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杰
摘要: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背景下,存在教師不重視、方法不創新的問題,信息技術作為對學生實踐能力、動手能力進行培養的關鍵學科,在素質教育全面發展過程中有著重要的教育價值。但當前由于信息技術并不是高考的考試科目,在教學組織過程中存在教師不重視、課堂組織效果有待提高的教學實踐困境。部分教育工作者對于信息技術教學的認識停留在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框架下,更加強調以枯燥的方式使學生對課堂提出的實踐要求進行訓練,忽視生動性、趣味性,而忽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既不利于學生信息核心素養的形成,也不利于高中信息教學價值的發揮。作為教育工作者,在新課程理念下要更新教學理念、調整教學方法,在目標導向教學理念指導下,明確當前社會對學生的多元要求,以社會建設所需的人才為教育工作的培養方向,在明確高中信息技術對于學生個人成長必要性的基礎上,積極探究立足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信息核心素養培養的方法,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不斷優化調整教學組織方式。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對策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出現的問題
(一)課程較少,學校重視不夠
信息技術課程一直貫穿在教育的各階段中,但是筆者通過對我國部分高中學校的課程表分析發現,信息技術在每周課程安排中平均只有一至兩個課時,甚至在我國經濟建設較為落后的地區,僅有的信息技術課也會被其他專業課搶占,這就導致高中信息教育學習很難達標。在課時不足的情況下,信息技術教師無法進行系統性教學,很容易出現教學計劃無法完成的情況,在內容講解上也只是講解基礎重點,并不能進行深入研究,課時安排過少,學生也不能及時進行知識實踐操作,以上情況的出現主要是由于學校不重視信息技術課程導致的,由于信息技術沒有納入高考,因此學校便忽視其重要程度,選擇將時間更多地安排給專業課,這對學生綜合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二)教學內容單一,缺乏實踐操作
新課改下,很多高中學校已經開始不斷完善教學內容,但是整體教學效果依舊不明顯,信息技術教學出現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內容枯燥、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實踐較少幾個方面。以浙江省英華高中為例,信息教育老師主要以語言傳授為主,這種方式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上經常出現打游戲等情況,這對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順利進行產生了不利影響。由于學校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課時安排較少,單一地進行理論知識傳授往往很難使學生對知識真正理解,很多學校沒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操作,教師就不能在課堂上及時發現學生對于知識的困惑并加以解決,因此,只有在學習過程中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推動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的順利進行。
二、新課改下信息技術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完善教學體系
我國現在普遍存在對信息技術教育不重視的現象,,不僅是學校,有些家長以及班主任對于信息技術課程也存有偏見,認為信息技術教育就是簡單地玩電腦,只有專業課才是重要的。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順利開展,學校必須完善教學體制,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給予學生時間進行學習。學校在安排課程時要確保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任務,教師也要根據教學任務合理安排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的時間分配。在上課之前,教師要提前做好備課,教學內容可以根據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擴展,合理安排知識內容。教師也要不斷完善自己,在課余時間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和能力,班主任要在不耽誤其他課程學習的基礎上保證學生的上機操作時間,除此之外,教育部門要及時對課程完成情況進行調查,分析課程知識是否符合現階段高中生的信息技術發展需要,針對學生很難理解的部分及時進行調整以及教材更新。電腦已經普及,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后,可以將部分知識下達給學生進行課后預習,學生可以通過課下操作對知識及時進行預習與鞏固,加強對知識的理解。
(二)創新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
信息技術教材由于多種原因,其中的知識內容往往只能進行基礎理論的教育,為了滿足學生實際發展的需要,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和豐富,可以通過PPT、視頻、音頻等形式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以浙教版高中信息技術教材為例,在進行““信息安全管理”時,可以通過幻燈片等形式,播放關于信息安全重要性的電影以及紀錄片,加強學生對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認識與理解。除此之外,要堅持“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育方針,將學生理解能力作為信息技術教學進度以及教學過程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發揮“意識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在進行相關課程時,要結合實際,通過對互聯網公司的相關業務介紹,使學生認識到學好信息技術對于未來步入社會的重要性。在進行教學時,老師也要充分尊重教材,重視教材上的基礎知識講解,不斷夯實基礎,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操作練習,達到對知識靈活運用的目的,推動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更好地發展。
(三)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
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過程中,除了要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學習方法之外,信息技術作為強調學生動手參與的學科,學生在對知識進行應用時涉及計算思維的形成與發展。教師在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中要從教師示范的角度出發,使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動手操作的方式,分析核心素養對學生能力提出的綜合要求,從思維的角度出發,通過計算機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從專業的角度認知理解日常生活中涉及的計算機問題。
教學中除了計算機相關操作的學習之外,也涉及計算機思維的培養。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強調操作、忽視思維訓練的問題,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對于計算思維的理解較為有限,在教學過程中無法通過教學活動的優化實現對學生計算思維的充分培養,而在該種教學困境下,教師要通過理論學習的夯實來使學生掌握計算機不同操作背后的核心原理基本內涵。
綜上所述,通過對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發現在學校重視程度、課時結構以及教師教學內容等方面存在問題,有關學校應完善教育體系,加強信息教育重視力度,為我國培養信息技術人才提供教育保障。
參考文獻:
[1]孫麗麗.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計算思維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