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姣
摘要:學生從小樹立的價值觀以及道德觀念對其今后的生活、學習、工作等都具有重要影響,小學階段作為培養學生各方面素質以及能力的關鍵時期,對學生展開教學是十分重要的。小學班主任作為重要的引領者,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更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積極創新育人方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基于此,以下對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中的班主任激勵風格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班主任;激勵風格
引言
巧用激勵方式是提高小學班主任育德工作與小學生認知規律、思想情感訴求吻合度的主要手段,也是強化其德育理論知識實踐轉化意識與效果的主要方式,更是擴大德育與智育互為補充、輔助促進作用的主要策略。但是受激勵方式融入手段落后、理念傳統、內容局限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激勵方式融入實際效果與預期目標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因此,班主任應從融入目標、理念、手段、內容、評價及實踐活動等層面改革升級激勵方式融入模式,引導小學生明確并糾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觀念與行為習慣,為實現小學生思想道德水平與自省發展能力的共同提升奠定了基礎。
一、提高班主任的溝通能力
育人工作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只有保持良好的溝通才能順利地開展育人工作。因此,首先,班主任應不斷提升溝通能力,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梁,在溝通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育人過程中,班主任應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秉持尊重與平等的原則與學生進行交流。其次,班主任還應作為傾聽者了解學生的思想與心理狀態,及時調節學生情緒,緩解學生心理壓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最后,班主任在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可以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進行溝通,一方面有利于拉近學生與教師間的距離,另一方面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以及學習情況,確保育人效果顯著。
二、教管結合
教管結合主要是指將班級的教育工作和班級的內部管理工作進行統一起來,班主任在這其中起到的作用及時學生接受知識的教育者,同時也是日常工作的管理者,是將教育和管理進行統一的工作原則。在班主任實行教管結合原則的過程中,需要嚴格的按照班級內部制定的各種規章制度進行管理。只有通過這種手段才能達到最終的教育目的,幫助學生規范自己的行為的同時還能為整個班級營造良好的學習和管理氛圍。比如,班級的日常衛生保潔工作,在選拔出衛生委員之后,對于每天的班級衛生保潔工作的安排需要嚴格按照日程進行,當發現保潔工作不達標之后,應當責任到人,追究原因,并且按照管理規范進行處罰,做好榜樣樹立的工作。在管理制度實施的過程中,發揮出班級管理的優勢,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圍,為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制度的認知提供條件。
三、以身作則,重視德智教育
隨著教育體系的改革,班主任也應加強育人方式的改革,在這一環境背景中小學班主任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基本職業素養,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杜絕逼迫的育人手段,對學生的要求也要基于學生自己的意愿,同時也要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榜樣,只有教師自己做到了,學生才會學習教師的一言一行,這一過程能夠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德智的發展,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造成影響。在整個教書育人過程中,教師的素質對學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以身作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平行管理原則
在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當中,除了班主任作為班級活動的決策人之外,學生之間的關系都是相互平等的。在平行管理原則實行的過程中需要班主任正確的審視自己的地位,通過自身管理者的身份使用一些管理手段間接的影響到班級內部的其他人員,或者是通過對個人的直接管理去影響集體,從而把對集體和個人的管理結合起來,以達到更好的管理效果。在平行管理實行的過程中首先需要班主任利用自己的職權建立一個良好的積極向上的領導團隊,幫助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地實施。讓這些領導團隊發揮自己的導向作用,進而影響自己身邊的其他同學,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管理工作更順利的實施。除此之外,領導團隊在班級中占據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能夠將班級內部的力量凝聚起來,班級內部的輿論風向有利于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因此,班主任需要正確的利用和引導這些領導團隊,協助自己管理工作順利的實施。
五、創新教學評價機制
班主任應靈活調整德育教學及激勵教育評價標準,靈活利用自評、互評等不同的方式提高教學評價結果的科學指導性。班主任讓小學生自我總結、分析與反思以往德育學習活動中的行為表現及日常學習習慣,從自學能力、語言能力及團結互動等不同的層面評價其他小學生,指出其他小學生的優秀思想品質及不良行為習慣,促使小學生客觀合理評估自身綜合能力與理論知識水平。同時,班主任利用通俗易懂的激勵性語言評價小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幫助小學生樹立學好與運用德育知識的自信心,從而擴大了教學評價結果的輔助教學與引導促進作用。班主任根據小學生實際情況調整合理的評價標準,對習慣制訂課后學習計劃的小學生可以設計優化學習計劃與提升自我約束力的評價標準,對經常無法完成課后作業的小學生則設定按時完成作業與制訂學習計劃的評價標準,避免因評價標準過高或過低而降低了其對小學生思想品質與行為能力發展的影響力。同時,班主任開設自我激勵與評價板塊,引導小學生正視自己的優勢與缺點,提高激勵水平。
結束語
在小學的教學過程當中,班主任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存在,班主任不僅僅關心學生的成績高低,而且關心學生的素質教育問題,如果學生只有成績比較優秀,而素質教育并沒有什么進展,那么這就是班主任工作上面的失職。德育教育并不是單獨開展的,而是需要在學生的學習和日常的生活當中貫徹進去的,班主任是平時接觸小學生最多的教師。因此,班主任需要在自己日常的工作當中給學生灌輸良好的德育教育,從而使得學生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品德素養,教授一些課程和在班級管理的時候,也可以融入德育教育,有效的德育教育激勵措施是促進學生發展的一個良好途徑。
參考文獻:
[1]馬庭云.探析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C]//.2021年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2021:298-300.
[2]馮敏芳.解析小學班主任德育教學工作中的激勵策略[J].新課程,2021(24):227.
[3]師艷華.小學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天津教育,2021(1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