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標準的推出,開啟了教育界改革的大門,教育從業者紛紛開辟了教學模式創新的探索之路。通過各位專家、學者以及教育者的探究,各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被推出,為促進教學模式多元化提供了各種理論基礎及教學手段。本文對初中語文教學展開了全面的分析,為促進該學科教學方式多元化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多元化;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2)06-104-03
【本文著錄格式】張延亮.評價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運用[J].課外語文,2022,21(06):104-106.
根據以往的初中語文教學狀況來看,其教學方法及內容存在著很大的缺口,且教學水平提升速度緩慢?;谶@種情況,教師應對這種教學現狀進行不斷的反思,根據新教育形勢,更新自身的觀念,運用新教育理念探索各種有效教學方法,開創語文教學模式多元化局面,為提升新時代教育水平注入新的血液。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學生語文教學素養
新課標對學生核心素養的關注度較高,而語文素養是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受到重視。在傳統教學中,單純地傳授教材知識的教學理念,對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限制性很強,明顯違背了現代教育原則,無法滿足新社會人才需求。而深化新教育理念,利用科學的教學方法,開創多元化教學模式,可以從不同角度與層次培養學生,學生在各種教學情境中學習知識,感受同一個知識的不同內涵,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另外,“核心素養”新教育理念更加注重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教師通過多元化教學手段,可以從各個方面引導學生走進實踐情境,提升學生的各項生活技能。
(二)有利于提升學生興趣
建立多元化教學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通過多種不同的有效教學手段,為學生創建多樣性學習環境,提供趣味性教學服務,使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學習知識。眾所周知,學生興趣是促進各科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而多元化教學模式是開創趣味課堂的前提。由此可見,開展語文多元化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新穎的課堂氛圍勢在必行。初中生在這個成長階段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尤其是在學習中,常常會因一些情感壓力及學習壓力,出現很大的情緒波動,這時就會影響到學習狀態。身為一名教育者不僅要在平時為學生疏導壓力,還要利用有效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回歸到學習情境中。這就需要教師堅持多元化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創建符合初中生發展規律的教學模式。
(三)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需要
多元化教學是落實新課程標準的重要途徑,對新教學理念進行了有效融合。目前,我國教育領域正在踐行改革的路途之中,各學科在新教育指標的指導下,開展了教育創新活動。創建多元化模式是初中語文教學走向先進化的重要標志,在這種教學模式的支持下,學生的興趣培養、能力培養、品質培養等都能得到保證,體現了教學改革的有效落實。
二、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單一
教學方式單一是現今初中語文教育中的一大通病,其問題主要來源于“應試政策”的影響。為了提升學生成績,提高升學率,教師不得不按照學校下發的任務完成教學,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索新的教學手段,而新教學模式的建立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過渡期,在這一時間段內,如果出現教學手段不符或是學生不適應的現象,很容易影響學生成績。因此,即使教師有了新教育觀念意識,在這種教育環境下也無法落實。而傳統教學模式,形式和內容都比較單一,教師只是圍繞著學生成績設定教學計劃,為了節約時間,只是利用直接灌輸的方式,傳達各種知識內容,本就處在叛逆期的學生更是無法接受這種學習環境,最終導致學習興趣降低。
(二)教學評價單一
教學評價是教育體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衡量教育主體及教學任務指標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學評價也是促進教學模式多元化的主要內容。目前,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教學評價工作水平相對落后,并且影響著教師的實踐工作。傳統針對教師的教學評價體系中,通常以學生成績為指標,根據語文教師所教班級的成績,判斷該教師的教學水平。而且這種教學評價常常與教師的工資與晉升掛鉤,影響著教師的工作生涯。在這種教學評價的影響下,教師壓力大,只能開展“成績式”教學活動。另外,在評價學生的教學評價中,也是以學習成績為主,教師通過考查學生背誦情況及考試成績,判斷學生對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只是停留在靜態評價中,卻忽視了動態評價,即學習過程的評價。學生在課上的互動性、自主性及進步狀態沒有納入評價中,凸顯出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忽視。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建立多元化教學模式有效舉措
(一)培養新型語文教師
教學觀念是影響教師教學行為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想促進教學方法多元化,更新教師觀念才是首要任務。首先,教師應該對自己進行反思,對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形式等進行重新審視,根據語文教學現狀尋找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師只有進行自我反思,才能真正走出思想誤區。其次,學校應充分發揮培養師資的責任,通過思想教育手段,深化思想改革工作,為教師灌輸新的教學思想。還可以定期派遣教師外出學習,聽取專家的講解,了解新教學理念,學習教學改進方法。同時,學校為教師提供專業的培訓,聘請專家對教師進行指導,為促進教師轉型提供多方面的服務。通過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師素養,當教師的新教育理念意識提升后,對教育工作就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新教育觀念的影響下,教師會更加主動地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技能。例如,在德育理念的影響下,教師要為學生樹立榜樣,先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并學習道德知識,增強道德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開展教學。
(二)堅持“學生主體地位”原則
根據以往的教學模式來看,導致初中語文教育落后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學生在課堂中主體性不強,教師的作用被看得越來越重要,而學生卻變成了語文教學課堂中的附屬品。在這一教育環境的影響下,學生興趣會逐漸削弱,對語文學習活動的興趣不足,必然會影響成績。長期以來,學生一直處于一種渾渾噩噩的狀態,沒有自主動用思維,語文素養得不到提升?;谶@種情況,教師應該認識到新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將教學目標轉移到學生身上,重新審視學生與語文教育之間的關系。在制訂教學計劃時,根據學生各方面的特點,踐行“學生是教育中的主體”這一理念,開展一場具有新教育意義的教學活動,將“學生是教育中的主體”融入到各個教學之中。例如,在學習《觀滄?!窌r,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反復閱讀這首詩詞的內容,通過平時的積累和自己的認知,猜測古詩詞的含義,并進行回答。學生在回答時,如果出現了錯誤的答案,教師不能一味地批評,而是給予耐心的指導,對于回答正確的學生,教師也要及時鼓勵,只有這樣才能激勵學生積極互動。
(三)多媒體創建教學情境
多媒體設備是一個很好的情境創建工具,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可有效實現課堂模式多元化的建立,通過多媒體與教學內容的有效結合,創設各種情境,可達到創建多彩課堂的效果,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首先,教師應該了解多媒體的優勢和作用,并且保證可以熟練進行操作。其次,教師應堅持“不偏離教學內容”的理念,利用多媒體創建一個合理的教學情境。例如,在學習《濟南的冬天》時,為了讓學生清楚地了解濟南冬天下小雪的景象,可以利用網絡搜集相關景色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出來,學生在讀完課文后,再以直觀的形式去看視頻,進入作者的寫作情境中,可深化對文章的理解,從而有效地開展閱讀訓練。
(四)運用合作教學法
合作教學是現代教育界中一種常見的教學模式,但是如何將這種教學模式運用好,并發揮出它的作用卻成了一大難題,因此教師要做一個合理的教學規劃。第一,注意小組分配問題。合作學習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同學之間的相互合作,激發興趣及自主思考,提高學習效率。但是,一場不合理的小組分配活動,卻很難完成教學目標。因此,在開展合作教學時,教師應注重分組環節,根據學生的特點,結合“取長補短”的原則分配小組成員。同時,學生性格和學習情況都要兼顧,使每個小組呈現出自己的優勢。其次,教師還應適當地加入一些教學指導,學生在進行討論時,教師要注意每個學生的動態及討論的內容,發現有閑聊的學生應立即阻止。由此可見,開展小組合作活動,教師要注意的事項還有很多,一定要避免教學活動形式化現象,充分發揮合作教學的現實作用。
(五)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
如今,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地位不斷上升,成了教學中最有力的輔助“工具”。教師應抓住這個機會,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大數據優勢,促進語文教育先進性。第一,擴展閱讀教學內容。在過去,由于閱讀資源獲取途徑有限,教師只能依靠教材和練習題鍛煉學生閱讀能力。對初中生來說,這些閱讀是遠遠不夠的,學生閱讀量得不到增加,制約了閱讀水平的提高。而現在,教師可利用網絡資源,搜尋各種閱讀資料,增加學生閱讀量。第二,拓展寫作素材。積累素材可豐富學生語言表達,提供寫作思路,網絡為學生提供了素材積累途徑。學生可在課余時間,通過網絡平臺,收集更多的素材,豐富自己的寫作技巧。第三,豐富學生預習、復習方式。如今,很多學校都設置了網絡課程,教師借鑒這一模式,錄制課程,上傳到網絡平臺,學生可根據視頻課程進行預習或者復習,提高自學效率。由此可見,信息技術為教育活動帶來了便捷。
(六)運用家校合作法
家長是學生最親近的教師,是教育學生的重要力量。初中生具有較強的獨立性,但剛剛步入青春期,自我控制能力較弱,情緒波動較大,單憑教師的力量無法有效地引導學生。因此,家長應承擔起責任,輔助教師共同教導學生。但從目前來看,很多家長并沒有注意到學生的變化,認為學生到了這個年齡段,就可以放寬管理,便把教育希望全部寄托給學校?;谶@種情況,教師就要主動出擊,利用開班會等形式聯系家長,讓家長認識到自身的責任及初中生的特殊性。另外,還可利用先進技術,拉近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如QQ、微信等,可以與家長隨時進行聯系和溝通。家長與教師互相匯報學生在家或在校的狀態,然后采取針對性手段,對學生進行指導。例如,寒暑假期間,教師無法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通過詢問家長進行了解。這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了教師和家長的雙重力量,通過共同監督和指導,為學生成長保駕護航。
四、結語
多元化教學是彌補傳統語文教學缺口的重要途徑,實際上,語文教學方法還有很多,這就需要教師去不斷探索。教師結合新教學理念,創新語文教學手段,利用多種教學手段針對不同的語文教學需求,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建立一個具有先進性的多元化教學模式。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結合教學經驗,根據本班級實際情況,確保語文教學方式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婭楠. 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進行探討[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21.
[2]蔣琪. 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A].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年教育創新網絡研討會論文集(一)[C].2021.
[3]趙武壽.依托部編語文教材 塑造學生健全人格——語文教學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探討[J].成才之路,2021(24).
[4]馮秋風.語文教學中剪不斷的“情愫”——淺談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商[J].學周刊,2021(25).
[5]黃偲奇.順勢而導 因地制宜——簡談互聯網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21(8).
作者簡介:張延亮,1983年生,江蘇徐州人,本科,中教一級,研究方向為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