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胡流霞,胡海蝶,莫海少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粵海醫(yī)院綜合住院部 海南 三亞 572000)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是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之一[1]。老年FC 的患者相當一部分的證型為氣虛型,氣虛型FC 多因年老體衰,氣血虧虛所致,氣虛無法推行腸道排便,繼而引起便秘。西醫(yī)對老年氣虛型FC 通常是應用促胃腸動力及微生態(tài)制劑等,短期療效尚可但是病情容易反復發(fā)作[2]。傳統(tǒng)中醫(yī)治療方式顯示對便秘治療有較大優(yōu)勢,可根治疾病,使得治療效果滿意。本文納入60 例老年氣虛型FC 的患者,探討火龍灸聯(lián)合穴位按摩在氣虛型老年FC 患者治療中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20 年6 月—2021 年6 月收治的60 例老年氣虛型FC 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30 例。試驗組男19 例,女11 例,年齡61 ~82 歲,平均年齡(71.02±1.02)歲;對照組男18 例,女12 例,年齡62 ~82 歲,平均年齡(70.89±1.0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西醫(yī)診斷標準的患者;②臨床資料完全,年齡均在60 周歲以上;③患者或家屬均簽署同意書,治療依從性好。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肝腎等器質性疾病的患者;②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及腹部手術史者;③入院1 個月內使用引起便秘藥物的患者;④中途轉院或自行退出研究者。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國慢性便秘診治指南(2013,武漢)》[3]的相關標準,主要表現(xiàn)為排便次數(shù)減少;糞便干結;排便費力、排出困難、排便不盡感、排便時需手法輔助。
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4]關于氣虛型功能性便秘的標準,主要是為:大便不干,雖有便意而臨廁努掙乏力,難于排出,掙則汗出氣短,便后疲乏,面色白,肢倦懶言,舌質淡嫩,苔白脈弱。
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主要是給予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Abbott Biologicals B.V,批準文號H20171057,規(guī)格15 mL×6 袋)治療,起始劑量30 ~45 mL/d,維持劑量15 ~25 mL/d,持續(xù)治療10 d。
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火龍灸聯(lián)合穴位按摩治療。方法如下:火龍灸組方為本院自擬經(jīng)驗方,藥物包括柴胡、烏藥、枳實、香附、當歸、大黃、小茴香、決明子等,將組方中的藥物按一定比例配置成粉末,加水、凡士林調至膏狀,制成藥餅,餅規(guī)格為30 cm×20 cm×0.5 cm,溫度以不感覺燙為宜。患者充分放松且取適合體位,暴露施灸位置,藥餅置于天樞、關元、氣海穴,施灸四周鋪干毛巾以預防燙傷以及保暖。應用注射器抽取30 mL 95%乙醇溶液均勻噴射至藥餅毛巾上,點燃施灸部位乙醇溶液以形成一條火龍,患者自覺施灸部位溫熱感用濕毛巾自側面將火龍撲滅,停止30 s對患者按摩。操作者借助右手拇指指腹對天樞、關元、氣海進行按摩,借助按摩促進胃腸蠕動。見熱感消退更換毛巾再次將乙醇溶液點燃,重復以上3 個循環(huán)20 ~30 min,火龍灸及按摩后取下覆蓋的毛巾,觀察局部皮膚紅潤用干毛巾擦干,治療后切忌暴露施灸部位,1 次/d,持續(xù)治療10 d。
(1)治療前后,應用便秘癥狀自評量表(PACSYM)評估便秘癥狀,包括糞便性狀、直腸癥狀、腹部癥狀3 個維度,各維度均4 個條目,各條目癥狀由輕到重依次記為0 ~4 分。(2)治療前后,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患者精神癥狀,SAS分值界限50 分,SDS 分值界限53 分,得分越高表明焦慮或者抑郁越嚴重,即精神狀態(tài)越差。(3)評價兩組臨床療效,主要對治療前后中醫(yī)癥候(主癥:排便間隔延長、排便困難、大便秘結;次癥:神疲乏力、納呆少食、腹脹、自汗短氣)評分,癥狀分成無、輕度、中度、中度,主癥對應得分分別為0 分、2 分、4 分、6 分,次癥分別為0 分、1 分、2 分、3 分。療效指數(shù)=(治療前中醫(yī)癥候評分-治療后中醫(yī)癥候評分)/治療前中醫(yī)癥候評分。痊愈:恢復正常排便及無明顯不適,療效指數(shù)≥90%;顯效:排便情況好轉,僅僅輕微癥狀,療效指數(shù)70%~89%;有效:排便的間隔時間縮且療效指數(shù)30%~69%;無效:癥狀無明顯變化,療效指數(shù)<30%。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使用SPSS 21.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n)和百分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糞便性狀、直腸癥狀、腹部癥狀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糞便性狀、直腸癥狀、腹部癥狀評分均降低,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老年氣虛型FC 患者治療前后便秘癥狀評分比較( ± s,分)

表1 兩組老年氣虛型FC 患者治療前后便秘癥狀評分比較( ± s,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0.05。
直腸癥狀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30 10.12±1.62 4.75±0.66* 10.25±1.65 4.52±0.61*對照組 30 10.16±1.64 6.23±0.87* 10.27±1.66 6.36±0.84*t 0.133 9.317 0.065 11.997 P 0.894 <0.001 0.947 <0.001組別 例數(shù)糞便性狀腹部癥狀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30 9.85±1.56 4.33±0.58*對照組 30 9.87±1.57 6.21±0.66*t 0.069 15.601 P 0.944 <0.001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兩組SAS、SDS 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SAS、SDS 評分均降低,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老年氣虛型FC 患者治療前后精神狀態(tài)評分比較( ± s,分)

表2 兩組老年氣虛型FC 患者治療前后精神狀態(tài)評分比較( ± s,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0.05。
組別 例數(shù)SAS SDS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30 55.12±4.62 40.12±3.51* 62.12±5.84 44.23±4.75*對照組 30 55.08±4.58 46.12±4.01* 61.96±5.78 51.21±5.12*t 0.047 8.195 0.151 7.466 P 0.962 <0.001 0.880 <0.001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F C 是臨床中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該病高發(fā)老年這一群體,病理基礎是老年人群因器官組織功能衰退,腸腺體分泌物黏液減少,使得腸道潤滑糞便的作用減弱[5]。腸腔張力減弱,腸道傳輸功能降低,腸腔內容物長時間停留引起功能性便秘。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快,使得F C 的發(fā)病率也呈現(xiàn)逐年升高的趨勢,尤其是絕經(jīng)期的女性發(fā)生率增加,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巨大影響,所以需要盡早的診斷并且采取合理的方法治療。老年F C 治療上,常規(guī)西醫(yī)一般對疾病常使應用刺激性藥物治療,但是效果不佳,且長時間使用也可引起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因此臨床中探討更有效的治療方式[6]。
近年來隨著中醫(yī)治療研究的不斷深入,中醫(yī)藥在對便秘的治療中得到應用。中醫(yī)將便秘納入“大便難”“脾約”的范疇,認為該病的發(fā)生同蜱、胃、腎等密切相關[7]。《醫(yī)宗必讀大便不通》云:“更有老年津液干枯,婦人產后亡血,及發(fā)汗利小便,病后血氣未復,皆能秘結”,提示便秘為老年尤其婦女常見的疾病,疾病的基礎病機是大腸傳導功能失常,糞便在腸內停留時間長使得水液被吸收,便質干燥難結,從而引起便秘[8]。老年功能性便秘的類型多種多樣,其中氣虛型便秘是常見的類型,氣虛型功能性便秘病位在腸道,但實際與肺脾腎臟腑密切相關[9]。大腸主傳輸糟粕,以通為順;肺主宣發(fā)肅降,與大腸相表里;脾則主運化輸精到大腸,腎主二便,調節(jié)大腸開合,均與氣虛有關[10]。本研究應用火龍灸聯(lián)合穴位按摩治療,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的便秘癥狀、SAS 與SDS 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外,在治療的總有效率方面,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以上結果提示中醫(yī)治療的效果滿意。分析原因主要是火龍灸是傳統(tǒng)灸法的一種,但本質上屬于灸治療的范疇,根據(jù)八法之性,屬于溫熱療法,主要的發(fā)源地是遼寧東山,因此也被業(yè)界稱作為中國東山火龍[11]。火龍灸主要具備養(yǎng)血通便、行氣導滯的功效,經(jīng)火龍灸干預既不會引起皮膚損傷,使用方便且功效顯著,同時規(guī)避傳統(tǒng)艾灸的缺陷,引藥穿透至皮膚毛竅,促進藥物吸收,是一種安全可行的治療方式。火龍灸藥物經(jīng)穴位吸收藥物,配合按摩可刺激經(jīng)絡發(fā)揮治療的作用,經(jīng)有相關穴位用藥,藥物很少會經(jīng)過肝臟以及消化道,這樣減少因為藥物對胃腸刺激引起的不良反應[12-13]。在火龍灸治療上,不但不會引起皮膚的傷痛,而且也不會產生過多煙火污染,應用方面并且療效顯著,完全繼承傳統(tǒng)艾灸優(yōu)點,通過治療作用讓體內正氣升騰以遍布全身[14]。在火龍灸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穴位按摩則可起到通腑瀉實、滋陰通便的功效,對關元、氣海穴按摩可培元固本,改善腸道蠕動,加速內容物的運輸,調節(jié)脾胃,預防便秘情況[15]。此外按摩及繞臍按揉方式,也可通過經(jīng)絡傳導來間接的改善腸道蠕動功能,加速內容物的運輸,這樣就能夠起到調節(jié)脾胃、通腑行滯的作用,使得便秘癥狀得到緩解。
綜上所述,針對老年氣虛型功能性便秘,在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加用火龍灸聯(lián)合穴位按摩的治療方式,可以取得滿意的效果,顯著改善患者便秘癥狀及精神狀態(tài),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因此值得在臨床中應用。但是本次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是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同時選擇的樣本數(shù)量比較少,這樣就使得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所以后續(xù)也可通過多中心大樣本研究以取得更滿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