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行業的發展以及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教學模式的進一步創新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和進步。陶行知老先生是我國創造性教育理念的開拓者,他提倡學生的自主探究式學習,將學生作為學習中的主體,倡導解放學生的大腦、雙手、眼睛,將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進行了進一步地強化與發展。本文將對陶行知創造教育在3D打印教學中的實踐探索進行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陶行知創造教育;3D打印教學;實踐探索
前言:陶行知老先生的創造教育所關注的是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設計創新、問題解決、交流合作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同時,陶行知老先生針對兒童的眼睛、嘴巴、雙手、頭腦、時間以及空間上的六大解放,對于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與當前階段教育行業的發展相適應,具有較強的借鑒價值。
1頭腦的解放在3D打印教學中的作用
陶行知老先生認為,對兒童展開教學時,要讓兒童充分的發揮想象力。激發頭腦的解放,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不斷拓展他們的思維,對已有的事物或知識進行再一次的創造。例如,在3D打印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采用主題設置的方式,將“設計觀察”作為一項主題,讓學生在對3D模型或實物進行觀察后,自主進行3D模型草圖的繪制,讓學生的創意與相符在繪制過程中,進行充分的表達,盡管學生可能對尺寸比例以及立體空間的想象沒有那么盡善盡美,但是,相關主題活動開展也會讓學生的創造力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2時間的解放在3D打印教學中的作用
陶行知老先生提出,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課堂時間“歸還”給學生,將教學模式的改革貫徹落實,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發展,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與技術。在進行3D打印教學中,40-45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學生要掌握的內容是比較豐富的,既要了解基本的知識又要對建模的技巧與方法進行掌握,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將學生放到主體位置上,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進行充分的創造。例如對于花瓶的模型設計,教師就可以啟發學生去進行相關模型材料的收集,然后將3D建模的技術進行充分的利用,以幫助學生設計出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的花瓶。由此可以看出,時間的解放給了學生不斷進行自我創新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3空間的解放在3D打印教學中的作用
陶行知老先生認為,學生的學習不應該局限在課堂之中。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教師可以通過對于創客教室以及3D社區網站來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對于3D打印的相關資料進行更為豐富地了解和收集,這樣學生的創造能力才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創客教室內,一定要有3D打印機以及激光雕刻機的設置,在進行理論講解階段,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創客教室的參觀,學生就可以對3D打印的使用方法、工作過程以及相關的展板介紹有充分的了解。這就有助于學生在進行3D建模的過程中,熟練運用設備將自己的作品更好地完成。教師也可以設計專門的網站,來讓學生進行作品的分享,促進學生的創造力發展。
4雙手和嘴巴的解放在3D打印教學中的作用
陶行知老先生認為,雙手被束縛,學生對于大腦的指令就不能進行及時的執行,也就阻礙了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而每個學生在進行學習時也要張開自己的嘴巴,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不懂的問題要及時地提出,教師也要教育學生站在自身發展的角度看待問題,讓學生大膽地表達自身的想法,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只有將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充分的掌握,才能夠促進學生自己動手進行3D模型的創建。在實際教學中,如對于果籃的設計,學生就可以與教師進行充分的交流,表達自己的看法與觀點,與教師共同制定3D建模的標準。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教師有新的3D建模工具的講述,學生就可以進行自主的操作,通過自身不斷地實踐掌握相應的知識與技巧,不斷地促進學生創造能力的進步。
5眼睛的解放在3D打印教學中的作用
對于身邊事物的“觀察”,是學生創造能力不斷發展前提和基礎,陶行知老先生認為,對于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將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理念進行及時的轉變,引導學生進行不斷的觀察,解放學生眼睛。例如,對于書桌、板凳、籃球框、筆筒、花盆等這些生活中常見的事物進行仔細觀察,讓學生了解這些事物的結構、材質等相關信息,以便于學生順利地進行3D建模。例如,在進行筆筒的3D建模時,教師就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大量的圖片與視頻來讓學生進行觀察,當然,如果條件允許,教師也可以買一些不同樣式的筆筒,讓學生進行實際的觀察,讓學生在觀察后,分析筆筒的結構,并進行分享,說一說自己的3D建模想要怎樣進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會對相關的知識內容產生極大的興趣,讓學生通過觀察進行自主的探究學習,對于“筆筒”有整體到局部的認識,進一步擴展了學生的創造設計能力。
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對陶行知老先生創造教育的六大理念進行分析,可以得出,在3D打印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將學生放在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主要位置,對學生的創造能力進行充分地激發。同時,教師也要向陶行知老先生學習,讓學生不斷地進行自主式的探究學習,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讓學生通過自主的探索獲得3D建模的靈感,讓學生的大腦、雙手、眼睛、嘴巴、時間以及空間進行充分的解放,促使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與探索,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創新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徐欽.陶行知創造教育在3D打印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1(10):3.
[2]龔婷婷.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在課堂教學改革中的重要作用[J].生活教育,2021(2):6.
[3]袁媛,江守武.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及其現實意義略談[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