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敏
摘要:基層農業統計工作是反映農村經濟發展情況的有效途徑,對加強農村經濟建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基層農業統計工作對農村經濟建設的作用,并提出了建立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管理體系、提升工作人員職業素養和提高農民參與度的完善措施,以期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基層農業統計;農村經濟建設;有效措施
1.1為農村經濟建設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基層農業統計工作通過工作人員對農業事務相關情況的統計和整理,可以為農村經濟建設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促進農村經濟建設發展。首先,基層農業統計工作反映了農業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而可以作為規劃農村經濟建設發展的參考依據。通過統計各種農作物的產量和價格漲幅,管理人員可結合當地農作物的生長條件選擇最適宜當地種植的農作物品種,引導農民進行科學種植,提高農民整體的經濟收入水平。另外,管理人員還可以將當地的農業統計數據與其他區域的農業統計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加強區域之間的溝通協調和經驗共享,積極引入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提高區域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其次,基層農業統計工作將農業統計資料進行定期歸檔,可以幫助管理人員對基層農業發展規律進行科學總結,進而為農村經濟建設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在總結區域農業發展規律的過程中,管理人員可以歸納阻礙當地農業發展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提高當地農業經濟發展水平。
1.2提高農村經濟建設工作效率
利用基層農業統計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當地管理干部的工作效率,進而為農村經濟建設方案的有效落實提供保障。一方面,基層農業統計工作通過對各項農業經濟活動的數據統計,可以為當地管理干部開展當地的農村經濟建設工作提供參考。管理干部可以結合當地的農業生產數據和農業經濟收益水平來合理制定農村經濟建設規劃,提高農村經濟建設工作與農村實際發展情況的契合度,進而保障農村經濟建設工作順利開展,提高農村經濟建設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基層農業統計工作可以為當地管理干部的工作考核提供數據參考。基層農業統計數據是農村經濟建設工作開展質量的評價標準之一,同時也可以作為考核當地管理干部工作情況的參考依據。
1.3降低農村經濟建設中存在的潛在風險
由于農村經濟建設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逐漸從單一的農業發展轉變為農業、制造業、旅游業等多種業態并存的發展模式。然而,相關管理部門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應注重通過基層農業統計工作來防范農村經濟建設中的潛在風險。第一,合理管控由于農村多元化產業發展造成農業比例失調的風險。農業作為保障社會穩定的主要產業之一,其生產規模、生產質量都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因此,相關管理部門應通過基層農業統計數據對農業生產規模和生產質量進行合理管控,在提高農業生產經濟效益的同時,嚴格杜絕因工業化生產建設造成的農業生產土地破壞和污染,以此,保障農業生產規模,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第二,及時降低經濟決策偏離當地農村實際發展情況的風險。由于部分村鎮之間存在較大的區域化差異,對于個別村鎮適用的經濟發展策略不一定可以普遍適用。因此,在農村經濟建設的過程中,管理者除了應在制定決策前充分收集信息進行決策考量,還應在決策制定后,通過基層農業統計工作及時進行民意調查,以農民的實踐反饋來對決策效果進行評價,如有不符合當地實際經濟發展的情況,應及時做出調整。第三,降低農村經濟建設中勞動力缺失的風險。一方面,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對基層農業統計數據的分析,針對當地農業發展需要引進先進農業技術,減少農業生產中的人工作業量,降低農村經濟建設中勞動短缺的風險;另一方面,管理人員應依據當地農業生產規律來制定科學的農村經濟建設計劃,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從根本上緩解農村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2.1建立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管理體系
首先,相關管理部門應對基層農業統計工作崗位制定明確的管理制度,從工作前期對基層農業數據的現場采集和數據審核到后期的數據分析和資料歸檔,都需要對各個崗位進行明確分工,以確保在基層農業統計工作中,各崗位之間權責分明,提高農業統計工作效率。
2.2提升基層農業統計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
基層農業統計工作人員作為采集農業數據第一手資料的前線工作者,其職業素養對基層農業統計數據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農業統計工作崗位受工作環境約束,難以吸引到高質量的人才,因此,相關管理部門應加大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的人才培養力度。第一,合理提升農業統計人員的薪資待遇。相關管理部門合理提高農業統計工作崗位薪資待遇,有利于吸引更多高質量的統計人才進行應聘,進而促進當地農業統計工作的高效率、高質量開展。第二,定期組織基層農業統計技能培訓。相關管理部門應定期邀請專業的農業統計指導教師來對當地基層農業統計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同時加強各區域統計人員之間的溝通,減少統計工作中由于專業知識不足而產生的問題。
2.3提高農民對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的參與度
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廣大農民的積極參與,因此,相關管理部門應提高農民對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的認知水平,進而提高農民參與農業統計工作的積極性。一方面,管理部門應加大對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的宣傳力度,通過廣播、文化墻等信息傳播方式,讓農民意識到基層農業統計工作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自身收益的重要性,促進農民對農業統計工作的積極參與,進而在農業統計數據采集源頭保障其準確性;另一方面,管理部門應引導農民充分發揮其對農業統計工作的監管作用,提高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的透明度,并為農民提供信息反饋的有效渠道,以此讓農民參與到農業統計工作的監督和管理工作中來,提高農民對農業統計工作的參與度,共同促進農村經濟建設發展。
結束語:完善基層農業統計工作是加強農村經濟建設的重要條件,因此,各地方管理部門應在提升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科學性和農業統計人員專業性的同時,還應提高農民對農業統計工作的參與度,以此促進農村經濟建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熱汗古麗·色買提.基層農業統計工作對農村經濟建設的作用分析[J].農家參謀,2021(20):111-112.
[2]魏玉英.基層農業統計工作對農村經濟建設的作用分析[J].財經界,2020(07):22.
[3]陳建軍.試析如何加強基層農業統計工作[J].財經界,2020(06):240-241.DOI:10.16266/j.cnki.cn11-4098/f.2020.0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