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虹
摘 要:目前,鄉村學校的數學教育還存在著令人擔憂的問題,農村中小學生計算能力普遍低下,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數學進一步的掌握,數學的學困生也越來越多。培養學困生的計算能力已經成為了我們農村一個首要的教育任務。這就要求我們農村教師想方設法地調動學困生的運算興趣,養成學困生的良好運算習慣,培養學困生的計算能力,為孩子們學好數學打好基礎。
關鍵詞:學困生;計算興趣 ;計算習慣;計算能力
計算是數學教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識,它貫穿于整個數學教學中,為學習以后的數學知識奠定扎實基礎。但在工作實踐中筆者發現,由于農村教育的發展不平衡,導致許多學生的計算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部分學生對一些運算順序、算理、算法掌握不好,計算速度慢,不準確,錯誤多。在解答數學題時,學困生雖然有了正確的思路,但是由于計算能力差而失分,十分可惜!嚴重影響他們進一步學習數學,學習熱情大打折扣,加上教師的輔導不到位,導致學困生與優生的學習差異不斷擴大。那么如何提高學困生的計算能力呢?
一、激起計算興趣,讓學生樂于學、樂于做
(一)創設情境,誘發學困生的計算興趣
在教學中,適時地創設和諧、愉悅的求知情境,激發學生樂學、愛學數學的內驅力,誘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在四則混合運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這樣一個教學情景:在路上,一個年輕人與一個老年人相遇(年輕人表示加減法,老年人表示乘除法),如果年輕人碰到老年人,應該怎么辦?學生很自然地回答年輕人給老年人讓路。結合情景讓學生玩樂中獲取知識,還懂得給老年人讓路是講禮貌的表現。也就是說,在進行四則混合運算時,要先做乘除法后做加減法。
(二)活用口算,讓學困生重拾計算興趣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指出:“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笨谒闶菍W生必備的基本功。我們可以從口算訓練著手,幫助數學學困生重拾學習興趣。如在平時的課堂中,我經常利用上課前五分鐘,靈活地利用口算卡開展口算接力,首先發給每列的學生一個口算卡,上面印有一些題(根據每組人數決定),前一個學生做過一題后,就迅速傳給后一個學生,如此傳下去,看哪一列的最后一個同學最先將口算卡送到了教師手中,并計算得準確,就算哪組成功。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復習積極性,又鍛煉了學生的口算能力。
(三)通過比賽,激發學困生的計算興趣
比賽也是一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好辦法。因此,在教學中,我常在小組間、個人間、男女生間開展口算、速算分析等競賽活動。在比賽的過程中,對于學困生的進步及亮點,我及時給予鼓勵,讓他們也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激發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困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所以要想提高學困生的計算能力,就一定要注意良好運算習慣的養成:①使學困生養成認真校對的良好習慣。要求學困生對所抄下來的所有習題都要加以仔細校正,做到不錯且不遺漏。②使學困生培養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要求學生分清試題中的每一條數據和計算符號,明確計算順序,并選用最合理的計算方式。③讓學困生形成認真運算、規范寫字的良好習慣。同時,能口算的也要口算,不口算的也要認真筆算,強化學困生規范打草稿的習慣。④ 使學困生養成估算和自覺驗算的習慣。教師要教給學困生驗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將驗算作為計算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進行嚴格要求,提倡用估算檢驗答案的正確性。
三、加強學困生的計算訓練,提高計算技巧
(一)基礎訓練
低中年級主要在一二位數的加法,高年級把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作為基礎訓練效果較好。這項練習可以安排在兩段的時間里進行。我一般選擇早讀課對學生進行訓練。讓小組長給組員出題計算并檢查。
(二)記憶性訓練
高年級計算內容具有廣泛性、全面性、綜合性。一些常見的運算在現實生活中也經常遇到,這些運算有的無特定的口算規律,必須通過強化記憶訓練來解決。例如:
(1)在自然數中1~25每個數的平方結果;
(2)分母是2、4、5、8、10、16、20、25的最簡分數的小數值,也就是這些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以上這些數據不管是平時作業,還是現實生活,使用的頻率都很高,而且學困生雖然在計算能力方面比不上優生,但是記憶并不比優生差,一旦學困生熟練掌握、牢記后,就能轉化為能力,在計算時產生高的效率,對提高他們的成績很有幫助,也會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我一般會讓學生把這些常用的數據抄在學習園地中,課前5分鐘集體讀一讀,記一記,這樣效果還不錯。
(三)規律性的訓練
這方面的內容主要有“五大定律”: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學困生一旦理解掌握這些運算定律,并簡便計算,既可以提高計算的準確性,又可以節省計算的時間。這樣他們就不會覺得計算枯燥乏味,逐漸愛上計算,愛上數學。
結語
學困生的計算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教學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個長期、反復的教學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這項十分艱苦的工作,我們一定要有滿腔熱情,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反復抓,抓反復,因勢利導,使學困生保持不斷前進的勢頭,逐步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
【本文系湛江市中小學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農村小學學困生計算能力提高策略的研究”(課題編號:2020ZJYB016)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朱敏華. 讓學困生走出”困”境——提高學困生計算能力的有效嘗試[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