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佳節前夕,江南春寒料峭,新一輪新冠疫情突襲而來。從2月中旬以來,作為姑蘇區虎丘街道虎阜社區書記的喬怡,每天凌晨3點多起床,在抗疫一線忙碌,經常要到凌晨才能睡下。與社區伙伴們待在一起的時間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長得多,盡管常常忙得眼睛都睜不開,還要給社區小伙伴們打氣,開心快樂地說說笑笑,帶動氣氛。
從2004年12月進入社區工作以來,喬怡已經在社區一線工作了將近十八個年頭,是名副其實的“小巷總理”,為居民們的小事操心、大事盡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更見證了一個社區的從無到有。十八年里的每一天,似乎都沒有清閑過。
在一線歷練成長
喬怡的社區生涯是2004年12月在山塘社區開始的,之所以選擇社區工作,是因為社區工作簡單,孩子小,離家又近,中午還有2個小時休息時間。不巧,喬怡上崗的時候,正值金閶區勞動保障局首次招協理員下沉到社區,要建庫立檔、上門入戶走訪等,原以為簡單的工作,沒想到卻相當繁瑣。
這還只是開頭。
2007年1月,喬怡服從組織安排去清塘社區擔任虎丘街道聘用的第一批工作站站長,工作壓力大增,一面要管理協調好工作站事宜,一面還要面對無理取鬧要辦救助、辦低保的居民。有居民聽說低保要取消鬧著要跳樓的,有揚言要殺了辦理人的……工作站的工作很難,有委屈,有無奈,喬怡一步步都適應了過來。
2009年12月,喬怡服從組織安排,再次回到山塘社區任書記一職。2010年社區面臨著換屆選舉、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虎丘綜改等多項大事、難事,光是一個綜改,涉拆居民就多達3000多戶,社區團隊面臨著極大的挑戰,但喬怡都堅持了下來。在喬怡的帶領下,山塘社區被評為蘇州市廉潔文化示范點、基層先進黨組織、創建了黨建品牌“老山塘”志愿者服務隊和“常回家看看”黨員俱樂部兩支志愿隊。
轉眼就到了2014年5月,山塘社區拆遷工作開展了近4年半,涉拆居民已完成2800多戶,基本接近了尾聲。在這4年半時間里,喬怡幾乎放棄了所有的休息日,“白加黑”“5加2”地奮戰,原以為總算可以松口氣了,沒想到更艱巨的任務還在后面。這一年5月,喬怡被街道委以“重任”,負責籌建虎阜花園這個新社區,虎阜花園是一個涉及七八個拆遷區域的安置小區,人員架構非常復雜,喬怡之前沒有籌建類似新社區的經驗,心里不禁發憷,只能表示自己會“盡力”。
看新社區從無到有
這一盡力就是8年。
2014年6月虎阜社區正式成立,喬怡正式上崗成為社區書記。虎阜社區轄區現有總人口7783人,總戶數3350戶,住戶2875戶。虎阜社區的居民大多集中在虎阜花園小區內,虎阜花園小區系拆遷安置小區,居民來自周圍八九個拆遷地塊,彼此之間很陌生,社區又毗鄰虎丘婚紗城,很多外來務工人員在此租住房屋。小區內情況錯綜復雜,社區工作開展困難重重。
為了服務好轄區居民,喬怡帶領社工到有類似新建社區經歷的新獅社區、金色家園社區等社區取經。隨后,喬怡帶著社工一戶戶去跑,姓名、身份證號碼、是否黨員、是否空巢、有無困難、興趣愛好等等一一登記在冊。收集居民資料,是為了了解居民需求,為全方面開展工作打基礎、做準備。上門的時候,喬怡給居民們準備了一份實用的伴手禮:一雙筷子、一把貼著笑臉的勺子,寓意笑臉相迎新居民。
社區建設日漸深入,各項配套逐步完善。成立后的第二年,喬怡就帶領社區完成了一件件“民生大事”。2016年5月,虎阜日間照料中心、老年活動室成立,為社區老年人提供更多便利;6月凝心護樓隊成立,社區黨群志愿者們,每日定時定點在小區通過入戶、巡樓的方式,傾聽居民心聲,排摸小區隱患。因為臨近婚紗城,社區里車庫住人、開店,居民樓婚紗加工等現象屢禁不止,安全隱患大,居民也不堪其擾。2016年6月,虎阜社區聯合街道七部門進行大規模集中整治,共整治了379個車庫住人、開店的違章點,查封148戶居民樓宇婚紗加工點,虎阜花園小區終于重回初建時的整潔有序。這年8月,虎阜花園移動公廁落地,解決了居民一大民生訴求,與此同時,健康小游園、司法小游園建成,為居民營造了更加宜居的居住環境。到2019年虎阜衛生服務中心的建成,民生大事基本完成,社區民心、人氣也凝聚了起來。
在社區凝心聚氣
說起民心、人氣,社區工作千頭萬緒,怎樣才能凝人心、聚人氣?
社區居民大多來自于虎丘、石路、留園等不同的拆遷地塊,居民之間互相不熟悉,喬怡想著要想鄰里熟悉和睦,就得有個溝通交流的平臺。2015年初,喬怡在虎阜社區創建了虎阜“四和院”區域黨建服務站,圍繞“家庭和睦”“鄰里和氣”“家園和美”“社區和諧”四個方面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鄰里互助、關愛幫扶活動。
2015年,社區又在虎阜“四和院”的品牌下延伸出“凝心茶社”這個項目,“以茶尋友、以茶交友、以茶會友”,定期組織以樓宇為單位,以樓道長為主導,以社區為平臺的茶友會。邀請整幢居民戶代表坐下來、談談心、聊聊天,將樓宇鄰里關系、鄰里感情理順、理好。就這樣,“凝心茶社”成了社區聯系服務所有居民的一個大平臺。
在喬怡的帶領和挖掘下,虎阜社區志愿者團隊也百花齊放,八支志愿者團隊,分別為虎阜夕陽紅愛心探訪組、凝心護樓隊、沐春之約文體隊、老娘舅調解隊、東區便民椅維護隊、老年活動室值班隊、“小虎隊”青少年志愿服務隊、廣場便民服務志愿隊。每一支志愿隊都各有側重,各有亮點,共同促進了社區公益事業的進步。
一晃就是八個年頭過去了,看著從無到有的虎阜社區越來越好,回想十八年社區一線的經歷,喬怡覺得自己這個“小巷總理”做得特別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