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緯亞
摘要:中班兒童田園勞作教育在幼兒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當前幼兒田園勞作教育尚未得到幼兒園及廣大幼兒父母的積極重視。文章闡述中班兒童田園勞動教育的意義,分析其存在的問題,探究當前中班兒童田園勞動教育出現問題的原因,并對癥下藥,提出相應策略,以期為廣大幼兒家長提供育兒新思路,共同推進中班兒童田園勞動教育的實踐與發展。
關鍵詞: 中班兒童; 勞動教育;田園勞作
一、中班兒童田園勞動教育的意義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 “與家庭、 社區合作,引導幼兒了解自己的親人及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培養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幼兒是教育的主體,一切教育都是為了促進幼兒更好的健康與發展。下面談一談中班兒童田園勞動教育對于幼兒的具體意義。
1.有助于鍛煉幼兒身體,促進其大小肌肉群協調發展。
幼兒參加與其年齡、發展水平相符的田園勞動,可鍛煉其身體體力、耐力,促進幼兒手眼協調以及大小肌肉群的協調發展。如幼兒在幫忙摘豆子、洗豆子等田園勞動中,可鍛煉他們手部的精細動作;在澆花、拔草等過程中,又促進了他們的手臂肌肉動作發育。
2.有助于幼兒大腦發育,促進其智力發展
幼兒在進行勞動時,其大腦積極參與并進行一定的控制和調節,促進體腦結合;幼兒雙手的活動使其左右腦得到鍛煉,促進其邏輯和形象思維的發展。此外,通過參與勞動,幼兒能豐富生活經驗,提升自我認知水平。如幼兒在為家中綠植澆水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可認識植物、了解植物特征,以此培養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細心觀察的能力與品質。
3.有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實踐證明,人們許多優秀思想道德品質都是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逐漸形成的。通過田園勞動教育,可培養幼兒熱愛勞動、尊重勞動成果、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鍛煉其吃苦耐勞、敢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加強幼兒勞動觀念,提升綜合素質,培養其對家庭、集體的責任心和擔當。
二、中班兒童田園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
幼兒勞動教育由來已久,“中國現代兒童教育之父”陳鶴琴先生認為,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培養幼兒的勞動習慣和技能,不僅是“生活使然”,更與幼兒的全面發展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其“活教育”的第一原則便是“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做”。但現實情況并非如此,幼兒勞動教育在思想認識、具體措施、家園互動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
1.家長認識片面化
現如今,許多家長在幼兒智力教育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尤其對幼兒知識學習幾乎傾注了全部的心思。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勞動教育對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因此在很多時候忽略了勞動教育,也有意無意剝奪了幼兒勞動的機會。大多家長認為幼兒年齡太小,無法承擔田園勞動。也有的爺爺奶奶認為自己小時候常常進行田園勞作,非常辛苦,現在就該讓自己的孫輩多享點福。
2.園所教育碎片化
碎片化是當前幼兒園田園勞動教育存在的普遍問題。許多幼兒園沒有系統地對幼兒田園勞動教育予以重視,活動組織也很少,甚至有的幼兒園根本沒有把田園勞動教育列入日程。即便是讓幼兒參與田園勞動,由于沒有前期較系統地引導教育,幼兒根本不知道為什么要田園勞動、勞動對他們有什么意義,只是抱著好玩的心態。因此,幼兒在田園勞動中往往缺乏情感體驗,大大影響了幼兒勞動的積極性。
3.家長的教育方法有待提高
作為家庭教育的實施者,很多家長沒有掌握科學進行田園勞動教育的技巧和方法。部分家長缺乏耐心,當孩子出現將田園活搞砸時,家長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加以訓斥、批評甚至懲罰等,嚴重打擊了幼兒參與勞動的積極性;另外,由于田園勞動本身的煩瑣性,有些家長認為幼兒參與勞動屬于“幫倒忙”行為,往往都不愿放手讓幼兒參與勞動。
三、解決兒童田園勞動教育問題的對策及建議
(一) 家庭層面
1.積極為幼兒創造參與田園勞動的機會
家長要努力嘗試適時放手,積極為幼兒創造參與力所能及田園勞動的機會,鼓勵幼兒鍛煉并提高自身的動手能力,培養其熱愛勞動和生活的積極態度。比如把一部分簡單的田園勞動分給孩子承擔,或由親子共同完成,也便于幼兒在勞動中體會父母的艱辛。
2.正視幼兒的勞動和勞動成果,激發幼兒參與勞動的興趣
勞動是幼兒與生俱來的基本權利,家長要正視幼兒的勞動和成果,摒棄“幼兒勞動是在幫倒忙”的這一思想,對幼兒勞動成果給予積極反饋,增強其勞動積極性與興趣。如當幼兒主動幫忙澆花時,家長要及時肯定幼兒的行為;若孩子不小心弄濕袖子,不直接批評,要先肯定其主動幫忙分擔的行為,再提出一些建議。由于孩子年齡小,做事的堅持性和專注度不夠,因此家長需堅持以肯定和鼓勵為主,提升幼兒的自信心,激發幼兒參與勞動的興趣。
3.家長身體力行,充分發揮“言傳身教”的教育作用
家長要善于借助平日生活中的言語和行為讓幼兒體會“勞動最光榮”的道理,通過身邊點滴小事對其進行隨機引導、滲透式教育。另外,努力發揮榜樣示范作用,以此幫助幼兒掌握初步的勞動技能,實現“家長做中教,孩子做中學”的教育效果。
(二) 幼兒園層面
1.積極搭建家園合作平臺,引導家長進行田園勞動教育
幼兒園老師可通過家園合作平臺,充分利用線上、線下物質媒介,如微信公眾號、家園聯系欄、家園聯系手冊等形式宣傳和引導家長積極進行田園勞動教育,更新家長的教育理念并掌握科學育兒方式。
2.結合實踐活動,提升幼兒田園勞動技能
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決定了動手能力的發展離不開物質材料與反復練習。為此,我們要創造機會,積極帶領孩子開展豐富有趣的實踐活動,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掌握各種勞動技能。如組織社區活動,到果園里幫助爺爺奶奶摘橘子,感受采摘的辛苦;園所愛心活動,帶領孩子到食堂看廚師阿姨們勞動,讓幼兒了解香噴噴的飯菜是怎樣做出來的,還可以和廚房聯系以固定時間幫助廚房阿姨擇菜、洗菜。通過參與各種實踐活動,了解各種田園勞動工具以及不同人的各種勞動方法。通過在真實情境中的實踐練習讓幼兒逐漸掌握簡單的田園勞動技能。
參考文獻:
[1]吳 玲.陳鶴琴幼兒勞動教育思想探要[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8(1):130-134.
[2]吳 靜.淺議幼兒勞動教育[J].科學大眾,2009(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