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園足球文化建設是發展校園足球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通過對廣東省校園足球文化培養現狀分析,找出適合廣東省校園足球文化培養合理的方法手段,促進校園足球“育人”的功能實現,以期對全國校園足球文化培養具備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校園足球足球文化對策研究
一、引言
2015年1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體育總局和共青團中央6部委聯合成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青少年足球的開展從此跨入校園足球主導時代。校園足球作為開展青少年足球活動的主陣地,其角色定位不應只是簡單作為培養足球人口、提高競賽成績的手段,還應是推動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民族精神傳承與發展的重要載體。足球教育即人生教育,通過校園足球文化建設促進整個國民素質教育的提升才是校園足球開展的核心價值。
二、廣東省校園足球文化培養現狀
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的大力推動下,截至2020年9月,我國共有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7059所,目前已經基本實現全國各地市全覆蓋狀態,而且這一數據還在持續加大中??梢哉f,校園足球開展所必須的政策支持、師資力量、場地器材等已經可以滿足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基本需求,校園足球在各地蓬勃開展、遍地生花。廣東省具備良好的群眾足球基礎,經濟實力較為雄厚,校園足球的開展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通過對廣東省21地市校園足球開展的調查可以發現廣東省參與校園足球訓練活動的學生逐年增多、學生足球整體競技水平有較大提升,但校園足球文化培養意識淡薄,滿足不了校園足球“育人”的德育功效。具體表現在:1、珠三角9所城市的校園足球總體氛圍要高于廣東省其余12所城市,在校園足球文化建設上也略好于非珠三角城市;2、整體上對校園足球文化的內涵普遍比較模糊,大部分主管領導、教練員和足球隊員提及校園足球文化一臉茫然、不知所云,更不用說重視校園足球文化的開展;3、校園足球文化的意義價值不夠重視,與素質教育關聯不大,在校園足球開展中普遍存在只重視獎杯獎牌及培養輸送人才方面,忽略了校園足球“育人”的德育作用;4、校園足球文化培養方式方法手段單一,盡管少部分學校也有涉及校園足球文化培養方面,但也僅僅局限于在學校官網夸贊比賽成績,宣傳辦學業績,不懂得如何通過更多手段去更全面的培養校園足球文化。
三、廣東省校園足球文化培養對策
1. 明確校園足球文化內涵并加以推廣。校園足球文化是指在校園這一特定范圍內,學校師生從事足球活動所創造出來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包括接受德、智、體、美、勞等綜合素質教育的過程。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校園足球所帶來的不僅是物質財富,更重要的是精神財富,只有把兩者都抓緊抓好才能更好的實現校園足球價值意義。
2. 大力挖掘校園足球文化的精髓,重視身邊的榜樣作用,尤其是在推動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上做文章??梢园炎闱蚧顒又械挠楷F出來的遵守規則、尊重對手、團結合作、勇于擔當、頑強拼搏等優秀品質的個人和案例加以提煉、塑造典型,推動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廣東老一輩的足球明星如榮志行、李惠堂等早已為廣東人熟知,他們的賽場內外的優良作風、意志品質可以在校園足球活動中宣講,另外也要借助每年校園足球“夏令營最佳陣容選拔”、“省長杯”足球賽這兩個影響較大的平臺充分挖掘素質教育的素材加以提煉推廣。
3. 重視校園足球交流活動,特別是利用校際間的互訪交流,不要一提到校園足球交流就認為是比賽,要引導隊員到對方學校走一走、看一看、訪一訪,不要僅僅只是局限在訓練場上,要深入到對方學校的學習場所、休息場所,充分挖掘所到交流學校的足球文化元素,包括校訓、雕塑、隊規隊紀、隊旗、更衣室文化、文化學習、隊員的精神面貌等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狀況,堅信“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取長補短,增強自身校園足球文化建設。
4. 做好足球推廣活動及品牌影響力建設,積極組建足球社團并發揮其作用。在班班有球隊、每年舉辦班級聯賽的基礎上舉辦校園足球文化節活動,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校園足球繪畫、攝影、演講、征文等主題活動,不定期邀請知名足球專家進校園互動交流、開展足球知識講座及組織學生觀看中國國家足球隊的比賽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等各類足球相關活動,使全體學生都能夠深切感受到足球文化的魅力、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
5. 豐富校園足球文化宣傳手段。學校官網宣傳校園足球文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要實行多渠道宣傳培養校園足球文化。如建立微信公眾號推送、微信朋友圈發布、
制作宣傳畫冊和視頻資料、參與文娛活動展演等對足球文化進行積極展示與宣傳,也可推選校園足球形象大使,充分利用身邊榜樣力量感染熏陶所有人。
四、結語
廣東省校園足球文化培養目前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處于比較薄弱的狀態,但通過“包容、奮進”、“敢為天下先”的廣東省校園足球從業者多渠道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能夠把廣東省校園足球打造成為學生的“節日”、教師的“舞臺”、學校的“窗口”、城市的“名片”、素質教育的“推手”,促進國民素質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 莊小鳳,沈建華.校園足球[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2]袁博,蘇貴斌.青少年足球訓練理念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22).
作者簡介:孫永(1981-),男,安徽蕭縣人,碩士研究生,中學體育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