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平
摘要:隨著社會國際化發展,對英語人才的需求不斷遞增,英語課程是培養英語人才的主要陣地,為此提升了對英語教育的要求。農村教學水平與城市教學存在一定的差距,為此農村英語教師應不斷學習,創新英語教學模式與方法,提升英語教學效果,縮短農村英語教育與城市英語教育的差距,培養與時代發展需求相符的英語人才。本文專門針對農村初中英語提質增效教學模式轉變實踐進行研究,以供各界同仁參考。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提質增效;教學模式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提升了對教育的關注,同時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村英語教學是眾多教育學科之一,學習英語課程對學生日后發展至關重要。但是傳統農村英語教育中,教師將如何提升英語成績作為重點教育目標,忽視了英語語用能力的培養,對于語言學科來講,這樣的教育方式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效。為此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應改變傳統英語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重視綜合素養的培養,提升學生英語語用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當前農村初中英語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雖然在新課改中明確了教育改革目標,但是在農村初中英語教育中大部分教師還在沿用傳統灌輸式教育,很多學校針對新課改進行了適當的調整教學方案與模式,但是在實際英語教育中依然存在些許不足,例如,在當前農村初中英語教育中有很多英語教師還在運用講授的方式授課,在課程中過于重視知識傳輸,忽視了學生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的培養;又如,教師在效仿啟發式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水平有限,教學效果反響平平,并未發揮出預想的教學成效,沒有突出創造思維培養優勢。再有在開展情境教學過程中,其教學目的在于通過特定情境培養學生英語語用能力,但是由于環境因素的限制,很多農村英語教師僅僅依靠講述的方式為學生創建情境,學生無法體會真實英語意境,因此英語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中,多媒體技術由此衍生,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創新了教育方法,有效彌補了傳統教育中的不足之處。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拓展了英語知識內容,豐富了英語學習方式,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能夠為學生直觀的呈現英語知識及場景,提升了學生英語學習效率。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中教師可以運用網絡技術為學生制作教學視頻及課件,引導學生進入網絡平臺中自主學習英語知識,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改變了傳統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方式,創新了英語教學模式。
在農村初中英語教育中要想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應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在學校內部增設英語知識信息庫,其中的內容含有英語文化背景、英語體系、英語知識、英語寫作范例、教學評價及情境對話等,通過構建完整的信息數據庫,為學生提供便利的學習機會,使學生能夠在網絡中隨時獲取所需知識內容,在知識庫中為學生提供試題與自我評價功能,便于學生在學習后進行自我檢驗,通過這樣的方式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質量。例如學生在學習英語定語從句的用法時,可以進入到英語知識信息庫中,通過信息庫的指引查詢有關定語從句的更多知識內容,并為學生提供在英語課程中哪些單元文章中出現了定語從句,為學生顯示原文,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效果。此外農村英語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在知識庫中構建圖、文、聲一體的數據信息庫,在數據庫中對學生搜尋的知識進行漢語及英語翻譯,從而提升學生英語語用能力。最后學生可以運用知識庫中的自我評價功能進行習題訓練,通過反復訓練了解自身的不足之處,便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建立知識庫,為學生提供科學化的學習模式,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成效。
在傳統農村初中英語教育中,大部分教師因環境及教育資源方面的限制,只能通過講述的方式為學生構建英語教學情境,這樣的教學方式,難以發揮出情境教學優勢,因此英語情境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為此農村英語教師應改變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在課程中運用網絡技術,將校內網絡系統與圖書館、國內外教育網進行連接,以此構建龐大信息網絡系統。通過構建龐大的網絡系統,為學生獲取知識提供便利,學生可以在網絡學習中將不懂的問題通過網絡直接發送給教師,教師在線為學生進行答疑解惑,突破了傳統教育中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同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隨時對學生英語學習情況進行查看,也可以運用網絡平臺中的交流功能對知識進行討論,通過構建網絡學習平臺,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教學優勢,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方式。另外在校園中構建國際互聯網,能夠為學生提供與西方教育交流的機會,學生可以通過國際網絡與西方國家進行在線交流與探討,也可以進行視頻語音交流,為學生提供了真實情境交流的機會,在網絡中學生進行真實的交流與學習,強化學生英語語用能力與交流能力,使學生聽說讀寫譯等綜合能力得到提升,運用信息技術構建真實會話機會,提升英語學習成效。
合作學習是當前盛行的一種學習方式,主要是通過小組的形式開展,在合作學習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加互動與交流,同時能夠培養學生具備合作能力,能夠有效提升學習質量,為此英語教師可以在課程中組織合作學習。例如在講解"English around the word"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在討論平臺中以“English in my eyes' i”為主題進行探討,可以通過對日常網絡及書籍中了解的中國及英語文化進行交流,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舉例,通過舉例的方式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對知識探索欲望,提升合作學習成效。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成為了主體,在小組交流中自由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感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極大的彌補了傳統教育的不足之處,創新了教學模式。
結束語:英語課程是語言學科,因此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等綜合能力十分重要,在農村英語課程中大部分教師受到教育資源限制,無法提升英語教學效果,為此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積極運用信息技術,構建國際網絡英語知識平臺,為學生提供真實會話機會,同時構建合作學習模式,增加實踐教學課程,加強交流與互動,提升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海芳.提升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實踐研究[J].校園英語,2016(11):84.
[2]羅安英.提高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實踐探究[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7: 18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