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時





收藏世界各有所愛,有這么一小部分人最愛收藏石頭,他們收藏的這種石頭很特殊,是天上掉下來的“星星”——隕石。
在國外,這些隕石廣受藏家歡迎,并被定位為高端收藏,這是因為隕石其神秘、稀有、珍貴的特性,最能彰顯擁有者的尊貴身份。而在國內,隕石收藏也悄然興起,從一開始鮮為人知到如今頻繁出現在各大拍賣行,這足以證明隕石收藏的熱度漸起。
從西方吹到中國的“隕石風”
隕石,是來自太陽系的小行星。目前發現的絕大多數隕石來自于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這些小行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間不斷碰撞并產生偏離,當與地球的軌道出現交叉時飛出,它們沖進大氣層時發生爆炸,最后解體落在地面,而未被燒蝕氣化的部分就是隕石。
隕石具有極強的稀缺性,這些隕石的總存量不及黃金一年的產量,且大部分隕石被世界各大博物館和科研機構擁有,所以能夠在市場流通的隕石少之又少。再加上其自身獨具極高的科研價值,吸引越來越多藏家入手,這使得隕石在拍賣會上的成績一路飄紅。
在1993年,蘇富比拍賣行以44.25萬美元成交一塊0.33克的月球隕石,其價值遠遠高于鉆石。在2021年春天,紐約佳士得拍賣行舉辦的一場隕石專場拍賣,出人預料地驚爆全球收藏界,這場拍賣會很多隕石拍品創出隕石拍賣歷史的最高價格,一些中東富豪、好萊塢明星以勢在必得的心態參與競拍,并斬獲了大部分拍品。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價格預示著隕石在收藏界的巨大沖擊力,標志著隕石正式躋身具有投資收藏功能的藝術品門類中。
同時,國際上對隕石的商業開發由來已久,隕石經過切割打磨,制成首飾腕表甚至是汽車裝飾,國際多款奢侈品品牌也紛紛推出隕石概念產品,這是因為隕石神秘、稀有、珍貴的特性,最能彰顯擁有者的尊貴身份。
而中國自古就有賞石的傳統,近十幾年來,國內的隕石收藏、交易活動也開始活躍起來,而且收藏群體在不斷擴大,高精尖人群是隕石的主要購買群體。雖然中國相比于國外的市場與銷售體系較為不成熟,但是這股隕石收藏風已然從西方刮到中國。
逐年火熱的國內市場
近年在民間掀起的隕石收藏熱引起了國內有識人士的高度關注,國內的博物館、高校和科研院所積極跟進,在全國各地陸續開展了隕石科普展和宣傳活動,民間隕石收藏者如雨后春筍,在全國各地開設了諸多各具特色的小型隕石展覽館,這使得全國范圍內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的隕石科普網。
但是,國內的隕石市場與國際上依舊存在差距,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對隕石的認知還是不夠。而近年也有國內拍賣行開始舉辦隕石專場拍賣,進一步地將隕石收藏帶入藏家的視野中。先是2012年,蟲洞藝術在成都開辦了國內第一家隕石會所,后在2019年舉辦了國內首場線上隕石拍賣。再到2021年,中貿圣佳春拍舉行了國內首場隕石專場拍賣,且成交率近90%,現場及網絡參與競拍人數眾多,價格競爭激烈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橄欖隕石(立方體)成為專場的最大競品,經激烈競拍,最終以115萬元成交,成為國內拍賣市場上最高價的隕石。
在拍賣結束后,受拍賣的成交率、成交價格以及國際拍賣價格的影響,民間隕石交易異?;鸨伊績r齊增,有些品種的漲幅甚至高達數倍。
隕石市場,被低估的價值洼地
《收藏·拍賣》:請為我們介紹一下收藏類隕石都包括哪些品種?
徐強:隕石有多個品種,根據所含金屬含量高低不同可以分為:鐵隕石、石鐵隕石、石隕石,其中,石鐵隕石中的橄欖隕石最為珍貴,美觀度高。
從發現的形式上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目擊墜落隕石,另一種是發現隕石。目前在國際隕石學會的數據庫中,發現隕石占絕大多數,而目擊墜落隕石非常難得,所以也更珍貴。每一次隕石墜落事件,都會引起當地,甚至全世界的關注。
《收藏·拍賣》:請問這些隕石的收藏價值是如何體現的呢?
徐強:其實在國際上隕石收藏早已形成成熟完善的價值體系。按照國際慣例,隕石一定要拿到國際隕石學會進行命名,由科學家給它一個準確的巖石學分類,記錄它來自哪里,墜落的時間、經緯坐標,發現的總重等,這些數據都要錄入國際隕石學會的數據庫中,全世界的科學家、收藏家都可以檢索到。然后根據這些公開披露的信息,綜合各種因素,人們會自然地給它一個價值的衡量,在國際市場上也會逐漸形成隕石的價格體系。
《收藏·拍賣》:隕石有怎樣的收藏潛力和投資空間呢?
徐強:隨著每年國外和國內拍賣行的隕石成交價格遞增,隕石價格每年都在穩定上漲,且大部分隕石品類國內價格低于國際隕石價格,所以隕石單純作為一種投資,也不失為一個穩健的選擇。
《收藏·拍賣》:請問近年來,隕石拍賣市場的情況如何呢?
徐強:中國的隕石市場是遠遠被低估的價值洼地。隨著民眾不斷了解和認知隕石,最近幾年隕石價值穩中有漲,買家包括中東貴族、知名企業家、好萊塢知名電影導演、著名演員等。每年佳士得和蘇富比都會有若干場隕石拍賣,比如2021年2月份的紐約佳士得隕石專場拍賣取得了佳績。
《收藏·拍賣》:近些年人們對隕石收藏的認識在逐漸提高,這股隕石收藏熱是否會在中國燃起?
徐強:隨著國內外科技領域對太空探索的不斷發展,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隕石愛好者和收藏家認知隕石這個領域。同時,我們更希望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對宇宙、天文產生興趣,也許他們的未來能在宇宙天文科學有所建樹。
(編輯/劉芷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