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藥食同源食品檢測方面,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在發展程度上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其中,檢測技術不完善、人員專業水平有待提高以及缺乏先進設備是造成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本文對藥食同源食品在安全檢測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氣相色譜法在藥食同源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進行介紹,以供參考。
關鍵詞:氣相色譜法;藥食同源;食品;食品安全
Application of Gas Chromatography in the Safety Detection of Food and Medicine Homologous Foods
ZHANG Meifeng
(Xi’an Siyuan University, Xi’an 710038, China)
Abstract: In terms of the detection of drug and food homologous foods, China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nd there is a large gap between China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degree of development.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phenomenon is the lack of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testing personnel, which needs to be improv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afety detection of drug and food homologous foods, and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gas chromatography in the safety detection of drug and food homologous food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gas chromatography; medicine and food homology; food; food safety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在食品方面也有了較高的安全標準。食品安全檢測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應該充分保證食品中有害成分檢測的準確性,尤其是藥食同源食品的監測,從而確保人們的飲食安全和用藥安全。20世紀50年代初,氣相色譜技術第一次被創建使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氣相色譜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在食品、藥品、有機合成、石油化工等行業發揮著巨大作用。氣相色譜法是分析現代食品中有害成分的重要方式之一,主要是依靠氮氣、氫氣、氦氣等氣體作為流動相,將待分析樣品帶入裝有填充材料的色譜柱中,根據樣品各組分在色譜柱中的停留時間不同,使各組分達到分離的目的。
1 氣相色譜法在藥食同源食品安全檢測中應用的概述
1.1 氣相色譜法的原理
氣相色譜法(Gas Chromatography,GC)需要依靠氣相色譜儀來對樣品進行分析檢測,氣相色譜儀可以對含多種復雜組分的物質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尤其對有揮發性物質的檢測過程中很有優勢,所以在藥食同源食品的檢測方面應用較為廣泛。氣相色譜儀由氣路系統、進樣系統、色譜柱分離系統、檢測系統和數據輸出系統構成。氣路系統主要由載氣、氣體凈化裝置、氣體流量計組成,在使用過程中要保證載氣具有穩定的流速和純度,這是影響檢測準確性的因素之一,氣相色譜的載氣一般選擇惰性氣體或氫氣,純度要達到99%,確保在檢測中不與樣品發生反應。進樣系統主要由進樣口、加熱室、氣化室組成,固體或液體樣品通過進樣口進入儀器內,經過加熱系統和氣化室使其在進入色譜柱之前變為氣體,然后再由流動相傳輸到色譜柱中。分離系統的主要部分是色譜柱,這也是氣相色譜工作的關鍵部分,氣相色譜柱可分為填充柱和毛細管柱,在流動相的作用下,樣品在色譜柱中因其分配或吸附系數的不同,各組分發生分離。檢測器與色譜柱相連,根據分離組分的不同性質將各組分按順序進行檢測,氣相色譜儀常用的檢測器有氫火焰離子檢測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電子捕獲檢測器(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ECD)、火焰光度檢測器(Flame Photometric Detector,FPD)、熱導檢測器(Thermal Conductivity Detector,TCD)等,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實際工作情況以及樣品的理化特性選擇合適的檢測器[1]。
氣相色譜法具有靈敏度高、操作簡單、檢測效率高等優勢,因為樣品在氣路系統中運行速度很快,所以樣品各組分可以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快速達到平衡。目前氣相色譜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如環境分析、食品安全分析、醫藥分析、石油化工分析和聚合物分析等。
1.2 藥食同源食品安全檢測的概述
當前社會下,食品行業發展迅速并且種類繁多,尤其是藥食同源食品市場中可能存在一些質量不合格的產品,這些產品擾亂了市場風氣,同時也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較大的風險,藥食同源食品安全問題逐漸成為社會所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藥食同源食品安全檢測是工作人員按照國家標準來檢測食品中的有害物質及超標物質,主要針對食品中一些有毒物質的分析,如重金屬、食品添加劑、黃曲霉毒素、農藥殘留等物質。安全檢測包括藥品的不良反應檢測、細菌內毒素檢測、重金屬檢測、異常毒性檢測、熱原檢測及溶血與凝聚檢測等,工作人員通過安全檢測來控制有害物質含量,以免對人或其他生命體產生副作用。氣相色譜法可以精確、靈敏地對藥食同源食品進行定量分析,氣相色譜法經過多年發展已經變得較為成熟,目前被廣泛應用于藥食同源食品檢測工作中。
2 藥食同源食品在安全檢測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社會,人們的生活壓力普遍呈現上升趨勢,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人們的亞健康問題逐漸凸顯,食品的安全檢測問題也逐漸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在我國當前市場發展下,保證食品的安全、維護藥食同源食品市場安全已經刻不容緩。雖然我國在食品檢測方面有了較大的進步,但目前我國食品安全檢測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包括人為原因、自然原因和技術原因等多方面因素,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
2.1 部分藥食同源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不完善
雖然檢測技術和方法在不斷發展,但我國在一些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方面還存在不足。例如,魚類、蛋制品及其深加工產品的相關檢測技術相對缺乏。除此之外,牛奶及其致敏蛋白也存在檢測方法缺乏的情況,這些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而檢測方法和技術的不完善導致食品在流入市場后造成安全隱患。還有一些不法企業在食品再加工過程中使用甲醛、過氧化氫等物質來增加食品的保質期,這些化學物質過量添加會對人們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目前我國食品檢測技術缺乏統一的標準,許多食品添加劑只是定性分析而非定量分析,導致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受到影響,市場監管部門在調查過程中也會因檢測技術而難以開展工作[2]。
藥食同源食品組分較多而且相對復雜,其生產工藝及制劑配方也增加了質量的多變性,當利用氣相色譜檢測一些藥物時,由于檢測技術的原因導致進樣量和檢測條件不清晰,影響了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在農獸藥方面,一些發達國家具備較先進的檢測技術。例如,在農藥領域發達國家具備檢測二噁英的技術手段,在食品方面具有檢測瘋牛病蛋白質的先進手段,我國目前在部分檢測技術方面還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2.2 檢測人員專業水平不高
藥食同源食品安全檢測是一項嚴謹而煩瑣的工作,對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有較高的要求。目前我國許多分析檢測人員的專業水平不高,藥食同源食品安全檢測的專業性較強,因此一些在職工作人員與崗位要求還存在許多差距。相關單位應選擇食品科學與工程以及藥學專業的人員來擔任檢測工作,但實際上許多藥食同源食品檢測人員只是經過簡單的培訓后就上崗操作。由于缺乏專業的知識,這些檢測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容易出現操作失誤的現象,無法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藥食同源食品檢測日常工作量較大,工作人員很難利用上班時間去學習理論知識,只靠實踐而缺乏理論知識就難以提升自身的檢測水平,在接受新技術、新設備方面也會受到影響,從而降低工作效率。
2.3 藥食同源食品安全檢測缺乏先進的設備和儀器
除人員因素外,藥食同源食品安全檢測的數據的準確性還與分析室的設備和儀器有關,檢測離不開先進的設備,但目前我國許多分析化驗室的設備更新緩慢,甚至缺少相關的檢測設備,工作人員只能依靠經驗或者傳統的檢測方法進行檢測。例如,滴定法在操作過程中數據結果易出現較大的偏差,降低了安全檢測的工作效率,同時使藥食同源食品的安全風險增大。有些樣品的檢測結果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例如,當樣品容易氧化時,應提供便于操作且真空或低氧的操作設備,避免樣品被空氣氧化從而影響檢測結果。
3 氣相色譜法在藥食同源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
3.1 氣相色譜對非法添加化學成分的檢測
藥食同源食品添加劑或防腐劑是目前在藥食同源食品中常見的成分,這些劑量都有嚴格的控制標準,添加過量將會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食品添加劑是致癌性物質之一,而防腐劑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長食品的保質期,但防腐劑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氣相色譜法可以對食品添加劑或防腐劑進行檢測。例如,工作人員檢測添加劑前先將樣品調至合適的pH值,接著使用乙醚作溶劑提取食品中的添加劑,選擇氣相色譜中的氫火焰離子檢測器對樣品進行分析,通常添加劑用量要保證小于1 μg/kg,工作人員還能夠利用氣相色譜法檢測苯甲酸、對羥基苯甲酸乙酯、山梨酸等防腐劑的含量[3]。在藥物檢測方面有相關人員利用氣相色譜法開發出了中成藥添加劑巴比妥等物質的檢測方法,建立方法選擇氦氣為流動相,流速設置為2.0 mL/min,溫度230 ℃,進色譜柱分流比設置為5∶1,運行時間30 min,這種方法操作簡單,同時具有較好的穩定性,能夠滿足對上述藥品添加劑含量的檢測,并且檢測效率高。
3.2 氣相色譜法對藥食同源食品中手性物質純度檢測
手性物質具有手性對稱的特征,類似于實物和鏡像的一組對映異構體,手性分子不僅在旋光性上不同,在理化性質上也有一定的差異,手性物質在臨床醫學上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在疾病治療方面,手性分子雖然官能團一致,結構相似,但在進入人體內所表現的機能和作用相差很大,出現偏差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所以應該嚴格控制手性藥物純度檢測,保證數據的精準性[4]。傳統的檢測方法在一些手性物質分離提純檢測方面存在較大阻礙,氣相色譜法可以對其純度進行有效檢測,具有靈敏度高、選擇性好、操作簡單等優點。此外,質譜法(Mass Spectrometry,MS)具有較好的檢測效果,可以定量地分析出樣品組分的相對分子質量。氣相色譜法與質譜法聯用(簡稱氣質聯用,GC-MS)更有利于提高樣品檢測的準確性。
3.3 氣相色譜法對藥食同源食品的農藥殘留檢測
農民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常常會用到農藥,農藥在農作物的疾病治療以及機能調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許多農藥具有不易揮發、難降解、蒸汽壓低等特性,容易在農作物中產生殘留,再經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危害。農藥的組成成分較為復雜,并且監測誤差要求小,因此對農藥殘留分析技術有更高的標準,氣相色譜可以滿足多種農藥殘留檢測需求。例如,殺蟲雙是一種常用的農用殺蟲劑,主要用于蔬菜、水果、小麥等作物,殺蟲雙能夠被植物多個部位吸收并傳導,如果過量使用或使用不當會產生較多的農藥殘留。王巍等[5-6]利用氣相色譜法有效地對糙米等作物中殺蟲雙的含量進行了檢測,在檢測前先對樣品進行處理,使用鹽酸溶液浸泡,再經過小蘇打溶液處理,最后使用氣相色譜法檢測,數據顯示殺蟲雙添加劑量在0.2~2.0 mg/kg,平均回收率接近90%,并在其上下波動,RSD為1.7%~4.2%(樣品數量為10)。通常而言,氣相色譜法對于藥食同源食品的農藥殘留檢測具有較高的準確性。
3.4 氣相色譜法對藥食同源食品中藥品原料殘留分析
食品中的添加劑在生產過程中會用到許多化學有機試劑,尤其是在藥食同源食品中更為顯著,容易產生溶劑殘留,工作人員利用氣相色譜法對藥品生產環節中的溶劑殘留進行檢測控制,可以對藥品質量安全實施有效管控。例如,埃索美拉唑鎂是臨床醫學上常用的一種治療胃病的藥物,這種藥物會極少量的添加到食品中,但這種藥物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甲醇、甲苯、二氯乙烷、乙腈和乙酸乙酯等多種溶劑。王巍等[5-6]利用氣相色譜法對其進行溶劑殘留分析,條件設置如下。流動相選擇氮氣,流速3.5 mL/min,程序升溫,設置溫度為250 ℃,色譜柱選擇二甲基聚硅氧烷柱,進色譜柱分流比設置為10∶1,進樣量選擇2 μL,這種方法可以對食品中的溶劑殘留進行準確分析,并且操作簡單,靈敏度強,充分提高了分析人員的工作效率。
4 結語
氣相色譜法是化學分析中常用的一種檢測技術,在藥食同源食品安全檢測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氣相色譜技術能夠對食品中非法添加的化學成分、農藥或溶劑殘留進行全面分析檢測,并且氣相色譜法具有靈敏度高、操作簡單等特點。相關研究人員應加強對氣相色譜方法的開發與研究,注重氣相色譜法與質譜法等技術的聯用,充分發揮氣相色譜技術的優勢,為我國藥食同源食品的安全檢測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錢沖,勾新磊,周明強,等.氣相色譜-質譜法在食品藥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6,7(11):4307-4311.
[2]杜鵬飛.氣相色譜法在手性藥物及藥物殘留分析檢測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14):279.
[3]張麗,馮慧,李艷.頂空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質譜法同時檢測白酒中多種揮發性有機污染物[J].現代食品,2019(20):176-178.
[4]周春紅,趙光鈴.食品農藥殘留檢測中氣相色譜-串聯質譜的應用綜述[J].現代食品,2017,10(19):15-17.
[5]王巍,銀燕春,盧紅.氣相色譜法在藥品食品及環境領域中的應用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8):123.
[6]劉軍,程云斌,劉騫,等.糙米中殺蟲雙的殘留檢測[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增刊1):54.
作者簡介:張美峰(1976—),女,陜西西安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