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縣平
摘要:初中地理作為一門人文課程,對于初中生來說屬于十分重要的課程之一,之前老師在給學生進行初中地理教學時,可能不重視給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只是將知識教給學生,讓學生進行知識的理解之后做題鞏固,雖然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學生的人地協調觀沒有被培養出來,初中地理的學習興趣也沒有被調動起來,導致學生對于地理的知識處于死記硬背的狀態,沒有形成自己的思維體系,在這樣的情況下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行,老師應該改變這樣的教育教學方式,逐步給學生滲透人地協調觀的核心素養的同時,采用生活化的教育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地理學習上更加的高效。
關鍵詞:初中地理人地協調觀核心素養
人地協調觀是新課標要求的地理需要幫助學生養成的核心素養之一,同時這也是作為一名社會公民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之一,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學過程中滲透人地協調觀是最合適的學科,同時也是最恰當的學科,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同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讓學生的清楚認識到自己身上所承擔的責任,促進學生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更好的成長。
一、立足區域打開空間視角
區域的認知是需要在因地因時制宜的基礎上而培養來的,想要真正培養學生的區域觀念,也需要受到實踐背景人際觀念的影響,再給學生進行區域相關的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需要讓學生對不同區域之間進行橫向對比,同時為了在教學時更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老師也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方式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生對于地理有一個更新的認知,讓學生了解到地域在人們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比如在教學區域特征相關內容時,就可以通過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的進行思考給學生進行提問,中國物產豐盈屬于世界大國之一,但就這樣一個物產豐盈的國家,是否能源可以自給自足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們國家仍舊有一部分能源是需要從外國進口才可以滿足國內需要的,那么請大家分析一下,為什么有些資源我們國家是沒有的需要向其他國家進口,中國的能源結構和世界的能源結構又有怎樣的區別呢,請大家結合區域地理的相關知識分析,通過給學生進行這個問題的提問引發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思考,同時能源方面的問題也比較貼合于學生的實際。在解決這個問題時,老師也可以在多媒體中給大家展示出中國地圖以及世界地圖,讓大家根據不同地區的地理位置進行更加全面的分析。
二、分析生活化案例,樹立變化意識
在給學生進行初中地理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案例分析的方式也是較好的一種方式,讓學生進行案例學習也是一種常用的地理分析與探究方法,之前老師在給大家進行案例分析的過程中,可能過多的使用了課本上的案例課本上的案例,有些并不貼近于學生的實際生活,無法引發學生的共鳴,還有些案例由于材料編制過于久遠,所以案例內容缺乏新穎性,也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就應該結合教育教學的內容,在備課時從網絡上找一些相關的資料,激發學生思考,又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案例,讓學生進行分析,這樣可以真正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比如在氣溫的變化與差異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就沒有選擇直接給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也沒有直接給學生進行分析為何全球近年來氣溫發生過非常劇烈的變化,而是采用案例的方式讓學生自己進行分析。將1961年到1990年間的平均氣溫以及全球的氣溫變化,通過折線統計圖投射到大屏幕中,并標明自2001年以來全球最熱的記錄已經連續打破過5次,變暖的趨勢正在進一步加劇,這些想必大家在平時生活中也能有所感觸,極端氣候越來越多,請大家分析一下為何現在會有這樣的變化,這與人類的活動有何關系,在案例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有助于學生的探索意識的培養也有助于學生樹立變化意識,更好的接受人地協調的觀念。
三、組織實踐體驗活動過程
之前在給初中生進行地理教育教學時,老師過多的都是給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讓學生在課堂上聽老師進行知識的講解,并沒有注重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地理,這樣也是不利于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及地理思維能力的提高的,現在隨著新課改的推行,老師應該逐步將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放在教育教學目標之中,真正采用實踐的方式讓學生形成人地協調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育教學節約和保護水資源這一節課程時,筆者就給學生留了一個實踐作業,讓學生對我們國家現在的水資源情況進行一個匯報,同時在匯報上寫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有哪些水存在浪費的情況,并且針對這些情況你有什么對應的策略和看法,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對人與自然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讓學生將可持續發展戰略逐步吸收進自己的腦海之中,讓人們意識到人地協調發展的重要作用。
總而言之,人地協調觀作為地理的核心素養重要組成部分,需要老師在給學生進行初中地理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逐步滲透到學生的腦海之中,讓學生培養數學的綜合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地理知識,同時老師應該在教學時采用更加貼近生活的方式給學生進行課程的講解,這樣也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潛能。
參考文獻:
[1]林學文地理教學中滲透人地協調觀的策略探討[J]中學教學參考,2018(10)92-93.
[2]張淑艷學“地”明理,樹立人地協調觀:初中地理課堂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與思考[J]地理教學,2017(1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