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茹 熊鴻軍
摘? 要:隨著國家和上海市政府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大力扶持,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水平居中國首位。而區域物流作為連接文化與市場的紐帶,與文化創意產業是利益共同體,協同發展是為了獲得雙贏的結果,一方面,區域物流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底層支撐,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優質發展;另一方面,文化創意產業帶動區域物流高效發展,推動文化成果轉化成高質量的社會資源。基于此,文章通過對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與區域物流現狀展開研究,探討二者協同發展的作用機理,初步提出二者協同發展的對策,為其他地域物流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關鍵詞:上海;區域物流;文化創意產業;協同發展
中圖分類號:F259.27? ?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With the strong support of the country and the Shanghai municipal government to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Shanghai'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ranks first in China. As a link between culture and market, regional logistics is a community of interests with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for a win-win result. On the one hand, regional logistics is the bottom suppor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promotes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nother on the one hand,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drives th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ogistics and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achievements into high-quality social resource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conducts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Shanghai and the status quo of regional logistics, explores the mechanism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and initially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and provides theor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ies and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other regions support.
Key words: Shanghai; regional logistic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0? 引? 言
? 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新興的知識密集型產業,具有高附加值和強滲透力等特點,近年來已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隨著國家對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視,文化創意產業迅速發展成為支柱性產業之一,而區域物流作為連接地方文化創意產業與經濟發展的橋梁,通過顯著的區位優勢和便利的交通環境作為底層動力,為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和經濟進步貢獻力量。其中上海市作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起步最早的地區,在全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具有領先優勢,并逐漸向全國范圍內蔓延,不僅使文化創意產業呈現聚集發展,而且還向周圍地區產生溢出效應。因此準確剖析上海區域物流和文化創意產業的協同發展路徑,不僅是分析上海區域物流和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而探究二者協同發展的作用機理,同時因地制宜制定出具有區域特色的協同發展機制,對進一步推動上海區域物流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上海區域物流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1.1? 上海區域物流發展現狀。上海作為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物流產業作為推動上海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動力,其發展水平處全國中上等水平,上海市作為中國內陸地區絕大多數公路的起始點,同時擁有多條高速公路和多個火車站、機場,多線并行發展產生的上海城市交通網推動上海地區迅速發展成為華東地區的交通樞紐,是中國地區主要的物流中心之一。而提升上海市區域物流發展水平,首先需要對上海市區域物流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本文采用交通運輸、倉儲、郵政增加值來反映區域物流發展現狀,根據統計局相關數據可以計算得出全國人均物流產業增加值和上海市人均物流產業增加值的變化曲線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其中上海市的人均物流產業增加值由2012年的3 761.13元上升到2019年的6 797.14元,而全國人均物流產業增加值則由2012年的1 754.99元上升到2019年的3 048.91元,遠低于上海人均水平,表明上海市物流產業的發展水平在全國范圍內屬于領先水平,其發展速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1.2? 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上海是我國率先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城市和地區之一,自2009年我國出臺“十一五”期間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以后,上海迅速響應指示成立了文化創意產業推進小組及辦公室,專門負責協助政府機構制定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戰略與政策,成為我國第一個成立專門文創辦公室的城市。在政府提供的大力政策扶持下,如2018年上海市啟動《“上海文化”三年計劃》,激發上海文化創新、創造力,打造上海文化品牌,加強集聚區建設,提升整體影響力;文化創意產業得到迅猛發展,不僅成為上海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推動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帶動上海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的快速發展。而提升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水平,首先需要對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本文采用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來反映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根據統計局相關數據可以計算得出全國人均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和上海市人均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的變化曲線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其中上海市的人均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的變化曲線上升趨勢更為明顯,人均差距由2012年的3 903.95元上升到2019年的6 200.93元,遠高于全國人均水平,表明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水平在全國范圍內屬于領先水平,其發展速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這也是本文選取上海市作為研究樣本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上海區域物流與文化創意產業協同發展存在的問題。上海區域物流與文化創意產業不斷進行協同發展,在協同發展的過程中,相互磨合,逐漸走向雙贏。但是,目前,二者在協同發展的過程中協同發展深度不夠,具體體現在二者雖然在協同發展的過程中衍生出了“文化物流”的概念,但并沒有引起廣泛的關注。隨著物流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的不斷融合,文化物流以文化產業為依托,對文化產品進行一系列物流活動。相比于傳統的物流行業,文化物流更加注重文化產業的流通,為文化傳播帶來動力。但目前僅部分學者開始對文化物流展開研究,沒有引起絕大部分學者的重視,未來上海區域物流與文化產業在協同發展過程中要注意加大二者的融合廣度和深度,推動區域物流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2? 上海區域物流與文化創意產業協同發展作用機理分析
? 區域物流與文化創意產業,二者作為利益共同體,協同發展是為了獲得“1+1>2”的雙贏結果。具體來看,一方面,區域物流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底層支撐,主要通過獨特的交通運輸、倉儲等實現文化與市場的精準對接,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優質發展。另一方面,文化創意產業為區域物流高效發展,帶動當地物流產業運作,推動文化成果轉化成高質量的社會資源。
2.1? 區域物流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優質發展。物流作為不同地域之間的連接紐帶,為不同地域間的文化資源進行資源互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毫無疑問,作為魔都的上海,擁有自身獨特的地域文化,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民,進而帶動上海經濟發展。上海之所以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領頭羊,正是因為他將當地的地域文化轉化為便攜的文創產品,使得世界各地游客在感受魔都文化的同時,可以將魔都文化帶回家,這依靠的就是當地物流產業的發展。物流企業作為文化創意產業企業和市場之間的橋梁,保證文化創意產業企業無后顧之憂的生產文化創意產業產品,幫助企業和市場之間形成閉環,同時物流產業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減輕銷售壓力、降低產品售價、推動產品銷量,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物流產業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基礎支撐,應深入區域物流與文化創意產業的協同發展,打造文化物流的概念,推動文創產品走出地域限制,幫助地域文化傳播,實現文化創意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2.2? 文化創意產業帶動區域物流高效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迅猛發展,不僅使其成為上海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推動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地方政府為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進一步發展,通過文化創意產業與其他產業協同發展的方式,力圖尋找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新方向,如在2021年由上海市委宣傳部、市科委等聯合公布的《上海市關于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實施意見》,通過文化與科技深入融合助推上海經濟發展,文化與物流的協同發展雖未出臺明確的文件,但不失為一個推動經濟發展的新視角。目前,上海的物流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之間的連接,已經形成文化創意產業的研發、銷售、運輸等在中國居領先地位。上海的市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數量在2019年達到149個,在豐富的文化資源與要素的協調配合下,衍生出的文創產品和品牌文化必須依靠區域物流向外輸送,在帶動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和傳播的同時,推動上海當地物流產業的發展,提升當地商品對內、對外的流通數量和速度。
3? 上海區域物流與文化創意產業協同發展對策分析
? 區域物流與文化創意產業的協同發展是為了實現兩個行業間的共同進步。文化創意產業想要優質發展,不能像過去一樣僅依靠單一的發展就能實現,而是必須依托物流產業的發展,實現產業間的聯動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協同發展,在充分發揮上海文化資源優勢的同時,帶動區域物流產業的發展,幫助地域文化傳播。
3.1? 政府層面:建立區域協同發展機制。鑒于目前上海區域物流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不均衡的現狀,建議上海市政府在結合各地實際和尊重產業自主發展的基礎上,通過行政手段構建區域協同發展機制促進區域物流與文化創意產業協同發展。在宏觀層面上,上海市政府要充分發揮政策主導作用,引領區域物流與文化創意產業協同發展全面深入展開。在微觀層面,以各城市為主體充分整合政府和市場資源,通過優化空間結構,促成協同發展由無意識的自發集聚向有目的的一體化發展過渡。未來上海必須充分利用空間和地域上的鄰近性,從區域協同和產業融合視角出發,促成文化資源和物流體系之間的有機關聯,助推區域協同發展機制的構建。特別是隨著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的深入推進,協同發展機制會推動上海區域范圍內各文化資源要素之間的優化配置,推動地域文化的傳播。
3.2? 產業層面:完善物流網絡體系建設。文化創意產業與外界的流通依靠區域物流的支持。建議對物流產業的發展現狀了然于心的同時,對現有的物流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完善物流網絡體系建設,首先提高交通網絡的密集程度,增加區域內文化創意產業資源之間的可達性;還可以改善營商環境,培育創意氛圍,進而吸引和留住高層次文化創意人才,形成更加豐富的智力資本,加速各種文化資源向本地區以及周邊地區進行集聚和回流;其次提高區域物流服務能力,搭建高效的物流平臺,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和高質量的物流服務體系,加速文化創意產業的流通速度。未來,上海地區應進一步完善區域物流體系,加大對邊緣城區交通網絡建設的投入力度,縮小縣區之間的發展差距,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本地區物流網絡體系建設力度息息相關,彼此之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3.3? 市場層面:提供協同發展資金保障。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單一的產業發展陷入發展瓶頸期,不同產業間的協同發展成為新的發展方式。而物流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因此,首先建議上海市政府對符合區域物流與文化創意產業協同發展的企業實行稅收減少甚至不收的優惠政策,在緩解相關企業資金壓力的同時吸引企業和個人進入該領域,推動上海區域物流與文化創意產業協同發展;其次,鼓勵金融機構和民間資本為區域物流與文化創意產業協同發展的相關企業進行融資,實行多元化經營模式,推動區域物流與文化創意產業協同發展。
3.4? 人才層面:重視人才培養和輸出。區域物流和文化創意產業的協同發展,對于相關從業者的素質要求進一步提高,不僅需要單一方面的專業人才,而且需要同時精通物流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的高素質人才。未來,一方面,作為高層次人才蓄水池的地方院校,對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在理論教學中除了物流專業基礎知識外,還可以引進部分在文化創意產業相關企業工作的高層次人才作為校外導師,幫助地方院校充分了解區域內文化創意產業的實際需求,進而幫助地方院校針對具體情況制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搭建物流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框架,為學生適應物流與文化創意產業協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另一方面,上海市政府可通過建立創新人才資源共享機制,來促進物流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高層次生產要素的快速流動,比如建立上海區域內高層次人才共享名錄,并及時對名錄進行更新,鼓勵高層次人才在上海區域內流動,高層次人才在上海各區進行知識傳播和技術指導,將前沿知識和技術在上海區域內傳播。
參考文獻:
[1] 詹紹文,楊婷婷. 文化物流助推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以西安市為例[J]. 物流工程與管理,2021,43(5):126-128.
[2] 鄧曉君. 文化產業與區域物流協同發展對策研究——以十堰市為例[J]. 文化產業,2020(9):94-95.
[3] 孫東升,王欣. 郵政物流與集郵文化產業的聯動發展分析[J]. 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41(7):37-40.
[4] 龍力見. 寧波區域物流與文化產業關聯性及其協同發展對策研究[J]. 西部皮革,2017,39(20):80-81.
[5] 曾超琳,張潛. 福建文化創意產業與區域物流的相關性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3(3):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