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松

在某款射擊類網游中,如果玩家槍法不精,導致子彈都打到了敵人身體旁邊,好像對敵人進行描邊,就會被調侃為“人體描邊大師”。
工作中,一些單位在解決問題時也存在著“描邊”現象。有的對待問題看不透徹,不知道“靶子”在東在西、在高在低,舉槍胡瞄亂打,看似一頓操作,實則傷害為零;有的整改問題態度曖昧,害怕揭短露丑、傷筋動骨,不敢真刀真槍,習慣朝天放“空槍”,“槍聲”大、殺傷小;還有的解決問題不得要領,“槍法”不準,技不如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干事卻難成事。這些不立靶、不找靶、不中靶的“描邊”現象,是思想上的盲動主義、工作上的好人主義、行動上的無能主義,需要警惕和克服。
找準靶子才能有的放矢。俗話說,劈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這個“紋”就是解決問題瞄準的靶子,看清靶子才能槍響靶落。問題的產生有其根源,有的埋在錯綜的表象后,有的藏在人為的掩飾下,并不都以真面目示人。“找靶子”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撥開問題的面紗,發現問題的癥結,找到問題背后的問題。只有弄清楚問題到底是什么,方能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一擊即中。如果“情況不明決心大,閉著眼睛瞎瞄準”,只會事倍功半甚至無功而返。
打靶子要動真格。習主席指出,要堅持問題導向,真刀真槍解決問題。有些單位解決問題避重就輕,不打要害,導致問題久拖不決。問題上了“臺面”不可怕,可怕的是只瞄準不射擊,搞紙上整改、敷衍整改、虛假整改,最后小問題變成大問題。解決問題要發揚自我革命精神和斗爭精神,敢于較真碰硬,主動揭短亮丑,拿起“手術刀”給自己刮骨療毒,有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做到“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瞄準靶子更要射準靶子。問題剖析得再深刻,整改聲勢再浩大,解決不了問題還是白搭。靶子打得準講究技巧,解決問題同樣需要方法策略,不能一味憑蠻力,既要用上勁,更要用對勁。對于工作中一些積弊難題,不能簡單就事論事,要加強調查研究,把握政策法規,拓寬思維視野,抓住問題重點,采取務實、管用、精準的辦法射中“靶子”,成為解決問題、破解難題的“神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