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文敏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觀察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影響因素,以為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提升提供支持。方法:納入我院收治自愿參與患者50例為研究觀察對象,收治于2019年3月10日~2020年6月30日,取晨起空腹肘靜脈血,每位患者采取血液樣本4份,采取不同的處理:1份血液標本室溫下不同存儲時間0.5h、2.0h、4.0h分別進行測量,1份血液標本抗凝劑配比 1:10 000 ,1份血液標本抗凝劑配比1:5 000,1份血液標本低溫下存儲時間0.5h、2.0h分別測量,觀察不同處理方式血液細胞檢驗結果(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差異。結果:室溫下血液細胞檢驗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結果上均有存儲4.0h>存儲2.0h>存儲0.5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抗凝劑配比 1:10 000血液細胞檢驗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結果高于抗凝劑配比1:5 000血液檢驗各項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低溫下存儲2.0h血液細胞檢驗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結果高于低溫下存儲0.5h血液檢驗各項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測結果受血液存放時間、血液標本抗凝劑配比等影響,在血液細胞檢驗中需要充分關注這些影響因素,實施形影管理策略,全面提升檢驗質量,確保檢驗結果準確性。
關鍵詞:血液細胞檢驗;血紅蛋白;白細胞;質量控制;血液存放溫度
醫學檢驗可以借助多種儀器對患者身體狀況進行測定,便于根據測定結果對患者身體狀況進行科學分析,為患者后續治療等提供可靠依據。血液細胞檢驗是臨床上醫學檢驗之一,常規血液細胞檢驗主要包括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等相關指標測定[1]。不斷提高血液細胞檢驗工作質量,便于醫護人員獲取患者真實準確的檢驗信息,便于醫師根據檢驗結果科學判斷患者具體病情。當前醫學發展對血液細胞檢測過程質量要求明顯升高,要求檢測具有穩定性,以保證檢測結果準確,避免血液細胞自身性質變化對最終血液檢驗結果產生影響。故探究可以提升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的影響因素、措施至關重要。基于此,本文研究以50例(2019年3月10日~2020年6月30日)我院收治患者為研究觀察對象,意在分析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影響因素,具體報道下述。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收治2019年3月10日~2020年6月30日自愿參與患者50例為研究觀察對象,取晨起空腹肘靜脈血,所有患者均取血4份,分別采取不同處理:①血液標本室溫下不同存儲時間0.5h、2.0h、4.0h。②1份血液標本室溫下不同存儲時間0.5h、2.0h、4.0h分別進行測量,1份血液標本抗凝劑配比 1:10 000 。③1份血液標本低溫下(8 ℃)存儲時間0.5h、2.0h。50例參與患者分布情況,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23~64歲,平均年齡(49.28±4.23)歲,血型分布情況A 型16名,B型14名,O型16名,AB型4名。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自愿入組,了解本次研究目的與意義,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已經在入組同意書上簽名。研究經過本院倫理委會核準。患者年齡在18歲~65歲之間。
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臟、腎臟、心臟等器質性疾病者;嚴重貧血者;嚴重精神障礙與認知障礙者;合并嚴重癌癥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取肘靜脈血,于晨起空腹時取血,并對血液不同處理后進行測定。血壓測定儀器為日本東亞醫用電子儀器有限公司提供的 Sysmex XT-2000i 型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儀器編號 13004),檢測內容包括 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水平。所有患者均由一組采血人員、化驗人員完成。
1.3觀察指標
觀察血液細胞檢驗結果: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水平。
1.4統計方法
使用SPSS 24.0軟件對研究數據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以( ±s)表示,組間對比t(或F)進行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標準,P<0.05。
2結果
2.1血液標本室溫下不同存儲時間血液細胞檢驗結果比對
見表1,室溫下, 白細胞水平、紅細胞水平、血紅蛋白水平、血小板水平,均有存儲4.0h>存儲2.0h>存儲0.5h,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血液標本不同抗凝劑配比血液細胞檢驗結果比對
見表2,不同抗凝劑配比下,白細胞水平、紅細胞水平、血紅蛋白水平、血小板水平,均有抗凝劑配比 1:10 000>抗凝劑配比1:5 000,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3血液標本低溫下不同存儲時間血液細胞檢驗結果比對
見表2,低溫下,白細胞水平、紅細胞水平、血紅蛋白水平、血小板水平,均有存儲2.0h>存儲0.5h,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對醫療事業發展影響大,檢驗結果會左右醫護人員對患者病情的判斷,一旦出現檢驗差錯,極有可能導致檢驗結果出現偏差,影響對患者病情的科學判斷。臨床上血液細胞檢驗主要觀察指標包括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其測定值的準確性會直接影響檢測質量[2]。
血液細胞成分較多,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等成分在人體中具有不同的作用。(1)白細胞是血液中最為重要的一類細胞,分為嗜堿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等,白細胞在血液中數量相對較少,體積較大,有細胞核,主要作用為吞噬細菌,可以防御疾病的出現。當人體有細菌入侵時,被細胞可以通過變形從西毛細血管壁穿過,在細菌入侵部位集中,包圍并吞噬病菌,人體內白細胞數量的升高反映身體可能出現了炎癥。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存儲時間下白細胞會出現明顯變化。白細胞水平室溫下存儲4.0h(4.92±0.50)×109/L、存儲2.0h(4.74±0.36)×109/L、存儲(4.32±0.34)×109/L,差異明顯,說明存儲時間會影響醫護人員對患者病情的判斷。(2)紅細胞是血液中主要成分,其在血液中數量最多,屬于運送氧氣的重要媒介,在人體免疫功能發揮中起著重要作用[3]。紅細胞數量在貧血鑒別上十分重要,確保紅細胞檢測結果準確性可以科學判斷患者情況。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室溫下不同時間、低溫下不同時間、抗凝劑配比不同均會影響紅細胞檢驗結果。(3)血紅蛋白時紅細胞最為重要趁那個分,其在運輸二氧化碳、氧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過血紅蛋白含量觀察可以科學分析患者貧血程度。(4)血小板是小塊胞質,主要從骨髓成熟的巨核細胞胞漿解脫落下,其對機體止血具有積極作用,當血管出現創傷失血時,血小板可以實現快速止血。血小板止血主要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創傷發生后,血小板會于創傷處迅速黏附,凝聚成團,待血小板凝聚成團后,形成止血栓子;第二階段,促進凝血形成堅實的止血栓子,有效達到止血的目的。血小板同人體凝血功能關系密切,當血小板數量過多容易出現血小板凝聚情況,增加人體出現血栓的概率,影響人體的健康。在血液細胞檢驗中,準確反映血液細胞中血小板指標水平,便于科學分析患者具體情況。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患者低溫下、室溫下不同存儲時間監測血小板結果均有不同。
為分析血液檢驗影響因素,研究觀察我院收治50例患者,結果顯示室溫下不同存儲時間、血液標本抗凝劑配比不同、低溫下不同存儲時間均會對血液細胞檢驗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結果產生影響(P<0.05)。結果表明血液檢驗中血液標本存儲時間、抗凝劑配比會對檢驗結果產生影響,因此在血液檢驗中需要充分關注:(1)進一步健全血液細胞檢驗流程與規范性。針對患者開展血液細胞檢驗過程中,可以根據血液檢驗當前流程,進行進一步優化。待血液標本采集后,需要立即送檢,并在存儲2h之內完成血液細胞檢驗,若無法進行立即送檢時,需要將血液標本存放在低溫環境下存儲,一般低溫設置為8 ℃,存儲后在24h內快速完成檢測。同時在血液細胞檢驗過程中,所有參與檢驗人員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血液細胞檢驗的標準與規范進行,避免血液檢驗中操作不夠規范,導致血液檢驗結果出現偏差,影響醫護人員對患者病情的準確鑒別。(2)加強醫護人員培訓,提高血液檢驗參與人員專業技能水平,盡可能確保檢驗質量,避免存儲時間、抗凝劑配比對血液細胞檢驗結果產生不利影響,準確分析患者具體情況。醫院在開展相關醫護人員培訓中,可以充分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定期組織培訓計劃,每月定期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血液檢測儀器使用標準、血液細胞檢測結果記錄標準、采血規范等,全面確保血液細胞檢驗質量。例如,針對采血人員進行培訓時,需要指導相關人員及時觀察注射器、試管清潔度與干燥性,確保所用儀器均符合臨床血液細胞檢驗標準。培訓的同時注重醫護人員考核工作,確保培訓質量,真正達到有效提升檢驗人員專業技能水平的目的,為后續血液細胞檢驗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支持[4]。(3)加強血液細胞檢驗質量管理。醫院根據血液檢驗情況,針對血液細胞檢驗工作進行管控,由資深血液細胞檢測人員組成專業質量控制小組,質量控制小組定期對血液細胞檢驗工作進行巡查,并記錄相關血液細胞檢驗工作開展情況,針對存在的不足及時提出可行性意見,全面確保血液細胞檢驗質量,避免操作不規范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在血液細胞檢驗工作管理中采用循環管理理念,每月定期觀察檢驗質量,并針對當前工作提出新的建議,持續性提升血液細胞檢驗質量,科學鑒別患者具體情況,為患者之后質量提供可靠依據。
綜上所述,血液存放時間、血液標本抗凝劑配比均會對血液細胞檢測結果產生影響,在血液細胞檢驗中需要充分關注這些影響因素,以制定有效控制這些影響因素,確保血液細胞檢驗結果準確,便于醫護人員科學鑒別檢測者實際情況。
參考文獻:
[1]馮清源,馮一唯,夏巍,等. 血液分析儀與手工計數法在實驗樹鼩紅細胞生理指標檢測中的效果評價[J]. 中國比較醫學雜志,2020,30(7):23-29.
[2]鞏振華. 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在臨床醫學檢驗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保健營養,2021,31(25):55.
[3]路奎玉. 臨床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方法探討[J]. 中國保健營養,2021,31(29):8.
[4]陳鐵軍. 臨床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方法探討[J]. 中國鄉村醫藥,2020,27(1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