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隨著科技和社會的發展以及各類網絡平臺的興起,人類進入新媒體時代。在這樣的環境下,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出現,人人都成了新聞的傳播者,而傳統媒體如報紙、電視、廣播和紙質書籍則迎來了發展的艱難時刻。在新媒體時代,如何對新聞采編進行創新成為每一個電視新聞工作者最關心的問題。
新聞采編在新媒體時代發生的變化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環境下新聞采編更加零散化和碎片化,新聞的傳播方式趨于多樣化,傳播內容的信息量變得巨大,受眾層次也更加明顯,人們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需求去選擇新聞,看新聞也不再只是通過電視觀看。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工作者需要對當前的新聞采編工作有一個系統的了解,掌握一些當下較為流行的新媒體軟件,以適應新媒體新聞報道的特點和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報道所發生的變化。
傳播媒介發生了巨大變化
傳統的新聞主要依靠報紙、廣播、電視等媒介傳播,隨著網絡技術特別是移動網絡的普及和覆蓋,人們可以通過移動智能終端隨時隨地觀看新聞,不受時空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新聞的傳播速度和時效性。新媒體時代對新聞的時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聞媒體與受眾之間的互動也更加頻繁,新聞價值取向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電視新聞,從采編到制作再到播報,所需的時間相對較長,導致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在新媒體環境下處于劣勢地位。新媒體時代,每時每刻都有大量新聞產生,受眾受個人時間的限制,無法按時觀看電視新聞,這給新聞采編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電視新聞工作者必須轉變工作方式,才能適應當下新聞傳播與發展的特色。
媒介傳播方式的多樣化
傳統電視新聞媒體正處于發展困難時期,新聞采編工作者面臨的工作環境和挑戰前所未有,但這也給新聞采編人員帶來了新的機遇。電視新聞采編人員要充分學習并利用新媒體的優勢,結合電視媒體自身的優勢,進行相應的創新改變,以適應新媒體時代的要求。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方式的多樣化,符合當代信息傳播的要求,新聞往往通過社交軟件或視頻App進行傳播或推送,以一個點為中心,由點向面,向外發散出無數個中心點,形成多個圈群,人們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加上自己的觀點、評論,還可以相互探討,從而增加了新聞的趣味性和大眾性,這也是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無法做到的。
自由媒體人的新聞采編獨特化
自由媒體人往往會根據自己的特長和社會需要編制精細化的視頻,且針對的是特定人群,以保證視頻制作的獨特性。一些自媒體對新聞事件的報道和對新聞事件的陳述,圍繞的重點主要是與鏈接相關的新聞內容。如該新聞事件的主人公是老年人,自媒體就會迅速報道和此新聞相關的老年人事件,以滿足特定人群獲取新聞消息的需求。而傳統媒體由于受眾范圍較廣,難以全面細致地了解每一位受眾的需求,所以更別談根據受眾的需求采編相應的新聞稿件了,受眾只有選擇看或不看的權利。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的傳播方式更受大眾的喜歡,所以傳統的新聞采編必然會受到影響,改進和創新新聞采編工作成為電視新聞媒體人必然的選擇。
電視新聞采編存在的問題
新聞寫作流程相對僵化
電視臺記者在高校學習新聞寫作時,一般會按照固定的模式去寫,如倒金字塔式、新華式和華爾街日報式等,有些記者盡管參加工作多年,寫作仍采用這些固定模式,沒有太大的改變和創新。在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面臨著轉型,傳統的新聞寫作方式很難引起受眾的興趣和關注,為了適應當下人們對新聞的需求,電視新聞記者應該根據新媒體特點,創新新聞采編工作。
采編形式相對單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大多數人只能利用碎片化時間來看或聽新聞,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在采編新聞時,力求新聞報道新穎、短小且引人入勝,以獲得最大的閱讀量。但很多新聞工作者沒有在創新上多下功夫,只是將傳統的新聞換了一種形式發布,自然難以引起社會的共鳴和關注。
用夸張的標題吸引人
新聞具有三個特點:時效性、真實性、準確性。目前很多新聞工作者并沒有根據新聞的特點去進行新聞采編,而是為了吸引眼球,故意采用夸張的標題,他們有的為了博得關注,甚至編造虛假新聞,還有的新聞工作者不注重新聞的原創性,而是直接照抄網上的一些新聞,這不僅喪失了自身的新聞專業性,還影響到所在媒體的公信力。
電視臺新聞采編忽視新聞策劃
孫子曰:“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在信息爆炸的大數據時代,新聞工作者編寫新聞并不費力,但要想把新聞寫得有特色,讓人看后忍不住想與人分享卻不容易。電視臺缺乏一定的策劃能力,只追求量而忽視質,走的是套路化的形式,新聞工作者應該好好策劃報道的形式和主題。面對同一個新聞點,研究如何報道才能引起受眾的廣泛關注,這需要新聞從業者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做到“多算者勝”。
新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工作者的創新要求和條件
提升自身專業能力
新媒體時代,自媒體工作者和電視新聞采編人員的根本區別在于,后者受過更多專業的培訓,對此,新聞采編人員應充分發揮這一優勢,深挖新聞題材,改變寫作方式,在遣詞用句上不斷創新,多些文化內涵,采寫出引人入勝的好作品。
信息時代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信息傳播速度快,一旦有突發事件,很快就能傳遍每一個角落;不利的方面是信息真假難辨,找不到新聞源頭,造成虛假信息隨意傳播,這就需要新聞工作者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練就火眼金睛,利用記者的身份有效地行使媒體監督權,獲取第一手資料,保證信息的真實性,贏得受眾的信任,提高所在媒體的公信力與影響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新聞采編人員。
多觀察生活,獲取人們感興趣的新聞
在信息爆炸時代,受眾人群相對精細化。作為新聞采編工作者,要盡量多發掘人們感興趣的、喜聞樂見的新聞。由于每一類新聞都有一定的受眾,所以新聞采編人員要根據特定的受眾和人群,采寫不同形式的新聞。能引起人們共鳴的新聞事件更容易被傳播,所以新聞采編工作者應當多注意生活中的細節,發散思維,集思廣益,將常見的現象以新穎的形式報道出來,不斷總結經驗,寫出讓人們耳目一新的新聞稿件。
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新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工作者僅有單一的技能還遠遠不夠,為了充分發揮新聞的價值,新聞采編人員需要精通攝影、攝像技術,熟悉圖像處理和剪輯,還要會對新聞進行排版、設計,把新技術和新產品運用到采編工作中,這樣才可以將新聞稿件傳播給不同的受眾人群,讓新聞最大限度地傳播出去,給予新聞工作者一定的成就感。
重視受眾提出的建議
新媒體時代,人人都是新聞采編者,也是新聞的閱視者,受眾與新聞采編人員的交流互動越來越多。受眾在新聞后面的評論、留言數量以及新聞的閱讀量和轉發量是對新聞的一個側面考評,有心的新聞采編人員會做好記錄,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不斷改進采編,報道人們喜聞樂見的新聞。
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理念
充分發揮新聞采編為人民服務的原則
新媒體時代,無論是信息傳播速度還是信息傳播內容,都是前所未有的快速,電視新聞相對來說處于劣勢。面對這種情況,電視新聞采編需要從內容上創新,挖掘新聞深度,多加報道新聞給人們衣食住行帶來的影響,以引起受眾的關注和討論,提升電視新聞的競爭優勢。新媒體時代下,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新聞消息的服務方式也發生了轉變,人們對新聞消息獲取的便利性和及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固定時段、相對固定的地點收看電視新聞明顯不再適合新媒體時代下人們的生活需求,大家更希望通過網絡或移動終端在零碎的時間內獲取較多的新聞和消息,所以電視新聞采編工作者要從人們的需求出發,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及時、準確和真實的新聞,同時發揮出新聞應有的價值和重要性,以期真正促進電視新聞的創新發展。
電視新聞采編人員可以針對人民群眾最關心的住房、醫療、教育這三大問題進行系列報道,一方面利用當下流行的網絡平臺,如微信公眾號、微博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進行傳播,提升電視新聞的傳播速度和新聞的時效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電視臺開設面對面訪談節目,針對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事件進行街頭采訪或特約專訪,增加電視新聞節目與人民群眾的互動性,從受眾的心理層面和精神層面展開深度追蹤報道,形成新聞專題節目,這樣既可以增加新聞節目的真實性,加大新聞報道的深度和廣度,又可以提高人民群眾對該電視節目的關注度,以及電視在人民群眾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新媒體時代對采編工作的探索創新
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離不開對新媒體技術的融合運用和創新。在電視新聞采編工作中,熟練運用新媒體的各種技術,優化創新采編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內容在新媒體平臺上進行多樣化播報,提升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和便捷性,以滿足不同受眾使用不同平臺進行觀看的需求。電視新聞采編還應根據自身的優勢,建立屬于自己的新聞網絡平臺和門戶網站,根據網絡電視或門戶網站的需求對新聞采編工作進行創新。在這一點上,央視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如圖)。央視利用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特點,及時轉換了新聞采編模式,在多個移動平臺上實現了客戶端傳播新聞,突破了傳統電視新聞受時空限制的境況,并相應開通了各頻道的微信公眾號、微博,與人民群眾增加了互動交流,讓新聞采編工作者能及時得到電視新聞反饋的第一手資料,再將文字與精美的圖片結合起來進行報道,實現了即采、即編、即發效果,能讓受眾第一時間了解新聞現場,提升了新聞的時效性,滿足了人民群眾的心理需求。

從受眾的需求出發,采編時事新聞
傳統的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受眾的喜好和需求,更多的是按照媒體想要傳遞給受眾的內容去進行新聞編寫,受眾選擇的權利較小。新媒體時代,不但新聞傳播的渠道、形式多樣化,而且時效性強,和大眾的互動性也越來越強。在進行電視采編的過程中,多與受眾進行交流互動,制作適合觀眾口味的電視節目,自然就會提高大眾的關注度,達到信息傳播的目的。針對社會出現的熱點,對相關熱點進行梳理,在報道中適當回顧新聞現場,對新聞的相關信息進行必要的補充,做到有圖有真相,讓人民大眾對新聞事件作出自己的判斷,提升節目的吸引力,讓電視新聞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真正成為大眾衣食住行的好幫手。
綜上所述,對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工作進行創新,有利于電視新聞采編工作者根據時代的要求進行創新,有利于新聞采編工作適應新時代新聞傳播的要求。發揮官方媒體的優勢,提升電視新聞的主體地位,讓電視新聞重新回到大眾視野,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從而實現長效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廣斌.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轉型策略探究[J].新聞傳播,2021(24):77-79.
[2]薛會民.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融合與創新[J].西部廣播電視,2021,42(21):184-186.
[3]方靜平.基于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現狀及技巧的創新路徑[J].新聞文化建設,2021(16):119-120.
[4]趙磊.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策略分析[J].新聞文化建設,2021(09):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