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山
摘要:新課改中強調了學生的德育工作,需要教師注意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培養和身心健康成長。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在心理還是生理方面都逐漸趨向成熟,并且已經具備生活閱歷和處事經驗,生活態度、價值觀也在不斷修正。所以要想發揮德育優勢和價值,需要教師認真做好高中生德育工作,針對現有的德育工作進行分析和解讀,找尋其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再結合學生的思想和身心發展情況進行全面的調查,學生在學習德育知識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觀念面對困難和挫折,以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學習生活,成為祖國和社會需要的綜合型人才。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班主任
一、新課改背景下德育工作采取的形式
(一)遵循科學發展觀
對高中階段的德育,班主任要想取得預期成效,就需要將社會中真實發生的事件引入日常課堂中,基于高中教育規劃原則,結合我國不同時期的社會水平、發生的重大社會事件進行對比分析,讓學生在案例中意識到德育的重要意義和積極作用。
(二)遵循人才培養要求
隨著祖國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不僅要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因此,教師在進行德育時,需要有針對性地為學生制訂教育方案計劃,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和進步。
二、新課改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具體方法
(一)增進情感
高中學生年齡一般在16~18歲,其對事物已經有一定的認知和想法,若教師一味地灌輸思想,很容易觸及學生的逆反心理,給德育工作帶來一定困難。班主任兼具管理和教育工作,與學生相處的時間較長,因此更加了解學生的想法。所以在學期初始階段,班主任需要了解學生的個人信息,掌握學生的家庭、社會關系、個人特征等,利用溫和、真誠的態度與學生相處,及時地關注和愛護他們,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班級中感受到家的溫暖,以此提升自身的滿足感和幸福感。例如,一些同學在繁重學業、生活瑣事的壓力下,會被外界的新鮮事物吸引,以此沉迷網絡、小說等,這樣一來會導致學習成績嚴重下降,甚至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或疾病,這時班主任就要及時了解同學的學習以及生活現狀,與學生溝通和交流,幫助他們疏導自身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召開“學習與娛樂之間的關系”主題班會,讓學生針對該主題進行分析和探討,請同學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以此互勉互勵,控制娛樂與學習的時間,通過開展真實有效的德育,增加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
(二)增加實踐
現階段,德育雖然已經開展和實施,但還沒有真正將其融入現實生活中,基于此,教師需要彌補上述缺陷和不足,將生活中存在的真實事件與德育中涉及的知識進行有效結合,促使學生能深刻地了解良好品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義,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自我意識。例如,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及時幫助和引導他們解決問題,在解決困難后,可以讓學生與同學一起交流感受和感悟,分享收獲,這樣才能增進師生、學生之間的情感,成為真正的朋友。此外,教師可以適當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為社區孤寡老人送去溫暖,讓他們為老人表演才藝,讓老人感受到孩子們的熱情,同樣讓學生直面某些群體生活中的艱辛,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感悟生活,從而學會滿足和感恩。在中秋節前后,教師可以召開“月圓,人團圓”主題班會,讓學生提前針對中秋節習俗等進行查詢,在課堂中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和交流,在此基礎上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為了學生全面發展,教師還可以舉辦表演活動,讓學生圍繞著相應的主題自編舞蹈、歌曲節目等,通過上述多樣化的活動可以充分培養學生合作、創作能力以及主人翁精神,進而幫助他們樹立優秀建設者的信念,并為此奮斗和努力。
(三)營造良好班風
要想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和經營,需要在班級中樹立良好班風。因此,高中班主任需要將新課改內容作為基礎,根據高中生行為準則內容,為學生制定班級行為規范和準則,在此基礎上召開貼近學生生活的討論會,如“大家怎么看待校園霸凌?”讓學生在討論會中將自己的真實感受和內心想法表達出來,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發言,班主任可以繼續深化主題:“當你們看到校園霸凌現象,你會幫助其他同學嗎?”“如果有人欺負你們,你們會使用暴力嗎?”讓學生圍繞上述問題進行深度思考和分析,這樣一來,可以讓學生知曉自己的行為會給集體帶來的影響,以及產生錯誤行為時需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從而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對自身的行為和舉止加以監督和糾正,并且可以讓學生嚴格遵守班主任制定的管理制度,增強自身的集體榮譽感。
(四)提升自我認知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發育階段,情緒不穩定,容易受到外來文化、外來因素、外來事物的誘惑和影響,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中。對此,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狀態、特征進行解讀和分析,讓他們對自身有清晰的定位,知道自己潛在的錯誤行為和舉止,這樣才能從根源上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質和素養。例如,教師在開展“我想對你說”活動時,可以讓學生將自己想要說的話記錄下來,在課堂中與想要對話的同學分享。在此基礎上,也可以讓他們通過匿名寫信的方式向其他學生傾訴自己的心聲,以此增加學生彼此之間的情誼。此外,教師也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心理矛盾、問題,讓學生在德育活動中健全自身的人格和品質,提升對自身的認知。
三、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高中班主任開展德育進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可以讓班主任注重德育的開展和實施,將德育引入日常學習、生活中,在此基礎上加以正確指引和幫助,讓學生對德育知識涉及的內容有大致了解,更加清晰、直觀地理解知識。同樣,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懷和愛護,將德育滲透到各個層次、方面,完成道德觀念的形成、完美人格的構建,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的同時,推動我國德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柴官會.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究[J].亞太教育,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