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梅 馮琴
摘要:蘋果具有“水果之王”的美譽,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有機酸、果膠物質,具備較高的營養價值、藥用價值,市場需求量大,這極大的促進著蘋果產業發展。蘋果樹栽培時,采用矮化密植栽培管理技術,不僅管理方便、高效,而且能夠有效縮短生長周期,達到高產、穩產地目的,為果農創造更高的經濟收益。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蘋果樹矮化密植栽培技術優勢;其次重點探討了蘋果樹矮化密植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關鍵詞:蘋果樹;矮化密植栽培技術;優勢;要點;研究
新時期,市場對蘋果產量、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蘋果種植中,傳統栽培技術所存在的弊端日益突出,果園光照通風差、生長周期長、管理不便、產量不穩定。將矮化密植栽培技術應用于蘋果種植中,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技術弊端,通過矮化蘋果樹,增加單位面積蘋果樹栽植數量,有助于提高蘋果產量,獲得更大的經濟收益。
1蘋果樹矮化密植栽培技術優勢分析
1.1管理方便快捷
傳統蘋果樹栽植模式下,蘋果樹高度最高可達14m,枝葉長,占地面積大,果農需要頻繁的進行枝葉修剪、灌溉、噴藥等各項工作,尤其是在修建枝葉、套袋時,需要借助梯子,增加了工作量、工作難度,并且需要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資源,整個工作效率并不理想。將矮化密植栽培技術應用于蘋果栽植中,樹木高度降低,約2.5-3m左右,在噴藥、修剪、果實套袋、采收時并不需要借助梯子等設備,這使得蘋果管理工作更加的便捷化,工作難度、負擔下降,工作效率顯著提升。不僅如此,矮化的蘋果樹,更加方便噴施農藥,保證蘋果產量。
1.2土地利用率高
普通蘋果樹,枝干繁多密集,為滿足生長需求,果樹彼此之間的間距較大,因此需要占用較多的土地資源,造成了土地資源浪費。利用矮化密植栽培技術,讓蘋果樹在枝干上生出分支,枝干短且少,枝條延伸角度大,這使得蘋果樹間距縮小,增加蘋果樹數量,達到更高的產量,獲得更多的收益。蘋果樹矮化密集栽培技術的應用,極大的減少了土地資源浪費,節省的土地可用于種植其他作物,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提升單位面積內果樹栽植數量,進而達到高產穩產地目的。
1.3結果速度快
一般情況下,普通果樹8年左右開始進入高產期,而矮化密植后的蘋果樹,只需5年便進入高產期,達到了更快的結果速度。矮化后的蘋果樹,在定植2-3年后開始結果,5-7年進入盛果期。以富士蘋果為例,在定植后第3年開花株率高達34%,第4年每667㎡產量可達到1800-1900kg,第5年每667㎡產量可達2500kg。普通蘋果的成熟時間一般在5個月左右,矮化后的蘋果樹成熟時間縮短至2-3個月,開花速度更快,蘋果產量也就更高,進而滿足市場需求,提早上市的蘋果,可快速占有市場,創造更加理想的經濟效益。
1.4生產周期短
蘋果用途廣泛,市場需求量巨大,為更好的滿足市場需求,要重視對矮化密植栽培技術的應用,縮短生長周期,促使蘋果加快上市銷售。喬砧稀植蘋果樹,結果時間晚,生產周期長,品種更新速度緩慢,大約需要40年左右。而應用矮化密植栽培技術,能夠縮短生產周期,加快結果速度,促進品種更新,生產周期為20年左右。和傳統技術相比較而言,生產周期縮短至?,有助于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并且蘋果品種可實現即時化更新,避免品種落后對蘋果產量及質量造成影響。
1.5抗災防蟲能力強
傳統稀疏栽培模式下,蘋果樹抗災防蟲能力較弱,尤其是在風雨天氣,極易導致蘋果樹被折斷、傾倒,輕則影響產量,重則導致絕產,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應用矮化密植栽培技術,增加蘋果樹栽植密度,形成天然屏障,能夠更好的應對風雨等惡劣天氣,保證果樹良好生長。不僅如此,利用矮化密植栽培技術,保溫效果顯著,溫度下降時,降低了蘋果樹被凍傷的幾率,有助于更好的保障蘋果產量和質量。此外,蘋果栽培時,病蟲害有著較高的發生幾率,例如:腐爛病、褐斑病、星毛蟲、紅蜘蛛等等,嚴重影響產量及質量。矮化密植栽培技術的應用,樹冠縮小,樹木數量增多,可起到良好的防風固沙效果,減少晝夜溫差,為果樹良好生長打下基礎。
2蘋果樹矮化密植栽培管理技術要點探討
2.1科學選擇地址
蘋果矮化密植栽培技術下,果樹定植密度增大,果樹根系淺,所以在栽培前要認真做好選地工作。果農應優選地勢平坦、通風良好、給排水便利、光照充足的位置建園,要確保土壤肥沃、疏松、透氣,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能力強,山丘、山地、平地均可,禁止選址于低洼位置建園。如區域內降雨頻繁,需修建梯田,減少水土流失。為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可在果園內種植綠肥。只有保證選址科學合理,方可更好的保障果樹良好生長,為蘋果豐產、穩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2.2合理選擇品種
品種選擇,亦是蘋果種植前的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蘋果矮化密植栽培技術優勢突出,但是并非所有蘋果品種均適宜采用該栽培模式。如選擇一些樹冠密集、枝干過粗的蘋果品種,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技術優勢的發揮。并且矮化密植栽培技術下,樹葉濃密會度果樹光合作用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果農要高度重視選種工作,必須要選擇適合矮化密植的蘋果品種,樹形以紡錘形、細長紡錘形等最為適宜,控制樹干寬度,避免過度擁擠。具體來說,在選擇蘋果樹矮化砧木時,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當地降雨狀況、溫度濕度、土壤墑情、灌溉條件、市場需求等諸多方面的因素進行合理化的選種。優選樹冠豐滿緊湊,樹體矮小,枝條粗短,萌芽多,成枝少,結果年齡早,連續結果能力強,座果率高,高產穩產的蘋果品種。如果園土壤墑情較好,可選擇M9矮化砧木,并搭配適量長勢強的樹種,對于砧木不易抽條的果園,可選擇M26、SH-6、SH38等矮化砧木。
2.3控制栽培密度
栽培密度是否適宜,是影響蘋果產量的重要因素。傳統果樹栽培種植,其密度較大。蘋果矮化密植栽培技術模式下,為保障蘋果產量,要適當的降低栽培密度。要保證栽培密度的適宜性,如密度過大,則會對蘋果品質造成影響,如密度過小,則無法達到高產地目的。果農應結合不同蘋果品種差異等因素,合理確定栽培密度。以M26中間砧品種的蘋果樹為例,每667㎡栽培80-100株最為適宜;以M7中間砧品種的蘋果樹為例,每667㎡栽植50-60株最為適宜。同時,也用控制好果樹栽培間距,株距控制在2-2.5m為宜,行距控制在3-4m為宜,株距和行距比例以1:2最為科學。蘋果矮化密植栽培過程中,主要采用寬窄行栽培模式,朝向以南北朝向為宜。苗木定植時,優選兩年生的木質蘋果樹苗木,蘋果樹幼苗高度以1.1m為宜,果樹莖稈直徑應高于8mm。
2.4樹冠控制管理
蘋果樹栽植后,做好果園管理工作至關重要,樹冠控制則是其中一項關鍵性的內容,該項工作直接決定著=蘋果樹矮化成功率。所以果農要高度重視該項工作,加強樹冠控制管理。蘋果樹樹冠控制管理時,應重點做好下述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是枝條修剪。矮化密植栽培技術下,早結果是果樹的一大特點,早結果是建立在科學的枝條修剪工作的基礎之上的,通過以果控冠的方式,有助于加快果樹開花結果。枝條修剪時,應采用合理的方法和原則,保證果樹高矮一致性,避免對開花結果造成影響。修剪枝條時需要重點修剪徒長枝、直立枝、競爭枝、細弱枝、衰老枝,確保果樹良好生長。其次是枝干處理。蘋果樹矮化密植栽培技術下,果農應密切留意枝干生長狀況,及時處理枝干,實現對樹冠生長的有效控制。果農要結合枝條粗細狀況,采用環割法修剪枝干,控制枝干粗度,并確定樹形,在保證果樹高度的情況下適當調整枝干比,一般以1:7最為適宜。枝干比調整時,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促枝斷枝,同時可采用刻芽刺激的方式達到促枝葉地目的,增加果樹枝條數量,保證樹體地豐滿性。最后是調整樹冠形狀,樹冠形狀,是影響果樹生長和產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果農要靈活調整樹冠形狀,按照高紡錘形來修剪樹冠,修剪作業時,干高以80-100cm為宜,樹高以3-3.5m為宜,冠幅以0.8-1.2m為宜,為果樹健康生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2.5科學施肥灌水
蘋果樹生長,對于肥料、水分的需求量加大,因此果農要及時施肥灌水,要確保施肥及灌水的科學性,滿足果樹生長對于水肥的需求,提高蘋果產量及質量。如水肥供應不足,則會導致果樹出現早衰現象,導致蘋果建。基于此,果農要意識到水肥管理的重要性,結合當地降雨狀況、土壤含水量、樹齡等多項因素,合理控制好施肥灌水時間及用量。首先,蘋果樹施肥時,以農家有機肥為主,以化肥為輔。使用農家肥時,要確保其經過充分的腐熟發酵,保證施肥效果,同時也避免造成環境污染。使用化肥時,要對用量嚴格控制,防止濫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結,進而影響果樹生長。其次,灌水時,要控制好灌水量,推廣應用節水灌溉技術,如:滴灌、微灌、噴灌等,減少水資源浪費。如果園出現積水現象,應及時進行排水,避免引發澇災,保證果樹良好生長。
2.6改善光照條件
蘋果樹矮化密植栽培模式下,果園光照不足的現象較為常見,光照不足,會影響果樹光合作用,進而導致蘋果產量下降,所以果農要高度重視果園光照改善工作。要及時清理果園周邊遮陰物、高大樹木,保持果樹葉片正常進行光合作用。要科學選址建園,保證所愿位置開闊向陽,實施南北行、長方形栽植,栽培時果樹行距應>株距,增加果樹光照時間。要重視對樹形結構的調整,冬季修剪配合夏季修剪,防治葉片早衰脫落,為后期果樹光合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2.7更新復壯
蘋果樹矮化密植栽培模式下,單株蘋果樹的掛果率高且產量大。由于種植密度稍大,會影響光照條件,此時如水肥供應不足,則會影響果樹長勢,尤其是一些短枝型蘋果品種,如管理不當極易導致果樹早衰。所以在果樹進入盛果期后,要及時修剪更新已開花到頂的果樹,及時將主干上部過長枝干修剪掉,避免回縮。需要注意的是,在更新復壯作業中,應適當留一些小樁促發更新枝,進而培養出下垂、細長的結果枝組,保證蘋果產量和質量。
2.8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亦是蘋果栽植期間的一項尤為關鍵的工作。一般情況下,在果樹花謝后10天疏果為宜,要確保在3周內全部完成。大型果樹品種疏花疏果時,需每間隔20cm留果臺1個,1個果臺保證1個中心果。小型果樹品種疏花疏果時,每間隔20cm留果臺1個,1個果臺保證2個中心果即可,禁止留果過多增加果樹負擔。后期如發現留果過多,則需及時疏果,保證蘋果品質。
2.9果實套袋
果實套袋,有著諸多的優勢,能夠建立阻隔,防止病蟲害對果實的啃食,同時也能夠避免噴藥時造成藥物殘留的現象,而且還可增加果實著色度,提高果樹外觀品質,創造更高的經濟收益。果農在果實套袋時,優選雙層紙袋,要控制好套袋時間,一般情況下,以蘋果樹開花后6周為宜。果實套袋后,應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及時噴施藥物。摘下袋子后,需進行秋剪,并在果園地面鋪設反光膜,增加光照量,提高果實著色度,提高果實產量和質量。
2.10合理利用生長調節劑
蘋果樹矮化密植栽培技術,關鍵在于“矮化”,為保證矮化效果,要重視對生長調節劑的應用。果農要科學合理的利用生長調節劑,對果樹枝條生長速度予以抑制,減緩生長速度,減少枝條年生長量,達到矮化地目的。目前,蘋果樹矮化時,常用的生長調節劑有“比久”,也稱“阿拉”、乙烯利、矮壯素等等,上述調節劑對蘋果新梢生長可起到良好的抑制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生長調節劑時,應嚴格控制好使用時間和使用量,避免造成負面影響。
結語
綜上所述,蘋果,是水果之王,其市場需求量巨大。為滿足市場需求,要積極創新蘋果樹栽植技術。目前,矮化密植栽培技術憑借自身諸多的優勢,成為蘋果樹栽植常用技術。在應用蘋果樹矮化密植栽培技術時,應掌握栽培技術要點,做好栽培管理工作,將蘋果樹矮化密植栽培技術價值作用最大化,提升蘋果產量和質量,為果農創造更高的經濟收入,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增收,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永慶.蘋果樹矮化密植栽培管理的技術要點初探[J].農業與技術,2018(04):61.
[2]艾合買提·格力.蘋果樹矮化密植栽培管理的技術要點[J].農技服務,2018(08):90+93.
[3]王清賢.蘋果樹矮化密植栽培管理技術探析[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9(02):28-29.
[4]孫亮三.淺析蘋果樹矮化密植豐產栽培技術要點[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3):227-233.
[5]殷青.蘋果樹矮化密植栽培管理技術分析[J].種子科技,2018(11):57-58.
作者簡介:
孫學梅,1975年9月出生,女,陜西省榆林市橫山區人,漢,大專,農藝師,陜北山地蘋果
馮琴,1975年5月出生,女,陜西省榆林市橫山區人,漢,大專,農藝師,研究方向:陜北山地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