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如月
摘要:如今人們處于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信息產品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提高了人們生活的效率。本文主要以小學英語教學為研究對象,探求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體現以及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信息化;自主學習
引言:英語作為小學主要的學科之一,與學生未來的發展息息相關?,F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給英語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術的發展豐富了教學資源并提供了更有效的技術支持,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間接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一、英語教育信息化的含義
傳統的英語教學主要是以課本和練習冊為主要的學習工具,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理解含義后,通過反復練習背誦,掌握目標單詞和語法。伴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也隨之產生了巨大的改變。人們開始將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相融合,探究提高英語教學與學習效率的新途徑。
信息技術應用于英語教學的各個階段,主要表現在使用計算機、手機等設施利用互聯網獲取信息或輔助學習。在正式開始上課之前,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上的各種英語學習軟件,如:電子詞典、聽力資源應用等,自主預習課文的內容,標出不清楚的部分。老師需要在備課時,利用互聯網豐富的資源,選擇與自己課程相符的內容,制作課件,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以便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如課件,音視頻等資料更直觀生動地引導學生理解所學內容,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課后,教師利用互聯網發布課后補充資料,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復習和拓展所學;學生也可以利用互聯網搜索嘗試自己解決問題。既可以提高學生檢索資源的能力,也可以培養其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促進自主學習的措施
(一) 根據課程標準,明確學習目標
在2011年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國家更新了小學階段的英語課程的總目標和分級目標。目標圍繞著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五個方面(即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進行分級劃分。根據新的課程標準,英語教學不僅僅是語言知識的教授,更強調了英語在語言應用中作為作者情感以及文化背景的載體,同時培養學生熟練運用英語進行人際交往的能力。因而,語言的學習從強調結果逐漸轉化為既關注學習的過程的發展和變化,又關注學習最終的結果。
根據英語課程標準,教師在教學時不但要注意傳授英語知識,還應該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溝通的能力。例如,根據課文內容,教師可把學生劃分不同的小組,運用新學的語言點,自己設計對話,并且嘗試進行交互式的表達。除此之外,也要合理選擇學習策略。良好的學習策略,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時間利用率,更好更多地掌握學科知識。對于情感態度,教師應注意自己在進行范讀時感情的運用,語氣的停頓,幫助學生感受不同意群之間的聯系,同時,鼓勵學生感受每句話的感情狀態和理解所要表達的意思,并鼓勵學生做不同的表達嘗試。英語是英語國家文化的縮影,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內涵,從而更好地掌握英語[2]。
(二)因材施教,提高學習興趣
學生的成長發展是具有差異性跟階段性的,不同的學生興趣愛好、能力特長各不相同,同一個學生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也有不同的發展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發展的差異性、獨特性,深入把握不同學生的能力特點,制定符合每個學生的發展規劃。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更直觀向學生展示內容,使學生產生代入感,自發體會語言使用的環境以及新知識使用的方法。通過這種信息化教學,來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1]
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注意使用不同層次的語言來幫助不同程度的學生理解所學內容,設置不同難度的任務來增加師生、生生互動,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習活動上。
例如:在學習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Classroom”這一課時,首先,教師要明確這一課的教學目標:(1)能夠熟練掌握并背誦與教室相關的單詞,了解其中的語法。并且,能夠運用單詞符合語法規則進行造句。(2)能夠聽懂并熟練運用in, on, under表達物品的所在位置。教師可利用教室現有的物品,引導學生運用新學的單詞,表示物品所在位置,加深對知識的掌握。與此同時,教師要將教學錄音、教學掛圖等結合多媒體等現代科技來給學生展示,建立更有效的語言情境,讓小學生投入到所設立的英語情境中去開展學習活動。將詞匯和句法盡可能多的用在教師搭建情景的每一個環節中,盡可能增加學生與知識的互動。在進行自然拼讀相關的教學時,教師則需要利用課件和音視頻,引導并鼓勵學生朗讀并發現相關知識點的發音規律,并加以練習,逐步達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目標。
(三)適當進行獎勵與懲罰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斯金納曾提出強化理論,分為正強化與負強化,正懲罰與負懲罰。通過不同的獎勵與懲罰,可以增加或者減少學生對某一行為的重復程度。在此理論下,教師為學生布置一定的任務后,如果完成任務,則可以獲得一定的獎勵,獎勵需要對學生具有吸引力,才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蛘咄ㄟ^懲罰,學生若不能按時完成任務,就要接受一定的懲罰,學生為了免受懲罰,也會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因此,教師與學生在達成一致的學習目標后,建立相關的獎懲機制以保障自主學習的順利進行。
結論:在信息快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對于英語教學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英語教師應該改變過去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引入信息技術,與時代接軌,提高學生的接收能力,提高教學與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劉細玲.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J].讀天下:綜合,2020(28):1.
[2]王海燕.教育信息化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評價的方法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