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毛毛
摘 要 科學運用花卉栽植技術及養護管理措施,能夠有效提升園林綠化建設水平。介紹了花叢花群栽培、花壇花卉栽培和花臺花卉栽培3種園林綠化中常見的花卉栽培方式,分析了花卉栽培過程中涉及的種子采摘、種子儲藏和移栽定植等技術要點,并探討灌溉、施肥、中耕除草、修剪及病蟲害防治等花卉養護管理措施。
關鍵詞 園林綠化;花卉;栽植技術;養護管理
中圖分類號:S688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5.043
園林綠化建設是改善人們居住環境的有效措施,在城市生態建設中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而花卉作為觀賞性極佳的植物,能夠起到美化城市、提高園林綠化效果的作用。因此,花卉栽植和養護管理已成為園林綠化建設中的重要內容,對花卉栽植和養護管理展開深入分析,總結更有效的栽植技術與養護管理措施,可充分發揮花卉的效用,增強園林綠化景觀的美觀性。
1常見的花卉栽植方式
1.1花叢花群栽植
花叢花群是城市道路兩邊常見的綠化花卉栽培形式,其主要依靠花叢、花群組成的圖案提升綠化景觀的觀賞價值,而非通過凸顯單株花卉的觀賞價值。因此,花叢花群栽培形式下,人們在綠化景觀建設過程中,更注重花卉的成群生長,以及花卉所組成圖案的視覺效果,由此使綠化景觀更加簡潔、大方。此外,應選擇花蕾較為繁盛、花莖不易彎曲的花卉品種,使其在開花時能夠更好地組建花卉景觀。值得注意的是,此項栽植技術操作需使用大量的花卉,因此選種時需重點關注單株花卉的價格,保證栽植技術操作的經濟性。
1.2花壇花卉栽植
花壇花卉栽植技術是指需要砌筑、搭建花壇作為栽培空間的花卉栽植技術,此栽植技術在目前城市內園林綠化建設較常見,通常用于廣場、公園等城市區域的園林綠化?;▔@一栽培空間屬于人造空間,其使用地點選擇較為靈活,且支持人們通過調整花壇的形狀、大小或外立面材質、顏色,使整體花卉綠化景觀與周圍建筑、綠化環境更加適配,增強城市環境的整體美觀性。為充分發揮此項花卉栽植技術的優勢,需根據周圍的環境設計花壇,使花壇花卉景觀的輪廓造型與環境之間保持和諧的狀態,提高技術應用效果??紤]到大部分城市建筑都是規則的幾何形狀,在花壇設計中也應盡量使花壇的形狀規則,而且最好對稱、整齊地設計花壇輪廓,使花卉造景效果更佳。
1.3花臺花卉栽植
花臺花卉栽植技術與花壇花卉栽植技術相似,也是通過人造花卉栽培空間實現花卉栽培的栽植技術。但相較于花壇花卉栽培,花臺花卉栽培的規模更小、整體效果更加精致,因此此項花卉栽植技術多用于空間較小的園林綠化中,如庭院景觀、陽臺景觀等。應用花臺花卉栽植技術時,由于栽培空間較小,需更加注重單株花卉之間的搭配并保持花期一致、色彩協調,而且要合理設計花卉的高度變化,或直接選用花卉高度相似的品種進行造景,以獲得更好的花卉景觀效果。此外,因為該栽植技術通常用于小范圍的花卉綠化造景,所以應盡量選擇矮小的花卉,以免造景效果受空間因素影響。
2花卉栽植關鍵技術
2.1種子采摘
待花種成熟后立即采摘,可防止外界環境因素對種子質量產生影響。在采摘過程中,需挑選健康、無病蟲害的母株進行種子采摘,以確保種子的健康,防止種子攜帶病蟲,降低成活率。然后將損壞、萎蔫、發霉等存在缺陷的種子篩除,同時清理種子中的草籽等雜質,篩選出優質的種子后進行曬干處理,以便于種子的保存。在此過程中可直接使用專門的種子除雜機進行花卉種子的篩選,提高種植采摘環節的作業效率。在使用機械除雜時,應提前做好除雜機的調試和性能檢查,確保無問題后才能正式應用機械進行種子篩選,以免機器出現故障或事故,影響種子采摘環節的作業效果。
2.2種子儲藏
待采摘環節完成后,栽植人員需將獲取的優質種子加以儲藏,待播種季節再使用。通常情況下,花卉種子的儲藏方式主要有干燥儲藏和潮濕儲藏2種,栽培人員需根據花卉種子的特點選擇相應的儲藏方法,以免出現種子腐敗、失效的情況,保證后續的種植作業能夠順利開展。
干燥儲藏又可分為自然類型和低溫類型2種類型。自然干燥儲藏是將干種子放入箱子或袋子中并置于室內完成儲藏,此儲藏方法通常適用于一串紅、虞美人等生命力較強的花卉種子;低溫干燥儲藏則要求栽培人員將干種子放入專門的容器中,置于相對濕度50%、溫度0~6 ℃的環境下儲藏,這種儲藏方法能夠為花卉種子提供更好的溫度、水分環境,因此絕大部分的花卉種子都支持此種儲藏方法。
潮濕儲藏法也可分為低溫儲藏和濕儲藏2種類型。低溫儲藏即在溫度1~5 ℃、相對濕度80%~90%的環境狀態下,將花卉種植置于保濕能力強的容器中儲藏,或直接摻入濕砂中儲藏,通常此種儲藏方法比較適用于文殊蘭、芍藥、牡丹等花卉的種子;濕儲藏則是指將種子放入水中的儲藏方式,這種儲藏方式主要用于水生花卉,如睡蓮等。
2.3移栽定植
在花卉栽培中,花卉種植是重要的環節,尤其是在移栽過程上,一旦出現操作疏忽,則可能會對花卉苗木造成傷害,導致花卉種植成活率降低。
在移栽種植中,最易損傷花卉的環節為起苗和定植,栽培人員通常需按照園林綠化建設需求,將相應的花卉先進行起苗處理,使其離開原來生長的土壤,將其運送到指定的種植地點,并根據園林綠化設計進行定植。在此過程中,常用的移栽種植方法包括溝植和穴植2種。定植時,花卉栽種深度需與起苗時的深度相同,否則會導致花卉的根莖腐敗;待定植完畢后,只需噴施少量水即可,否則也會造成根莖腐敗,影響移栽成活率。但如果移栽時環境較為干燥,可適當補水,以促進花卉的生長,防止其缺水干枯。此外,還需注意保持移栽環境通風良好,保證花卉的正常呼吸,提高其成活率。但大多數情況下,花卉經過移栽后均會出現短暫的萎蔫或生長停止情況,這種情況說明花卉正在適應新的生長環境,屬于正?,F象,待到新的根莖長出來后,此現象會自然消失,無需做特殊處理,以免對花卉造成傷害。在花卉種植過程中,還要注意起苗時使根莖位置帶少量土塊,可降低移栽對花卉的損傷,幫助其更快地適應新的生長環境,提高移栽種植效果。在此過程中,還需注意根據花卉的生長規律選擇移栽種植的時間,以及移栽后是否追肥,以進一步提升花卉移栽種植效果[1]。
3花卉養護管理措施
3.1灌溉
待花卉種植完畢后,還需做好日常的花卉養護管理,以保持其良好的生長狀態,增強園林綠化花卉造景效果。在養護管理中,灌溉是一項關鍵的措施,能夠為花卉提供充足的水分,使其健康生長。目前常見的灌溉方式主要有地面灌溉、地下灌溉、滴灌和噴灌4種,栽培人員應根據花卉的生長條件、生長規律及當地的用水條件等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灌溉方式,可增強養護管理工作效果。最常見的灌溉養護方法主要為滴灌和噴灌,其中,滴灌操作強調澆根,而且不能澆灌過長時間,應以少量多次的方式進行澆灌,且在滴灌的養護管理中,還需注意合理設置滴頭,并盡量將滴頭的間距控制在10 cm左右。雖然滴灌的灌溉水量較少,但為了保證灌溉操作能夠滿足花卉的水分需求,也要適當控制滴頭流量,一般需將流量控制在2 L·h-1。在一些環境良好的區域,花卉通常被直接栽種于地表上,使灌溉更加方便,且此時則可采用噴灌的方式對花卉進行養護。在噴灌養護管理中,將噴頭噴灌直徑控制在12 m左右,基本可滿足花卉的水分需求。但需注意,應盡量避免水滴過大對花卉造成損傷,而且遇到大風天氣時則應停止噴灌。在此過程中,由于部分花卉不適宜使用硬水灌溉,因此針對此類型花卉,應選用湖水、池塘水等軟水灌溉,以保證灌溉效果,避免對花卉產生不良影響。此外,禁止使用工業廢水進行灌溉,防止其對花卉、土壤造成污染,影響園林綠化景觀環境。同時應根據花卉的生長規律、當地的天氣條件等因素,選擇合適的灌溉時間、灌溉水溫,提升灌溉養護管理水平,進而提高園林花卉綠化建設效果[2]。
3.2施肥
在花卉養護管理中,為了獲得更好的花卉生長效果,通常需要在花卉發芽之前和發育階段進行施肥作業,為花卉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同時能優化土壤的墑情,提高后續種植活動的效果。在施肥養護中大多需運用氮、磷、鉀3種肥料,并根據實際的土壤肥力情況合理調整3種肥料的配比,然后結合花卉的生長需肥規律,控制肥料的施用時間和數量。在此過程中需注意,如果花卉的葉片變黃、根莖弱小,說明其處于營養不良的狀態,需立即予以施肥養護,同時花卉孕育花蕾或花謝后也是花卉的需肥期,應適當施肥,而且應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進行施肥,以免過度施肥,不利于花卉生長,也會造成土壤污染[3]。此外,在施肥養護管理中,需根據天氣情況合理安排施肥時間,禁止在高降水量的天氣下施肥,以保證施肥的有效性。同時,需根據土壤的墑情現狀,合理調配肥料中各類營養元素的占比,保證肥料能夠滿足花卉的營養需求,提升施肥養護管理水平。一般情況下,不同的花卉對肥料營養的需求也存在差異,因此,施肥時可根據花卉的類型,合理選用肥料,保證施肥效果,促進花卉健康生長。
3.3中耕除草
花卉在生長一段時間后,易出現土壤板結的情況,而板結的土壤透氣性、透水性較差,易對花卉的根莖造成傷害,導致其枯萎死亡,同時雜草的生長也會使花卉獲得的養分變少,影響其正常生長。為解決上述問題,需對花卉進行中耕除草養護,提高土壤的性能,減少雜草對花卉的傷害。中耕除草時可考慮運用人工和機械2種方式,但由于園林綠化中花卉種植的范圍極為有限,因此大多數情況下均需運用人工的方式完成中耕,而且在人工作業模式下,還需在中耕的過程中將雜草拔出,完成除草作業。此外,可采用噴灑除草劑的方式,除去花卉附近生長的雜草,但應根據雜草類型選用適宜的除草劑,且應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除草劑,以保證除草的效果能夠達到預期,提高花卉養護管理效果[4]。
3.4修剪
在花卉的養護管理中,修剪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使花卉景觀更加美觀,除去有病害、枯萎的枝葉,以保持花卉良好的生長狀態。在此過程中可用的修剪方法較多,包括多干式修剪、單干式修剪等,具體操作內容包括枯枝葉的剪除、除芽、摘心等,尤其要注意的是必須及時剪除徒長的枝葉,以遏制營養流失,保證開花效果。此外,要注意結合具體的花卉栽植技術形式,確立相應花卉修剪養護思路,以保證修剪操作效果。例如,當花卉栽植技術為花壇花卉栽植技術時,則應將所有的花卉修剪到一致的高度,使其能夠更加整齊,但如果栽植技術為花臺栽植技術,就應合理調整花卉修剪高度,使花卉高低錯落更具藝術觀感[5]。
3.5病蟲害防治
在花卉生長中,病蟲害可導致花卉枯萎,因此,做好病蟲害防治措施,可保持花卉的健康生長狀態,提升花卉養護管理水平。目前病蟲害防治方法主要有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其中化學防治的成本低、效果好,因此已成為現階段在園林花卉栽培綠化中的常見防治方法。但應注意,化學防治手段是通過噴灑化學藥劑達到殺滅病蟲的目的,而化學藥劑易造成污染,因此運用此方法時,必須合理控制化學藥劑的用量,并根據可能發生的病蟲害類型選擇相應的藥劑,以保證化學藥劑的使用效果。
4結語
增強花卉栽植、養護工作的實施效果,有助于城市人居環境的優化。在園林綠化工作中,借助合理的花卉栽植技術方案與養護管理方案,可充分發揮花卉的觀賞性優勢、增強園林景觀整體的建設效果、提高城市空間的生態型,從而獲得更好的園林綠化施工效果,提升城市化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 羅林友,黃松濤.林業綠化樹木移植栽植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21(21):160-161.
[2] 盧磊.淺析新時代高職園藝專業課程花卉扦插教學模式[J].甘肅農業,2021(10):120-122.
[3] 李丙新,宋揚,喬惠.郁金香露地栽植技術[J].安徽林業科技,2021,47(5):46-47.
[4] 付軍曉.園林綠化中花卉栽植技術與養護管理措施探討[J].農村實用技術,2021(7):109-110.
[5] 何玲.園林綠化中花卉栽植技術與養護管理措施探討[J].農村實用技術,2021(6):156-157.
(責任編輯:劉寧寧 ?盛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