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丁云 通訊員 張耀瑾
保障小區通常出租戶多、外來人口多,居住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人員流動性大、管控難度也高。為有效緩解小區治理矛盾,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姑蘇區白洋灣街道以寶祥苑為樣本,創新推行“新灣好管家”治理模式,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實現新突破,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居民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以“物防+技防+人防”疊加,白洋灣街道開發了5類應用場景,分為消防通道占道違停、規定點位亂扔垃圾、高空拋物、物聯設備報警、孤老人員關懷5類智能預警專題。除了在單元門口安裝人臉識別門禁之外,還在住宅樓的南北方向,安裝專門用來抓拍高空拋物的高清攝像頭。“分段進行抓拍,拋下物品之后,監控可以往前追溯,倒退十秒抓拍內容,查找高空拋物人員。”街道工作人員介紹。

小區四幢22樓的獨居老人孫伯家里,安裝了客廳煙霧報警器、廚房間燃氣報警器、臥室床頭一鍵呼叫系統。“能幫我們想到的,街道社區都想到了,我感到很溫暖。”孫伯對社區提供的數字服務很是滿意。
街道推出智慧小程序,8500余名寶祥社區居民完成信息采集后,通過手機號實現一鍵登錄。首批推出“智慧門禁+智能預警+智享服務”三大功能,社區居民可享受人臉識別進小區、高空拋物預警、預約上門等服務。居民按照實際需求提前預約便民服務、預約服務、特殊人群服務等多項服務內容,實現社區活動場室預約、物業上門收繳物業費停車費等,特殊人群還可獲得志愿者團隊、網格員上門等幫扶服務。對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需要改進的地方,居民可在小程序留言板上提出建議。
小程序的推出人性化、便捷化、效率化,兼顧滿足居民及特殊人群生活訴求,以及提升社區管理的便捷性、物業管理的效率性等,有力推動了社區治理群策群力,讓基層治理更為有效、科學。
為了積極探索城市基層黨建引領保障房小區治理路徑,寶祥社區創新推行“新灣好管家”治理模式,社區黨支部將所轄小區15個樓幢劃分了責任區,每個責任區都有一名社區干部擔任“海棠社長”包干,建立“一樓一群”線上微信群,黨群志愿者、居民骨干自發組建“海棠先鋒”“海棠鄰里”隊伍進行鄰里間互幫互助,居民有事在群里反映,及時響應,傳遞“遠親不如近鄰”的溫暖情感。

“我家洗衣機里面被一個硬幣卡住了!請問有維修人員的電話嗎?”15幢的微信群內有居民求助,不一會兒就收到了熱心回復:“先把洗衣機開關關掉,打開底邊的盒子,看看可不可以拿出來……”線上指導沒能幫助居民拿出硬幣,這位熱心的鄰居下班后,家都沒回,先去幫助鄰居解決了硬幣的燃眉之急,切實傳遞了“海棠鄰里”的溫度;6幢的微信群內,家住11層的居民因為家里衛生間的移門拉不動在群里求助,樓上18層熱心鄰里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五分鐘就到11層的居民家里,解決了移門拉不動的問題。通過這個“海棠社長”包干的微信群,讓居民身邊的困難不出小區,甚至不出樓就能解決,縱向延伸服務觸角,多元化地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營造保障房小區“更舒心”的居住環境。
為貫徹“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要求,白洋灣街道扎實推進落實“社情民意聯系日”工作制度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積極探索城市基層黨建引領保障房小區治理路徑,“新灣好管家”就是在此背景下創新推行的治理模式。通過“海棠社長”駐樓幢,“海棠先鋒”到單元,“海棠鄰里”在家門,實現“黨建引領為民管好家”,營造“更凝心”鄰里關系。在寶祥社區,“新灣好管家”已成為服務居民的“多面手”,在問需于民、幫困解難的同時,“管”出居民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很多居民從“要我參加”轉變為“我要參加”,甚至“我要組織”,激活了基層治理“末梢神經”。
去年,姑蘇區白洋灣街道寶祥苑8幢的樓道發生了顯著變化:嶄新的電子門禁,重新布置的文化墻,增設的先鋒議事角,一排排蔥綠蓊郁的盆栽……怡人舒心的樓道收獲了居民的交口稱贊,也讓“祥和鄰里”理念更入人心。
據悉,這是在社區“海棠鄰里”的“穿針引線”下,由居民自主裝扮的主題樓道。8幢樓道的華麗變身是“新灣好管家”將服務做到群眾心坎里的一個案例。延續“我的樓道我做主”——“新灣好管家”美麗樓道建設項目,今年將輻射3個樓道,其中15幢的居民議事“會客廳”將建設成“小巷紅韻”微陣地,更好地提升黨建為民服務工作能力,開展黨建力量先鋒行動,以點帶面推動小區治理的提升。
“我覺得我們的樓道改造很接地氣,議事角讓我們在家門口有地兒說事議事,開議事會,自己投票決定方案,然后社區、物業、共建單位等各方幫著一起裝修改造。現在的樓道亮眼得很,實用又好看,比一些商品房小區的樓道還要好。”作為“海棠鄰里”,樓道長張晴阿姨如數家珍地介紹。她全程參與樓道改造項目并給出了許多寶貴意見。接下來,社區也將以該幢為樣本進行“可復制”操作,通過黨建引領民主協商,以點擴面,帶動整個小區樓道煥然一新。
“‘新灣好管家’中的“海棠鄰里”在社區治理中發揮著不小的作用,除了便于社區開展宣傳工作和便民服務,還起到了收集民情民意,解決矛盾糾紛的作用。”寶祥社區黨支部書記袁芹瑩介紹。不管是疫情防控,還是日常管理,這支以社區黨總支為核心,網格、物業為主體,共建單位助力,居民代表等廣泛參與的“新灣好管家”隊伍在社區治理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讓群眾的獲得感更強、幸福感更高,真正體現了黨建引領服務民生的力度和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