維導圖拍成微視頻,朗誦自己寫得較好的作文并拍成微視頻,自己批改作文的全過程也可以拍成微視頻,老師把這些有關寫作的微視頻發到班群師生共賞,在作文課上將微視頻展示出來,讓全班同學能從中得到啟發;寫得差一點的文章,能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修改,師生合作完成作文修改的任務。這樣的作文講評,有利于師生思維火花的碰撞,最終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四、運用微視頻,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
語文是一門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學科,借助微視頻的直觀性、形象性特點,使學生的思維純化和提煉,進而獲得理性的認識。微視頻中形象、豐富多彩的畫面有利于學生智力的發展,思維空間的拓展,寫作離不開豐富的想象力,理解能力,寫作教學過程中恰當切入微視頻,實踐證明,有目的地選擇恰當的技術手段,引導學生寫作,能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強化指導過程、優化評改手段,使學生觀察有對象、思維有憑借、表達有內容、作文有技巧,提高了學生寫作的能力,讓學生快快樂樂地作文。
總之,在中年段作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有目的地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合理嵌入微視頻,利用它的多樣性、新穎性、直觀性等特點,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寫”的積極性,使學生想寫、會寫,從而實現快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