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蒸靜 陳默涵
摘 要:貴州農產品現狀進行發展與創新,農產品包裝需迎合時代特征。本文以貴州品牌農產品包裝發展現狀分析及改進建議,對貴州品牌農產品包裝設計三大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解決品牌農產品包裝設計的五大建議,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提升經濟效益為鄉村振興而服務。
關鍵詞:農產品;現狀;經濟效益
基金項目:2021年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一般項目“鄉村振興背景下貴州特色農產品伴手禮推廣設計研究”(202114223154)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農業基礎打得更牢把“三農”領域短板補得更實,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農民希望降低生產成本,大多是自產自銷。一般情況下使農產品沒有規范的、統一的品牌形象。經濟效益和消費市場受限。農民并沒有意識到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品牌包裝是品牌形象發展的一個重要紐扣,一個好的包裝不僅可以提高農產品的價值更是可以提高經濟效益。
一、貴州省農產品包裝發展現狀
(一)包裝種類較少
貴州品牌農產品包裝種類較少,品牌農產品包裝落后,未真正意義上開始發展,品牌形象是產品升級的重要紐帶和發展前提。貴州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導致貴州品牌產品種類較少,能叫得出的品牌少之又少。如:興仁薏仁米、都勻毛尖。其他產品如:中國刺梨王農產品附加值較低主要銷售渠道基本上都在省內,獲得的收益較小、市場也未打開。
貴州農產品品種豐富多樣,但農業與銷售所需要的包裝卻沒能跟上農產品產業發展的步伐,在市場上所購買的農產品均會使用塑料手提袋,量大則會使用塑料筐、或者紙箱等,都是附近的居民進行消費,沒有規范的對農產品進行品牌包裝,農產品就走不出大山。
目前貴州農產品的包裝處于起步階段,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首先,貴州的農產品種類繁多如:貴州刺梨、苡仁米、紫云紅芯紅薯、興義甘蔗、桐梓魔芋、興義紅皮大蒜等;是貴州為鄉村振興作出了重要貢獻的農產品之一。其次,貴州是少數民族眾多的省份,少數民族的文化素材可用于品牌包裝推廣成功與打開農產品市場的敲門磚。
(二)包裝設計缺乏創新
貴州農產品品牌包裝設計偏簡易,很少運用當地民族文化素材到農產品的設計中。隨著貴州農產品的增加,產品包裝的問題應該受到重視,貴州農產品應緊跟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響應國家政策“鄉村振興”的實施。
貴州農產品包裝未能體現貴州少數民族文化素材,外包裝的設計上,沒有體現年輕時尚化。品牌包裝設計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包裝設計是使人直觀感受農產品的重要媒介。創意的設計包裝可以幫助消費者更好地了解農產品的品牌的設計理念,改善消費群體對舊包裝的誤解,體現品牌農產品設計創新的重要性。品牌農產品包裝創新設計的提升有利于提高企業品牌意識與地區的品牌農產品推廣。反映了品牌農產品效益,農產品的包裝應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三)品牌農產品包裝生產過程的問題
貴州品牌農產品包裝設計處于起步階段,大部分的企業品牌農產品包裝設計意識低,導致包裝生產是批量產出,生產設備較為落后,企業生產工序中質量管理手段匱乏與技術落后。企業包裝前,不檢查農產品的質量,出廠后也不檢查農產品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包裝企業的綜合質量管理水平不高,企業的包裝技術較為落后、生產效率低、缺乏環保意識。
包裝材料選擇上,如:塑料袋,塑料制品對人體有害,長期使用會危害健康使人中毒,對環境造成極大危害。會污染環境、土壤和水。不利于農作物生長的可持續發展。
二、貴州省農產品包裝改進建議
(一)農產品需要“品牌化”
貴州農產品包裝“品牌化”是實現把農業基礎打得更牢把“三農”領域短板補得更實,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中國從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的重要媒介之一,品牌化是農業現代化的象征,是轉變傳統農業模式和結構的重要手段。加快實施中國農業品牌戰略,提高農業部門發展步伐,按照國家標準推進農產品“品牌化”建設。農產品品牌從設計、營銷到消費者的經營過程。在公眾的影響下,塑造企業品牌形象,提高農產品的品牌意識,增強品牌農產品的社會影響力。
農產品“品牌化”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還可以提升消費者心中的喜愛程度,使消費群體愿意購買品牌農產品,擴大品牌農產品的影響力。
(二)農產品需要民族化
貴州品牌農產品包裝可以促進貴州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商品經濟發展。商品經濟在民族文化帶動下不斷發展與創新。貴州少數民族的文化多彩多樣,農產品包裝中體現出貴州特有的文化價值和文化內涵。培養農產品包裝民族素材設計,提高民族文化的意識與農產品包裝設計的多樣性。首先,在品牌創建過程中,確定生產環境、儲存和包裝條件,以滿足要求。其次,通過民族文化的精準表達與民族文化的創意設計,將民族文化的包裝和地域文化的結合,將民族包裝傳遞給消費者。貴州品牌農產品可以傳播文化知識。使消費者能夠在農產品包裝中提升對貴州少數民族文化興趣。
(三)農產品提升經濟效益
貴州品牌農產品包裝使農產品提升經濟效益,中國農業經濟是小農經濟,自給自足。在當時購買的商品不需要進一步提高附加價值。但隨著生產力促進經濟的發展。如:唐代開始征收茶稅,就表示茶已經形成商品,產生了經濟價值。農產品開始商業化,形成了一系列的生產產業鏈。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一系列的便利,如:互聯網購物,消費人群足不出戶就可以在網上購買到心儀的品牌農產品。
農業經濟化是農業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是發展傳統農業的唯一途徑。是加快農村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四)遵守國家發展農產品包裝的方針政策及要求
打造貴州品牌農產品包裝。最重要的是要遵守國家對于農產品包裝的基本方針政策及要求。國家為了規范和管理農產品包裝,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在2006年頒布并實施的法律《農產品包裝和標識管理辦法》,其第二章的七、八、九條均是對農產品的包裝的政策要求。接著在2021年新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均對農產品包裝做出了相關規定。
農產品包裝企業在選擇農產品上堅持有國家認證通過農產品,不選三無農產品進行包裝。嚴格遵守國家對農產品的選擇要求。
不選擇有毒、對人體有害的包裝,發展創新包裝設計的可以循環利用和保護環境可進行二次利用的環保包裝。包裝的設計要與農產品的性質有關聯。
(五)改革農產品包裝的現狀,進行改革創新
打造貴州品牌農產品包裝,需要對農產品的現狀進行改革與創新,農產品包裝需迎合時代性,應該具備更多的視覺享受、溝通、對話和創造力。近年來,許多包裝不僅反映了插畫、手繪、素描等時尚形式,還應該具備可以喚醒了消費者的情感共鳴。
農產品是原生態產品,保質期短,易破碎。農產品包裝設計結構的合理性是農產品包裝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包裝的形狀和構造是包裝的重要組成部分。農產品的包裝設計不僅要追求趣味性和時尚性,還要考慮包裝結構的合理性,由于農產品包裝之后需要運輸,所以要將這一問題也考慮到包裝之中。應選擇耐壓耐磨材料,結構盡量緊湊,防護力需強。
三、總結
綜上所述,是對于貴州品牌農產品包裝發展多方面的現狀分析及建議。貴州的品牌農產品包裝設計處于起步階段,發展貴州特色農產品包裝,不僅要在機械設備上革新更要在設計上創新。農產品包裝材料選擇上做到對人體無危害、循環利用、保護環境、改善污染等要求。結合貴州當地民族文化,設計出關于少數民族文化素材的農產品品牌包裝,傳播優秀的貴州少數民族文化。包裝設計也應當符合國家政策標準的包裝要求、符合運輸的設計需求,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提升經濟效益為鄉村振興而服務。
參考文獻:
[1]趙方慧等.我國農產品包裝標準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浙江農業科學,2021(12):1-2.
[2]冀德玉.品牌包裝設計與藝術創意有機結合的對策研究——以黑龍江省農產品為例[J].綠色包裝,2021(11).
[3]趙蓉.精準扶貧戰略下湖湘農產品包裝的品牌塑造與價值提升[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 (23).
[4]李娜等.湖南省農產品包裝設計的問題及其對策分析[J].產業創新研究,2021(14).
[5]高銘圻.以產品包裝促進農產品品牌建設路徑探析 [J].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1 (02).
作者簡介:
文蒸靜(1999-),貴州安順人,貴州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本科,專業方向:數字媒體藝術;
陳默涵(1986-),江蘇徐州人,貴州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民族民間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