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梅,楊麗明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外五外六科 廣東 廣州 510000)
甲狀腺癌是頭頸部較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好發于青中年女性,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及各類壓力的增加使得甲狀腺癌的發生率逐年增加,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了其生活質量[1]。該病的主要癥狀是甲狀腺腫大或結節,患者會出現吞咽困難、呼吸困難、局部疼痛等情況,后期發生遠處轉移。部分患者還會有腹瀉、心悸、內分泌失調等狀況出現,嚴重者會發生重度呼吸困難以及窒息等。對于甲狀腺癌一般采用根治性手術治療后均可取得良好預后。但甲狀腺的結構比較復雜,所處位置比較獨特,加之術后疼痛、活動受限等常會導致睡眠障礙,不利于術后恢復[2]。耳穴壓豆屬于一種中醫范疇且有特色的護理方法,可通過穴位刺激起到調節內分泌及臟腑功能的作用,進而改善睡眠障礙癥狀[3]。已有研究證實,耳穴壓豆和心理干預相結合,使老年腔鏡下甲狀腺癌根治術患者術后比較少出現惡心、嘔吐現象,術后疼痛感明顯降低,認知功能有所增強,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得到提升,患者依從性高[4]。為驗證這一結果,本文選取2018 年6 月—2020 年6 月我院收治的70 例甲狀腺癌患者,探討耳穴壓豆對甲狀腺癌患者術后睡眠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8 年6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70 例甲狀腺癌患者,根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兩組,各35 例。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甲狀腺癌根治術指征;②術后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③精神認知狀態良好;④知情同意且愿意參加本研究者。排除標準:①且排除手術禁忌證;②頸區淋巴結轉移;③精神狀況不佳;④存在肝腎重要器官腫瘤;⑤術前難以入睡;⑥長期應用影響睡眠的藥物;⑦認知障礙;⑧耳部皮膚破潰;⑨對治療不配合及沒有全部臨床資料者。對照組中男、女分別為15、20 例,年齡15 ~74 歲,平 均 年 齡(39.24±5.63) 歲, 手 術 時 間2 ~4 h,平均(2.68±0.57)h;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畢業10 例,高中畢業12 例,大專及以上13 例;研究組中男、女分別為14 例、21 例,年齡22 ~65 歲,平均年齡(40.13±4.88)歲,手術時間2 ~4 h,平均(2.72±0.61)h;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畢業9 例,高中畢業11 例,大專及以上15 例。兩組患者在上述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術后讓患者處在相對溫馨舒適的環境中,室內播放舒緩安神的音樂,強化患者的心理疏導,引導患者放松身心。睡眠飲用溫牛奶助眠,對于嚴重睡眠障礙者睡前0.5 h 口服1 mg 舒樂安定。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耳穴壓豆護理干預。涉及到的穴位有心、交感、神門、皮質下、內分泌、脾、膽、腎等10 個穴位,選擇王不留行籽黏貼于0.6 cm×0.6 cm 大小的脫敏膠布上,對上述穴位常規消毒后對準各耳穴區的敏感點或陽性反應點上進行貼敷,并指導患者每日按壓3 ~5 個循環,每穴每次按摩5 min,以出現酸麻脹痛感為宜,若出現脫落隨時更換,每3 d 更換1 次,雙耳交替進行,共更換2 次。
比較兩組患者睡眠障礙改善情況、護理前后PSQI 評分、不良情緒評分及滿意度。(1)療效評價標準[5]。顯效:失眠相關癥狀消失,夜間睡眠時間在6 h 以上,醒后精力充沛;有效:失眠相關癥狀大部分消失,夜間睡眠時間在4 ~6 h,醒后精力尚可;無效:失眠相關癥狀改善不明顯,夜間睡眠在4 h 以內,醒后精神不振。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睡眠質量。選用的評分表是匹茲堡睡眠指數(PSQI)量表,涉及主觀睡眠質量、睡眠潛伏期、睡眠效率、催眠藥物應用、習慣性睡眠效率、睡眠持續性、日間功能紊亂7個方面進行評價,總分0 ~21 分,評分越低表示睡眠質量越好[6]。(3)焦慮程度和抑郁程度,選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兩個量表均包括20 各條目,評分和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程度是正性相關的[7]。(4)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選用的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SNS)(Thomas 等編制),結果包含滿意、較為滿意、不滿意三種。總滿意度=(滿意+較為滿意)例數/總例數×100%[8]。
采用SPSS 19.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n)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研究組睡眠障礙改善總有效率為94.29%(33/35),高于對照組的77.14%(27/3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睡眠障礙改善情況比較[n(%)]
護理前,兩組PSQI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PSQI 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研究組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護理前后兩組PSQI 評分比較( ± s,分)

表2 護理前后兩組PSQI 評分比較( ± s,分)
組別 例數 時間 睡眠持續性 主觀睡眠質量 催眠藥物應用研究組 35 護理前 1.64±0.13 1.69±0.18 1.60±0.17護理后 0.58±0.11* 0.57±0.19* 0.58±0.16*對照組 35 護理前 1.63±0.11 1.71±0.19 1.61±0.18護理后 1.12±0.13* 1.14±0.18* 1.16±0.12*t 護理后 18.760 12.884 17.157 P 護理后 0.000 0.000 0.000

表2(續)
護理前,兩組不良情緒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不良情緒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護理前后兩組的不良情緒評分比較( ± s,分)

表3 護理前后兩組的不良情緒評分比較( ± s,分)
注:*與組內護理前比較,P <0.05。
SAS 評分組別 例數SDS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研究組 35 56.37±4.04 44.56±4.89* 56.15±6.22 43.57±4.12*對照組 35 56.45±4.12 48.23±4.72* 56.34±6.43 48.38±5.45*t 0.082 3.195 0.126 4.165 P 0.935 0.002 0.900 0.000
護理后,研究組總滿意度為97.14%高于對照組的82.8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滿意度[n(%)]
甲狀腺癌主要發生在甲狀腺濾泡上皮,在內分泌系統中是比較多發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增長速度是目前惡性腫瘤中最快的之一,其發病年齡范圍廣,但多集中在30 ~50 歲,且女性多于男性。甲狀腺癌患者往往存在無痛性頸部腫塊或結節,一般手術是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多數甲狀腺癌患者預后良好,不影響自然壽命[9]。但術后常伴隨嚴重的睡眠障礙,而睡眠障礙常會加重患者的負面情緒,不利于術后康復。中醫認為,甲狀腺癌術后患者常因氣血不足、臟腑損傷、陰陽失調而引發心神不安及失眠癥狀。耳穴與臟腑密切相關,人體各部位在耳廓上均有與之對應的點,刺激這些穴位能夠使神經元無法完成病理性傳遞,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10]。耳穴壓豆是在我國已有多年應用歷史的一種物理療法,通過辨證取穴及王不留行籽的穴位刺激興奮相應神經感受器和神經末梢,調節大腦皮質功能以達到安神定志、改善睡眠的目的,也可通過調節氣血、疏通經絡已達到治療的目的[11-12]。皮質下具有健腦益髓、平衡陰陽的作用,交感穴具有調節植物神經紊亂、溫通氣血的作用。心、神門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皮質下穴進行壓豆可起到鎮靜安神、改善植物神經癥狀、寧心安眠的作用,諸穴聯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13]。本文結果表明,研究組睡眠障礙改善總有效率為94.29%(33/35),高于對照組的77.14%(27/3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就對照組和研究組的PSQI評分來看,在未實施干預前,兩組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實施干預以后兩組的評分均明顯有所降低,尤其研究組的降低程度較大,其評分數值均在對照組的相應分值之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就對照組和研究組的不良情緒評分比較發現,在實施干預以后兩組的評分均明顯有所降低,尤其后者的降低幅度較大,其評分數值均在對照組的相應分值之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和對照組的滿意度各為97.14%(34/35)、82.86%(29/35),研究組的護理方式更受患者認可,組間差異在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分析原因如下:觀察組患者經耳穴壓豆后,使患者的收縮程度得以調控、身體的疲憊程度減輕,能夠盡快入睡,且進入深度睡眠的時間增加,進而睡眠質量會達到有效的提升[14-15]。如此一來,患者的生活質量將得到明顯的提升,有利于患者睡眠質量的改善,該干預措施也得到患者更多的認可,滿意度高。本研究也存在不足,所收集的病例數有限,且未完成對患者長期的術后隨訪,跟蹤患者生存率,在后續的研究中將深入探究此相關內容,希望為甲狀腺癌患者術后睡眠質量的提升提供一個有效參考。
綜上所述,耳穴壓豆可有效改善患者術后睡眠質量,緩解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患者滿意度高,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