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丁云
難以想象,社區如果沒有志愿者,將會變成怎樣。正是社區志愿者的廣泛參與,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和渠道,動員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源,提供越來越寬廣的志愿服務,我們的生活變得愈加有序、美好。
近期,江蘇省文明辦公布2021年度江蘇省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名單和第六屆江蘇志愿服務展示交流會獲獎項目名單,姑蘇區金閶街道三元一村社區獲評江蘇省優秀志愿服務社區,是蘇州大市唯二、姑蘇區唯一榜上有名的社區。
立足三元一村社區實際,近年來,金閶街道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核心,以三元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為載體,根據居民實際需求,以“紅韻悠揚、情暖三元”品牌為打造目標,在三元一村社區組建了一支“四葉先鋒”行動支部,為轄區居民提供宜居、宜業、宜行、宜學、宜樂、宜養的“六宜”生活。
街道積極引導三元一村社區整合轄區所特有的革命博物館、初心館等紅色資源,形成“紅色e線”區域化黨建為老服務聯盟,搭建“健康管理、社區文化、社區照顧、睦鄰關愛”為老服務平臺,通過醫養結合的新模式,為轄區高齡獨居、行動不便、殘疾、困難等特殊群體開展幸福“椿夕堂”立體式的社區照顧和關愛。常態化對接金閶老年大學,共同開設書法繪畫、手機操作運用等課程,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共計開展近100課時,培訓1300余人次。同時,開設“家門口的暑托班”,切實解決轄區居民暑假學生看管難的問題,受到了中央等主流媒體報道。

2021年,三元一村社區黨委收集老年人學習需求,邀請轄區老年人填寫問卷調查后,和街道共同商定社區與姑蘇區老年大學聯合辦學開設社區老年大學。首期開設聲樂、書法、手機應用、瑜伽、國畫5門課程。
尤其當聽說社區老年大學開設了手機應用班,許多老年人對此交口稱贊,表示能在家門口上大學,不僅加深了自己對老年生活的期盼,重溫了上學的感覺,還能讓老年人與時俱進,真正充實自己,讓老年生活“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街道積極謀劃指導三元一村社區引入專業養老服務力量,強化社區黨員、志愿者、專職社工等隊伍建設,加大社區社會組織的培育發展,進一步建強“情暖”黨支部為引領的志愿為老服務隊,并不斷拓展服務內容,進一步做細以“溫馨屋”項目為代表的為老舉措,不斷深化服務內涵和品質。
“溫馨屋”是三元一村社區的傳統為老志愿服務項目,其中的志愿者除了熱心居民,還加入了不少專業社工和醫務工作者。他們通過走訪、慰問等形式,為老人解決看病陪護、陪伴排寂等需求,盡全力讓他們的晚年生活過得更充實、更便利。
同時,社區積極打造“四葉先鋒,為老情”“情暖三元,幸福里”等為老服務品牌,健全為老服務組織保障。街道依托三元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以醫養+康養的服務理念,為三元一村社區轄區及周邊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喘息式”短期托養等7大類39項清單式為老服務,通過助餐項目為老人累計供餐達10000余份。
“情暖三元·幸福里”的社區建設品牌,是社區以“紅色e線、金色里程、綠色夢想”為抓手,通過整合資源、共建互助、形成多方聯動養老格局,滿足社區居民在居家養老、醫療衛生、健康文化、便民服務等多方面、多層次的需求,打造的樂享家園。
街道在三元一村社區積極探索以項目為抓手,助推品牌效應,開展“藍·PLUS”靚新計劃、“金·享”幸福為老、“紅韻先鋒”黨組織為民服務項目,開展基礎設施夢想改造,完善公共設施維護;推進四葉苗圃“共享花園”建設,美化小區居住環境;落實最美樓道“煥新顏”計劃,打造一批特色樓道。
三元一村社區“藍·PLUS”靚新計劃,是社區黨委結合轄區老舊小區眾多的實際情況,緊貼居民訴求,對老舊小區和無物業小區開展靚新行動。在社區黨委的指導下,居民黨員、物業黨員、社區黨員共同成立“183號”共治黨組織,對三香路183號無物業小區進行了環境美化、硬件更新、車位增設等全面提檔升級,完成了一次從“最臟角”到“最佳角”的完美蝶變。
通過開展“鄰里情”樓道睦鄰友好、垃圾分類等主題宣傳教育系列活動,助推服務群眾精準化和社會治理精細化,為群眾解決民生問題開通綠色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