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 曉 理 黃偉生
1月13日,省人大常委會發布2021年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10個優秀案例。這是省人大常委會首次評選發布優秀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案例,目的是通過開展優秀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案例評選和宣傳優秀案例,充分發揮優秀案例的示范作用,激勵全省各級人大、人大代表和代表建議辦理單位更好地落實代表法和廣東省代表建議辦理規定,推動代表建議“內容高質量、辦理高質量”工作邁上新臺階。
回顧此次評選活動,實現了評選過程優中選優,惠民成效實實在在。
2021年10月,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研究通過《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優秀案例評選辦法》,明確評選工作的目的意義、優秀案例要求和工作程序,確保了這項工作在常委會領導下進行,確保了這項工作的規范有序和正確方向。
2021年11月,根據評選辦法,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正式啟動面向全省各級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優秀案例的評選工作。
收到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的通知后,各地各單位積極組織做好案例的報送工作,截至2021年12月1日,共收到報送的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案例111例,其中,21個地級以上市報送的市、縣、鄉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案例64例(地級以上市26例、縣區20例、鄉鎮18例),31個省直有關單位報送的案例47例。
全省四級人大組織開展評選活動,既做到分類分級評選優秀案例,又保證全省評選工作一盤棋,形成共同推進全省各級人大代表建議“內容高質量、辦理高質量”的整體效應、整體實效。
為了從各地各單位推薦選送的100多例案例中選出最好的十個案例,做到好中選優、經得起檢驗,進入評選環節后,省人大常委會把案例評選工作劃分為細致嚴謹的三個篩選環節:
初步篩選。按照評選辦法的要求,2021年12月上、中旬,選聯工委會同辦公廳縣鄉人大工作處、省政府辦公廳建議提案處相關同志對報送的案例進行初步篩選,在對111例案例逐一認真研閱、分析的基礎上,初步篩選了部分質量較好、涵蓋省、市、縣、鄉四級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的案例。
擇優初選。2021年12月27日,選聯工委會同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再次召開會議,對初步篩選的案例進行研究討論,經過比較、分析并綜合考慮,擇優初選了體現當前中心工作和熱點難點問題、辦理過程認真扎實且成效明顯、代表和群眾滿意度高的17例候選案例(省級6例、地級以上市5例、縣區4例、鄉鎮2例)。
評選小組票選。2022年1月7日,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張碩輔主持召開評選小組會議進行票選。省人大各專門委員會、省人大常委會各工作委員會、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縣鄉人大工作處、省政府辦公廳相關同志以及3名全國人大代表參加會議,并邀請了駐機關紀檢監察組的同志到會監督指導評選計票工作。由人大代表、承辦部門和人大督辦部門等共同參與評選,從代表提、政府辦、人大督等多個角度,匯聚多方面力量參與評選工作,確保評選結果公平公正。會議在對初選的案例認真討論研究后,從17例候選案例中投票選出10例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優秀案例并報經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審議確定。這10例案例,分別是省直單位4例,地級以上市3例,縣區2例,鄉鎮1例。
審視這些入選的優秀案例,它們都有一些共同的主要特點:一是建議內容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與黨委中心工作同步同行。二是圍繞民生重點關切,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充分體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三是辦理單位領導高度重視,親自領辦、督辦建議,尊重代表權利,加強與代表溝通,辦理效果好,代表和群眾滿意度高。每個優秀案例都有不少可圈可點的出彩之處。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大力發展養老服務的建議》《關于推動廣東省產業鏈供應鏈智能化升級的建議》《關于補齊粵東西北自然災害基礎監測能力短板的建議》是三個省人大常委會重點督辦建議。其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大力發展養老服務的建議》是由相關的十件建議合并而成,通過辦理該建議,對我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了一次系統全面的體檢,有針對性將代表建議轉化為政策措施,在促進提高我省養老服務質量不斷提升的同時,進一步推動養老服務業成為擴大內需、拉動消費、增加就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力量。在辦理《關于推動廣東省產業鏈供應鏈智能化升級的建議》過程中,針對建議內容專業性強的特點,各辦理單位按照辦理分工,將建議中各項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充分吸收。出臺了《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推動我省產業鏈供應鏈智能化升級,出臺的相關實施方案及政策措施,明確了“十四五”期間廣東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工作思路、推進步驟、重點任務、保障措施以及支持政策,將進一步引導我省升級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關于補齊粵東西北自然災害基礎監測能力短板的建議》的及時辦理落實,對補齊粵東西北監測能力短板、提升粵東西北自然災害綜合防治水平、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服務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保障鄉村振興戰略都具有重要意義。
省人大農村農業委負責督辦的《關于完善農村集中供水處理設施的建議》,緊緊抓住了當前我省面臨的關鍵問題和群眾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所提建議針對性強。通過建議辦理,有力推動了我省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攻堅行動,為農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基本解決剩余525萬農村人口集中供水問題,同時鞏固提升約18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保障水平,截至2021年底,全省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9%以上。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報送的《關于加強保護自主知識產權嚴厲打擊假冒商標的建議》,針對代表建議提出的品牌商標被侵權所造成的擾亂市場秩序、損害消費者和品牌企業利益的問題,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分步推進解決,一方面積極探索知識產權保護新路子、新制度和新模式,全市的知識產權“嚴保護”工作和知識產權保護高地建設均取得相應成績,深化了全市知識產權領域的營商環境改革,為經濟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東莞市人大常委報送的《關于架起城市服務管理與市民群眾“連心橋”推動東莞市城市服務驛站、社區城管服務工作站建設的建議》,緊扣東莞市委市政府關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的重點部署,通過建議辦理建立了以兩站為依托實行城管片長工作制,有效解決“城市精細化管理上熱下冷”、在村社區一級落地不夠實、人民群眾參與及評價城市管理渠道不多、與群眾關系不密切等問題,有效整合基層資源,提升了全市城管工作效能。
湛江市人大常委會報送的《關于促進政策性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對推動湛江市政策性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更有效地服務“三農”頗具積極的意義。在承辦單位牽頭多個部門多次研究推進下,爭取到中央財政農業保險補貼資金、大幅增加了市級政策性農業保險補貼資金、擴大了農業保險補貼覆蓋面、將農墾區納入補貼范圍、督促各級財政補貼資金按時撥付。
廣州市荔灣區人大常委會報送的《關于高起點推進永慶坊片區二期改造等工程,努力打造“老城市 新活力”示范片區的建議》,從提出至辦理完畢,全過程充分尊重民意,全力為民辦實事。人大代表為民發聲,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落實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環節全過程。建議的提出、辦理,就是一次充分體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永慶坊這片老街區也通過“繡花”功夫實現了美麗蝶變。
翁源縣人大常委會報送的《關于再次提出建設江尾巖英陂水圳瓶頸部分聯子灣段三面光水圳的建議》,題目中的“再次”兩字反映出了這一建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也表明這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建議辦理過程中通過新設立的縣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承辦單位把“小資金”用在刀刃上,破解了這個困擾群眾多年的“老大難”問題。
陽春市松柏鎮人大報送的《關于完善松柏中心小學校門口道路及防護設施的建議》,領銜代表對建議辦理效果高度評價,認為該項目從提出到組織實施、工程完工至投入使用,都是高效率的,體現了鎮政府對代表建議意見的重視和對民生實事的關懷,體現了一個民生無小事,把服務群眾、為群眾辦好事當作政府的分內事的親民政府。當地群眾也對建議辦理效果連連點贊。
用優秀案例講好新時代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人大代表的履職故事,大力宣傳“讓人大代表滿意、讓人民群眾受益”的好經驗好做法,必將激勵全省各級人大、人大代表和代表建議辦理單位更好地落實代表法和我省代表建議辦理規定,形成全省人大代表和建議辦理單位齊抓共干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格局,推動全省代表建議“內容高質量、辦理高質量”工作取得新突破、作出新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