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蘭
摘要:生態化森林工程建設直接關乎著整個國家的生態建設均衡與森林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而森林經濟社會要想得到發展又離不開森林科技的有效應用,所以,森林技術引進工作在國家生態化森林工程建設中有著不可低估的重要意義。但是,在森林技術引進的過程中還是面臨著若干問題,需要人們去剖析問題成因,以便針對性地采取相應對策解決,促進整個國家的生態化森林工程建設,從而推動全國森林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生態森林工程;生態建設;環境問題;對策
生態森林建設要想得到長久穩定與發展,離不開森林科學技術的普及與運用,通過普及森林科學技術可使科技轉變為社會生產力,科學技術的轉化與運用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進而提升了我們生態森林建設的品質與產量,從而實現了森林效益的整體提升。
隨著人類對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越來越重視,國家對生態化森林工程建設的關注度也在日益提高,而森林建設項目要想在實現生態平衡的同時提高效益,就需要依靠現代森林科技的強力支持,它在國家生態化工程建設中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已經形成了促進國家生態化森林工程建設的最強渠道,其意義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1.1 森林科技的普及與運用是生態森林建立的基石
生態林業工程要想得到順利開展與實施,就需要有科學的理論依據和世界領先的林業科學技術為基石,而隨著林業科技的不斷發展與提高,導致了各類新興林業科學技術的相繼面世,將之運用到地方森林生態建設中,可達到生產關系的轉換,適應現代林業生產建設與發展的需要,從而促進了地方森林經濟社會規模的發展與綜合效益的提高。
1.2 有助于指導生態林業建設
森林科學技術的普及可為森林生態提供科技保障,進而在生態林業建設的過程中,更合理地分配森林資源,節省了森林生態建設的成本,從而提升森林生產的效益,推動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對生態林業建設產生了正面的指導作用。
2.1 林業技術推廣資金不足
林業技術推廣工作需要相應的宣傳資金投入,成為工作實施與完成的強力保證,但有關政策和資金也對林業科技的使用形成了一些影響,在工程實際推廣工作過程中,也因為宣傳資金的投放不足,使得各種先進的新型科技在普及與使用的工作過程中受到了限制與障礙。加之國家缺少各類專門的研究資助,林業科技的研究工作也因此受影響,研究人員工作積極性低下,導致大量優秀人才外流,這都對國家林業技術推廣工作形成了不良影響。
2.2 林業技術推廣手段單一
因為林業科技宣傳資金的欠缺,在實施宣傳的過程中,造成宣傳手法較為單調,宣傳人員仍然采用以往傳統宣傳方法,沒有通過多個途徑來拓展宣傳的范圍,如未充分運用當前發達的信息技術的優點來拓展宣傳面積、擴大廣告的傳播速度等,導致部分先進的林業信息技術沒有在生態林工程中得到運用,影響林業科技宣傳工作的效果。
2.3 林業技術推廣專業人才緊缺
森林技術推廣工作中亟需一批既熟悉現代森林生產技術,又能對生態森林建設的發展態勢做出分析與預見的專業人才。但目前的實際情況是,林業科技引進人才中還出現著思想觀念未更新、技術知識水平待進一步提升的現狀,加之缺乏繼續再教育的機遇,知識結構逐漸老化,以致林業技術的引進工作效率并不明顯,也沒有切實發揮林業科技的價值與意義。
3.1 完善林業科技的推進體制
森林技術推廣成效不理想和推進體制是否健全有著很大關聯,所以,要想使推進工作獲得突破性的發展,首先,必須健全完善自身的推進體制,通過健全和完善推進體制達到對生態森林工程的高效管護。然后,對森林技術推廣的主要內容和全過程實施監測與管理,并通過有關規章制度的實施與貫徹,進一步加強對推廣人員的管理力度,讓其弄清楚自己的工作職能,更好做好推廣工作。最后,把對推廣人員的薪酬獎勵與其工作效果掛鉤,以調動他們的工作激情,將各種新興林業科學技術應用到生態森林的建設中,充分發揮林業科技的功能與價值。
3.2 推廣方式多樣化
林業技術推廣系統得到健全完備后,就可使宣傳方法朝著多渠道、多樣化的方面發展。推廣工作人員還應利用當今發達的計算機技術來進一步拓寬宣傳的范疇和途徑,這也是時代發展的大趨勢。有關機關還應建設宣傳工作中的信息公共網絡平臺,利用網絡平臺進一步擴大宣傳面和傳播速度,如對森林產品實用技術的宣傳、森林科學技術的推廣、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控措施宣傳等,均可利用信息公共網絡平臺加以宣傳,還可以進行林業科技信息的交流與互通。在林業科技實際運用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可讓林業科技人員利用信息公共網絡平臺答疑解惑,并以此提升林業技術推廣宣傳工作人員的服務效能與管理水平。
3.3 保證資金充足
林業技術推廣系統的健全不但能使技術推廣工作有序地按步驟開展,建立了逐級報告的良好程序,還能在報請上級主管部門批準之時,立即受到主管部門的關注,對林業技術引進工作所需要的資金投入予以保障。同時主管部門還可根據相應的政策,予以林業科技研究專項資金上的扶持,林業科技研究人才可利用專門的研究資金開展并實施先進科學技術的研究,以此調動其參與研究工作的積極性,進而帶動林業科技在國家生態林業建設中的廣泛應用。
3.4 健全技術培訓制度,進一步完善林業技術推廣團隊的建設
林業科技的普及也離不開專門的技術人員,這就需要政府有關部門更加重視對林業技術推廣人才的培養與再教育。健全教育培訓制度,使全國各級的林業科技引進人才都能投入到更加規范全面的教育培訓當中,進一步改變了傳統的宣傳理念和單純的宣傳方法,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對林業科技有關專業知識的掌握深度,并能和時代發展同步,努力提高和充實自己,以達到對自我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從而帶動了林業宣傳工作的良性發展。同時,學校還吸納了一些高等院校林業技術學科的高層次人才,為林業技術引進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進一步改善了現有宣傳人才的構成,以便更好的服務于國家的生態林業建設,使宣傳工作實現了突破性的發展。
3.5 加大后期檢測力度
生態化林業建設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系統工程,由于林業科技研發與推廣工作并非立竿見影,所以,政府在后期就應加強對林業科技研發與推廣情況的監測力度,從而對后期在生態化林業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病蟲害等,采取相應對策并及早地加以預防,從而實現生態化林業建設的健康良性發展。同時,還可利用林業科技引進與推廣方面的成功經驗案例設立示范性培訓基地,按分片劃區的辦法設立示范性培訓基地和重點特色示范戶,直接輻射和促進全國各地的林業科技的運用與技術成果的轉化,并以此取得了良好的推廣與示范作用,進而推動了林業科技的應用,促進我國森林科學技術轉化的步伐。
綜上所述,林業技術引進對中國的生態林業建設有著重大影響,所以,在推廣的過程中存在的障礙與問題,應當主動對待,合理采用適當措施來解決上述問題,并攻克重重困難,以增加森林科學技術的有效使用與科學技術的轉化率,進而使中國的生態林業建設朝著良好的方向健康發展,達到生態環境平衡,還可以提高森林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