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孫文強 王雙林
摘?要:鉗工實訓課程是工科類院校本科階段技能性較強的實訓課程,屬于機械制造行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將競賽項目作為實訓任務的驅動,應用于鉗工實訓教學中,不僅能夠提高實訓指導教師專業技能與實踐經驗,同時還可將參賽時的所學所想融入實訓教學當中,培養高校工科類專業學生解決涉及機械方面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加強應用型高校的建設,注重學生解決實際工程技術難題的能力。
關鍵詞:工程訓練;競賽驅動;鉗工實訓
Study?on?Fitter?Teaching?Mode?Based?on?Competition?Drive
Wang?Yu?Sun?Wenqiang?Wang?Shuanglin
The?engineering?training?center?of?Liaon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LiaoningJinzhou?121001
Abstract:The?fitter?training?course?is?a?highly?skilled?training?course?at?the?undergraduate?level?of?engineering?colleges?and?universities,and?it?is?an?indispensable?part?of?the machinery?manufacturing?industry.Taking?the?competition?project?as?the?driving?force?of?the?training?task?and?applying?it?to?the?training?of?fitter?can?not?only?improve?the?professional?skills?and?practical?experience?of?the?training?instructor,but?also?integrate?what?they?have?learned?during?the?competition?into?the?training?teaching?and?cultivate?The?basic?ability?of?engineering?student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to?solve?practical?problems?involving?machinery,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applicationoriented?universities,and?pay?attention?to?the?ability?of?students?to?solve?practical?engineering?technology?problems.
Keywords:Engineering?training;Competition?driven;Fitter?training
鉗工是使用臺式虎鉗、手持工具以及一些簡單的機械設備來完成零件的加工制造、工件組裝以及設備的調試、檢修等工作[13]。機械制造、維護過程中鉗工應用廣泛、對技術要求較高,具有多能和較為靈活的優勢,便于完成機械制造中不易完成的制造任務,所以在機械制造工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對鉗工技能的訓練可較好地了解機械制造工藝的基礎性概念,建立機械制造及設備維護、生產過程和工藝常識[4],提高一定的操作技能、專業知識,理論聯系實際知行合一使工程技術人員的綜合能力受到培養與鍛煉[5]。
“競賽驅動”是通過指導學生創新大賽或參加職業技能競賽等與實訓項目相關的賽事為主體,并將其融入教學活動中,將工程訓練與實踐創新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與創新能力。
1?鉗工實訓項目
現有的鉗工實訓項目是通過3~5天的時間完成一把榔頭的制作,課程內容包括劃線、鉆孔、攻套絲、銼削、鋸削的訓練,各操作技能的概念[6]。
(1)劃線的基本概念,劃線就是在毛坯或者半成品的工件上依據圖紙的要求劃出尺寸界限,其作用包括:①清楚地表達出加工余量和加工位置或者是劃出加工位置的找正線。②作為加工或裝夾工件的依據。③借助劃線來檢查工件的毛坯形狀與尺寸。④通過劃線完成加工余量的合理分配。
(2)鋸削的基本概念,鋸削是用手持手鋸對工件進行鋸削的操作。手鋸具有方便、簡單和靈活的特點。鋸削出的工件表面精度低,通常要進一步對工件表面進行加工處理。
(3)鏨削的基本概念,鏨削是采用錘打鏨子剝離金屬工件余量方式的操作。鏨削通常用來切削掉鍛、鑄件的飛邊等金屬殘留以及分割板料與鏨削油槽。
(4)銼削的基本概念,銼削是手持銼刀加工工件表面的操作。銼削加工操作簡單,但對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銼削不僅可以對平面、曲面,內、外圓弧面、溝槽的完成加工,還可用于成型樣板、模具以及設備裝配時工件表面的修整。
(5)鉆削的基本概念,用鉆頭在實體材料上加工出孔的操作稱為鉆削。鉆削時,通常工件是固定不動。鉆床主軸上裝夾的鉆頭做旋轉運動形成主運動,同時鉆頭沿軸線方向移動稱為進給運動。鉆削包括鉆孔、擴孔、鉸孔、锪孔等。
鉗工實訓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參訓學生熟悉鉗工工作內容,初步掌握本工種的基本操作技能、技巧和安全規范,能正確使用工、夾、量、刃具,具有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習慣,而現有的實訓內容過于陳舊且難度相對較低,對于參訓學生需要掌握的技能、技巧不能很好體現,所以需要引入更為切合實際生產的項目作為鉗工實訓件。
2?“競賽驅動”教學引入
2.1?競賽說明
以“錦港杯”職業技能大賽鉗工組賽為例,大賽以2020修訂的《鉗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和相應的《裝配鉗工國家職業標準》為基礎,參照全國技能大賽相關的技術標準,結合相關企業所需而制訂。
2.2?競賽內容
競賽內容以鉗工銼配為主,包含多項基本技能:劃線、鏨削、鋸削、銼削、鉆孔、鉸孔、測量等技能操作,項目均由選手個人獨立完成。
2.3?成績評定[比賽時間300分鐘(尺寸超差不得分)]
(1)競賽技能操作部分,按照《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中規定裝配鉗工職業資格三級(高級工)標準進行。
(2)由三名國家職業技能鑒定鉗工考評員按試題評分標準統一評分,競賽圖紙(雙燕尾配)如圖1所示,操作考核評分如表1所示。
否定項:造成設備嚴重損壞及人員重傷以上事故,考核全程否定,即按0分處理
(3)競賽圖紙與工藝分析?!半p燕尾配”屬于鉗工技能里的銼配,是難度較大的一個題目。不僅需要嚴格的遵守鉗工技能操作考核評分表內的尺寸公差進行加工,同時也需要編排工藝,按工藝順序依次完成各步工序,“雙燕尾配”的加工工序,如表2所示。
依據上述加工工序進行銼配,最終制作出“雙燕尾配”配合件,如圖2所示:
結語
鉗工技能競賽著重于基本技能,體現了現代制造加工技術。通過參加本次競賽激發高校實訓教師鉆研業務、苦練技能的熱情,參賽教師還可以將本次競賽的所學所想應用于實訓教學當中,不僅可以營造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圍,推進技術能力,同時提高實訓教學的質量,培養國家所需求技能型人才,達到“以賽促訓,以賽促學,提升技能”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慧,盛光英,胡曉青,等.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金工實習考核體系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8(32):135136.
[2]付承臣,鐘會娟.應用型本科輕化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7,4(49):5859+64.
[3]張曉彬.鉗工實訓教學改革的探討[J].時代汽車,2021(18):3940.
[4]顧勇.項目教學法在鉗工實訓中的應用策略[J].內燃機與配件,2021(16):251252.
[5]王曉紅,朱曉明.現代工程訓練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06):118119+123.
[6]曹曉飛,王海洋,張曉光,劉榮久,劉巖.金工實訓教程[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9.
基金項目:遼寧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項目(S202110154021)
作者簡介:王宇(1982—?),男,回族,遼寧錦州人,本科,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機械制造及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