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各位來我的家鄉做客,體驗刺繡魅力,感受壯繡文化。”3月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專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重要講話精神,來自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的韋慶蘭代表在發言時,拿出一件自己的壯繡手帕,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
那塊手帕上繡著一朵石榴花。“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寓意‘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韋慶蘭說。
她回憶起3年前的廣東代表團分組審議現場,當講到家鄉父老為脫貧付出的辛勤努力時,自己忍不住流下眼淚,“那時村里產業不旺,很多村民外出打工,像壯繡等傳統技藝也幾近失傳”。
省委主要領導把她的話記在了心上,不僅在會后特地了解具體情況,而且在當年4月就來到連山調研。“我深切地感受到黨委、政府對少數民族群眾的關心關愛,對民族地區發展的重視支持。”韋慶蘭動情地說。
讓韋慶蘭感到振奮的是,不久以后,全省推動民族地區加快高質量發展工作現場會召開,《關于推動我省民族地區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廣東省促進民族地區發展條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規陸續出臺,加快廣東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步伐。近3年,省財政每年安排的促進民族地區發展補助資金調整為一般性轉移支付,并由4 400萬元/年增加至2億元/年。
“有了這些利好政策,我的家鄉發展越來越好。”韋慶蘭笑著說,這些年,村里的文旅產業日益興旺,大家的“錢袋子”鼓起來了,不少看到奔頭的村民也回到家鄉。
讓她感到欣喜的還有,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村里成立了合作社,請來老藝人傳授壯繡技藝,“現在村里培養了60多名‘繡娘’,古老的手藝有了傳承人”。
“完成一幅好的壯繡作品,需要多人分工合作。而要‘繡出’美好生活,更需要心往一處使,一針一線、腳踏實地。”韋慶蘭說,作為一名來自民族地區的代表,今后要更加自覺地擔當作為,積極為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作出貢獻。

韋慶蘭現場展示壯族刺繡“石榴花”并邀請大家來做客(王輝/攝)
她的話音剛落,廣東代表團全體代表報以熱烈掌聲。
(理 明)
“煉油轉型升級及乙烯提質改造項目對我們意義重大,能否加快審批流程?”3月7日晚,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廣東代表團舉行視頻座談會,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集團茂名石化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分公司代表、黨委書記尹兆林拋出這個話題。
“會后我們立即組織研究,明天給您一個答復。”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司一級巡視員夏農現場回應。
“今天一方面是對已收到的意見建議做初步集中反饋,另一方面是進一步聽取代表們還有哪些建議。”座談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蘇偉開門見山介紹,已收到廣東代表提出的100多條意見建議,涉及大灣區經濟發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多個方面。
進入“一對一”交流環節,代表們“直奔主題”提建議,司長們“直面問題”來回應。
全國人大代表、清遠市委書記殷昭舉最為關注三條鐵路建設。他建議盡快推進廣清永高鐵開工建設,對京廣鐵路廣清段進行升級提速改造,推動廣清城際鐵路公交化運營,“這對于破解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意義重大,希望國家發展改革委能夠支持”。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設施發展司副司長鄭劍回復說,廣清永高鐵項目已納入《國家“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接下來將加強與廣東、湖南兩省以及國家鐵路集團對接協調。“京廣鐵路廣清段升級提速改造和廣清城際鐵路公交化運營,這兩個項目抓得很準,利用既有線路提升運力,減少投資、提高效率,重點是把技術方案做好做細,這兩個事我們覺得比較有希望。”鄭劍說。
一個半小時的互動時間過得飛快,代表們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區域協調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等話題反映群眾呼聲、提出問題建議,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司局負責人現場一一進行答復。
“今天的座談會時間短、效率高,對推進工作很有啟發幫助。”蘇偉邊聽邊記,也給代表們吃下“定心丸”,“我們會把意見建議都帶回去認真組織研究,具備條件能夠辦理的,盡快落實;需要進一步溝通協調的,抓緊推動;條件尚未成熟的,持續關注。請代表們放心!”
(木 子)
“國家和省布局很多重大項目,湛江迎來發展大機遇,希望財政部可以加大對重大項目的配套基礎設施項目、紅樹林生態修復和保護等公益性項目的財稅支持力度。”3月4日19時,財政部與廣東代表團進行視頻連線,9名代表與財政部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云端”對話。
“這次主要是向代表們介紹去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今年主要財稅政策,更多時間希望代表們多提寶貴意見建議。”在連線一開始財政部綜合司司長林澤昌便簡明扼要地介紹了會議主題。隨后,代表就各自關心的話題踴躍提出觀點想法。
如何更好發揮財政作用,推動廣東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成為代表發言聚焦的重點。
“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仍顯不足,需要更有力的財稅政策支持。”全國人大代表、清遠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周海波建議,希望引入更優惠的個稅政策,助力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更好引進、留住高端人才。
“我在教育戰線工作30年,真真切切感受到這些年在各項有力財政政策支持下,基礎教育發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全國人大代表、梅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李杏玲建議進一步加強財政政策延續性,持續鞏固基礎教育脫貧成果,更好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切實增強區域發展后勁。
“我跟農業打了40年交道,見證了農村發生的大變化。我覺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發展現代化農業是重點。”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工商聯副主席、廣東金嶺糖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水棲建議,進一步優化財政支持政策,引導農業龍頭企業不斷加大投入,加快推進農產品深加工,推動農民持續增收。
近2個小時,9名代表圍繞區域協調發展、老區蘇區振興、基礎教育提升、人才稅收政策、現代農業發展等話題積極建言獻策。
“大家講了大概10個方面、25個具體問題,很實在也很有針對性,充分展現了廣東代表的家國情懷、敬業精神和專業素養。”認真聽完大家發言后的林澤昌說,財政部綜合司將進一步詳細梳理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會同有關司局逐一認真研究,并及時向各位代表作出回復。
座談會結束后,不少代表仍意猶未盡,希望進一步加強與財政部的交流溝通。
據透露,去年全國人大會議期間,廣東代表團共有71名代表在小組審議中發表了涉及財政工作的意見建議,財政部第一時間進行研究,并在會議結束前進行書面答復。會議后,廣東代表團代表共有152件議案建議辦理涉及財政部,其中主辦30件、會辦105件,財政部集中力量進行研究分析,與相關司局負責人電話溝通后書面反饋有關代表。
(木 子)
“我這邊的議案來看看,你肯定感興趣!”“這個還是很有必要一起來提,推動一下。”3月4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在住地安排討論和提出議案。帶著經過長期調研、精心準備的擬提議案到會的領銜代表,抓住這一好機會,在現場賣力推介自己的議案,希望得到更多代表聯名。會場上洋溢著勤勉履職的熱烈氣氛,也讓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念,通過全國人大會議這項機制安排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代表依照法定程序提出議案建議,是憲法法律賦予代表的基本權利,也是代表執行代表職務的主要形式。根據有關法律規定,一個代表團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聯名,可以向全國人大會議提出議案。代表集中討論和提出議案,正是通過發揚民主的形式,凝聚更大共識,推動形成真正反映人民呼聲的高質量議案。
雖然原本安排在16時30分開始討論醞釀,但在16時15分前就有很多代表來到會場,互相介紹自己領銜擬提交的議案,并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會議前,在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人民醫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莊建的身邊,就圍了好幾名代表。他們拿著自己擬提交的議案,希望得到莊建的聯名。“每一份我都要仔細看,真的理解認同,我再簽名。”說話間,莊建在一份擬提議案上鄭重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不少議案折射出代表的履職經歷,凝結著他們長年累月的心血。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廣東勝倫律師事務所主任肖勝方今年帶來了18份擬提交的議案,他在發言中說,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每一份打算提交的議案背后,都是在與群眾交流中收集到的訴愿和心聲,都經過過去一年的研究、調研、打磨,“因為時間關系,我只能介紹其中6件,但希望18件議案都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代表是群眾的代言人,代表的議案建議反映的是民聲民愿,在會場上,代表們帶來了許多裝滿民意的擬提議案。
全國人大代表,肇慶大華農生物藥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教授陳瑞愛在工作和履職中就留意到,目前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一些條文已經難以適應老百姓對農產品質量的高要求,為此她計劃提出抓緊修訂該法的議案,建議強化對農副產品、農產品預制菜上市前的檢測和上市后的監管,推行主要食用商品的批號追溯制度,更好地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不少代表加強與身邊群眾的緊密聯系,把他們的所思所憂所盼轉化到擬提議案的撰寫中,確保一手掌握的社情民聲在議案中得到體現。
“從很多員工和同行的反饋來看,目前遏制鉆探類違規作業已經刻不容緩,需要提高懲治力度,加大違規者違法成本。”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志良打算提交的議案涉及違規鉆探,“建議把城市軌道交通安全保護區內的違規鉆探作業納入刑法‘危險作業罪’的新增行為情形”。
在互動中,擬提議案的領銜代表也與附議代表熱烈交流起來,在觀點交流碰撞中找到最大公約數,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
“你提的制定商事調解法,這個議案抓得很準,我也很感興趣,咱倆好好研究一下。”在簽名附議肖勝方代表領銜的擬提議案時,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貿促會(廣東國際商會)會長方利旭直言要共同合作推動好。
今年大會提出議案的截止時間為3月8日12時。散會后,不少代表意猶未盡,希望抓住機會爭取更多簽名,一直到18時,仍有代表在會場閱讀擬提議案,進行附議簽名。
據了解,在本屆全國人大代表履職的前4年里,廣東代表團議案數量穩步提升,立案率達到100%。廣東人民的需求和期待不斷被轉化為具體政策舉措,融入到國家發展的頂層設計中。
(理 明)
在煦暖的春光里,2022年全國人代會臨近尾聲。連日來,廣東代表團代表分別收到來自最高人民檢察院、交通運輸部、文化和旅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部門的致電或信函,內容是對意見建議作溝通回應。
代表們在感到振奮的同時,也為意見建議的及時跟進、高效辦理點贊。
從代表提出建議到收到反饋要多長時間?會議期間,不少廣東代表團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僅隔一到兩天就收到回復。
“6日提出建議,8日就收到反饋。”3月8日,財政部給全國人大代表、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玉宇發函感謝,肯定并采納他在審查預算報告時提出的建議。信函中提到,已在預算報告“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部分,增加“促進青年科技人才成長”的內容;在“深入推進科技經費管理改革”部分,增加“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強化績效管理”的內容。
“會議期間,最高檢、科技部、工信部、審計署等都與我進行聯絡溝通,讓我感受到有關部門對代表建議的高度重視。”袁玉宇說。
同一天中午,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珠海市分公司外伶仃島郵政所主管兼郵遞員謝堅接到一通來自文化和旅游部的電話。“對方在電話里說,會抓緊研究推動我提出的建議。”謝堅說,6日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他結合報告提出的要發展海洋經濟,呼吁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經濟和海島文化旅游產業發展。
“這些年,我深切感受到意見建議反饋的渠道更加暢通和多樣,國家相關部門的辦理效率也越來越高。”謝堅說。
今年,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天龍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毅提出關于加快推動廣昆高速(橫江至馬安段)擴建、用居民身份證替代手機掃健康碼等兩件建議,很快得到交通運輸部、工信部的致電回復。“答復在制度層面、執行層面有針對性地作出說明,既詳盡又清晰。”馮毅說。
“根據您的意見,我們已在《報告》第27頁第9行,增加推動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您去年提出加大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力度的建議,在今年最高檢工作報告第8頁、第9頁中均有體現”……
從信函中可以看到,代表帶來的民聲民意被轉化成具體務實的舉措。
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陳海儀收到財政部的感謝函。在6日審查預算報告時,她提出,希望相關部門在預算上,支持引導有條件的醫療機構、護理機構、養老機構、社區托養機構開展安寧療護服務,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后來,這些建議在預算報告中得到了體現。
“有關部門結合人大代表的建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回應民生關切,進一步修改和提升報告,這充分體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念。”陳海儀說。
近幾日,還有一些廣東代表團代表收到最高人民檢察院的信函。其中提到,代表們去年圍繞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公益訴訟等民生關心關切提出的建議,都在今年的最高檢工作報告中得到體現。
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茂名高新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王世琴收到最高檢發來的信函。她去年提出的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拓展公益訴訟司法領域、增強檢察人員履職能力等建議,在今年最高檢工作報告中均有體現。“我會繼續聚焦民生領域廣泛傾聽民聲,爭取提出更高質量的建議。”王世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