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建國 石亞莉
摘要:數字技術的誕生和發展逐漸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在設計領域,海報的展現形式也變得更加豐富。傳統靜態海報所承載的信息量和傳遞效果有限,而運用數字技術設計的動態海報則打破了傳統靜態海報的局限性,呈現出時間性、雙重空間性和多維互動性的特點,使得信息的傳遞更加豐富,更加精準,使受眾獲得深刻、愉悅的體驗,從而強化了信息傳遞的效果。
關鍵字:數字技術;動態;海報設計
中圖分類號:J5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400 (2022) 03-0098-04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ynamic Poster form Under the Digital Design Horizon
FANG Jian-guo, SHI Ya-li(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00, China)
Abstract: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has gradually changed people’s way of life and thinking mode. In the field of design, the display of posters has become more diversified. The traditional static posters carry limited information and transmission effect, but the dynamic posters designed with digital technology break the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static posters,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me, double space and multi-dimensional interaction, making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ore rich and accurate, enabling the audience to get a profound and pleasant experience, thus strengthening 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Key words: digital design; dynamic; poster design
1 數字技術與動態海報
1.1 數字技術
計算機的出現使數字技術應運而生,它能將各種聲音、圖像、文字等信息轉化為計算機能夠識別的二進制數字“0”與“1”進行傳播。數字技術給媒體傳播領域帶來了巨大影響,主要體現在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新媒體傳播打破了媒介之間的壁壘,消融了介質之間、地域之間、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的邊界。數字技術推動了傳統藝術設計的發展,同樣也影響到海報設計的革新。海報的數字化,跨越了地理的限制,使得海報的設計形式產生了無限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傳播的時效性。數字技術的特征是隨機的建立數字空間中的超鏈接,突破時間空間的跳躍性“閱讀”。在這樣的背景下,單一的、靜態的海報設計形式轉向動態多維的設計形式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
1.2 動態海報
運動不但是宇宙萬事萬物的生成發展規律,也是藝術談說與藝術實踐的根本動力[1]。在繪畫和設計領域,嘗試在視覺上營造動感是許多創作者或設計師的不斷追求。例如:南齊謝赫的品畫六法其一便為“氣韻生動”,平面設計師在構成中講究運用引力來營造平面空間中的設計,使畫面元素產生出抽象運動的視覺意向。動態海報作為一種新的視覺信息傳播形式,一般是以GIF、HTM5等形式,通過屏幕呈現。“動態”是動態海報最重要的形式特征,傳統海報設計則是動態海報設計的基礎。學者孟娟認為:“數字動態海報設計師指在新媒體的前提下所實施的廣告傳播設計。運動的畫面與聲音元素是區別于傳統海報的特征”[2]。靜態海報設計中的“動態”更多是追求心理和精神上的視覺,動態海報設計的“動態”是多重感官上的視覺。聲音和影像的融入讓海報變得更加多元化,這使得動態海報的視覺沖擊力更加強烈。動態海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設計師、作品、受眾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
2 動態海報設計特征
2.1 增強敘事性
海德格爾在《世界圖像的時代》中解釋:“圖像并不是指某個摹本,而是事情本身就像它為我們所了解的情形那樣站立在我們面前”[3]。動態海報設計基于“動態”的圖形、文字、色彩作為視覺語言進行的圖像闡釋。傳統靜態海報設計是二維平面的視覺傳遞;動態海報則是四維空間的視覺傳遞。“空間性”貫穿于所有形式,兩者也有所不同,其中傳統靜態海報是相對靜止的時空屬性,動態海報則是具有多變的時空屬性。動態海報展現的空間關系相比較二維平面是更加有助于觀者對內容文本的理解。下文將從時間性和雙重空間性出發分析案例來探究動態海報增強敘事性的藝術設計特征。
2.1.1 突破時間性
突破時間性是動態海報與傳統靜態海報最本質的區別。傳統靜態海報中的時間性是通過相對靜止的視覺呈現,而動態海報的時間性是一種過程性的視覺呈現。傳統敘事是建立在時間上的敘事,又因為時間是朝著一個方向流動,其表達也總離不開“過去、現在、將來”這條時間軸。敘事的時間是具有靈活性,即時距、時序和頻率。它們決定了線性時間敘事和非線性時間敘事。動態海報的敘事從開始到結束,將一個接著一個的運動中的圖像形成的一個有意味的一堆鏈條,而敘事時間靈活性讓運動中的圖像組成各式各樣的鏈條,即線性時間敘事和非線性時間敘事。
動態海報與電影、動畫等不同,動態海報的線性的事件敘事是時段性的,是將故事中重要的節點提取出來進行時間敘事。例如:美國韓裔HeeJea Kim2018年設計的zone out S1系列動態海報(圖1)。這個海報靈感來源于新西澤郊區和紐約之間的通勤。海報中將通勤狀態時的運動效果和趣味性的敘事方式,讓受眾直觀的、沉浸式的沉入其中。
非線性時間敘事是將線性“時間”進行分解與重組到同一時間、空間中去。非線性時間敘事最重要的特征是共時性。例如:Feixen工作室制作的瑞士電影節宣傳海報。動態海報將不同電影場景中經典事件提取出來,整合至同一時間與空間之中。總的來說,無論動態海報的線性時間敘事還是非線性時間敘事,都強化了動態海報的敘事性。
2.1.2 雙重空間性
由于新技術的出現,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消失了,空間距離也失去了原來的意義。以往的信息是通過靜態的媒介進行傳播,例如:繪畫、招貼等。而現如今信息是通過數字化的媒介進行傳播,即動態圖像等。動態海報設計打破了傳統平面二維上的時間性、空間性,這使得“現在與過去”、“現在與未來”在一定程度上處在一個空間。在筆者看來,動態海報設計中的空間性具有雙重屬性,一種是“抽象的”實際空間,另一種是通過數字技術的空間再創造。
從藝術名詞角度解釋,抽象是指對自然對象的外表進行簡化或重新安排所產生的視覺效果,或者非再現性作品畫面安排僅僅是為了滿足藝術家個人需求。但筆者所闡述的抽象的概念是依附于實際空間中的再現作品。而“抽象”性的實際空間是指事物跨越了時間、空間而且通過某種媒介從新賦予到新的(實際)空間中去。例如:EV NT互動動態海報墻(圖2)。行人所對應的數字就會展現出城市未來即將會發生的事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需求進行選擇性了解。在一定程度上為這座城市增添了新的活力,也使得居民與城市記憶密切聯系起來。
動態海報設計空間是具象—抽象—再現的過程。再現不是一味的模仿自然、機械化重復,而是從表象轉向內在。而動態海報在多媒介下不僅僅是局限于真實的、具象的空間之中的再現,而是依附于數字技術的虛擬空間的再現。這種圖像再現使人們全身心投入進去空間進行交流互動。例如,日本團隊的teamlab在巴黎維爾特展出的極限限額(圖3)。這種將現實與虛擬融為一體的空間,多重感官刺激的信息傳遞為參與者留下深刻的心靈震撼和記憶點。觀看者的數量還有采取的行動會直接影響作品的運動狀態。這種空間的再創造將人與自然世界融為了一體。
2.2 互動多樣性
數字技術的發展,動態海報的媒介形式也不斷變化,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互動的多樣性,從最初的數字屏幕到移動終端再到人機交互等等,數字技術豐富了跨緯度、跨媒介的視覺體驗。互動把讀者感受置于優先地位,在信息接收過程中受到愉快、生動的體驗,而且加強了情感記憶。據筆者了解,最早的可獨立的戶外交流的靜態海報是Beck啤酒在2014新西蘭音樂月的宣傳海報。這個海報運用Novalia電容式觸摸技術將Ghost Wave等人的音樂作品融入到海報中去,海報上的觸摸點不僅使得聽眾可以選擇收聽的曲目,還可以通過內置裝置來創作屬于自己的音樂。
靜態海報設計可以通過多種材質進行互動,雖然這樣互動能夠獲得愉快的體驗,但是由于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信息傳遞僅僅局限于某個城市或是某個街道,而基于數字技術的動態海報設計的互動性式是多維化的,人們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網絡等等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進行互動,信息傳播也是瞬時性的。例如,2017年瑞士Feixen工作室制作的一個互動性的音樂動態海報設計,這個海報用于Oto倫敦咖啡館為期三天的節日宣傳海報,海報是基礎互聯網進行的交互式動態海報體驗,海報中的字體隨著鼠標移動改變形態和融入了不同樂器聲音。
由于傳播手段的多樣性,動態海報在傳播的過程中讀者從解碼者成為了編碼者。隨機性與偶然性成為了信息傳遞中的新樂趣。從身體到精神的統一,動態海報的互動多樣性極大增強信息傳達的效果。
2.3 跨媒介傳播
跨媒介傳播是指信息在不同媒介之間的流布與互動,包括相同信息在不同媒介之間的交叉傳播與整合和媒介之間合作共生。相較于傳統海報信息傳播,動態海報傳播的媒介是多種多樣。例如:互動式動態海報、沉浸空間動態海報等。受眾是渴望有故事的信息傳遞,跨媒介敘事傳播最能滿足受眾的情感訴求,沒有一種表現形式比跨媒介敘事傳播更適合反復表達作品所隱含的故事情節和價值意義[4]。動態海報跨媒介傳播可以讓觀眾在不同的時間、地點進行選擇性接收信息。這個過程是雙向的過程,為觀者帶來更人性化、主觀能動的體驗。
3 結論
數字化改變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和信息接收的方式,動態海報設計也是社會發展下的產物。動態海報是繼承了傳統海報的設計語言,使時間、空間還有互動融入其中,構成了人與海報、人與人之間新型溝通形式。在未來動態海報設計發展中,設計師們更多的是要把握動態與海報、技術與藝術之間的關系,動態海報中的“動態”是作為一種表現形式,是依托于傳統海報而存在的。動態海報設計也是越來越以圖像和技術為導向的社會中對與平面設計實踐的一種反思。
參考文獻:
[1] 倪洋.無限的循環往復——動態海報設計的創新研究[J].藝苑,2020(02):65-67.
[2] 孟娟.數字動態海報的設計與展示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8.
[3] 海德格爾.林中路.世界圖像時代[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4] 屈云東,朱力,毛寒.視覺信息跨媒介傳達的形態演變及其生成邏輯探究[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2(06):146-150.
[5] 徐紅蕾,張楦淇.新媒體與動態海報設計[J].大眾文藝,2020(07):99-100.
[6] 倪佳.動感的力量——論數字海報的信息傳遞[D].蘇州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