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 王一冰
2018年12月20日,教育部提出“新時代、新文科、新經管”,對新文科建設和卓越拔尖經管人才培養進行了部署。突出強調加強新文科建設,要注重培育新時代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新文化。強調文化自信,堅持以文化人、以文培元。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新文科建設理念為導向,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為落腳點,以學生工作隊伍建設為抓手,以制度體系建設完善為保障,強化管理與服務水平提升。依托學生專業特色,細化學生教育培養路徑,緊抓思政工作項目化建設,形成全員育人工作合力,打造“一體兩翼三全四育”思政育人工作新格局。
(1)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系已經建立了一批優質的專業工作室。現有專業工作室6個,涉及兩大類型
①專業拓展型工作室:包含以對標高水平職業技能競賽為重點,圍繞建筑裝飾工程項目施工圖,深化設計、工程量清單編制、施工組織與管理三個方面突出培養的建裝工作室。以“模塊實效,項目貫穿”為培養模式的室內裝飾設計工作室和主要承擔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踐類課程及對外承接環境設計改造項目的景觀設計工作室。
②文化推廣型工作室:積極傳播中國傳統漆藝文化、培養漆藝人才的髹榡大漆藝術創研基地。通過陶藝手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工匠精神,以及為設計類方向的學生提供專業的教學實踐攝影工作室。
每個工作室都在以主題融入深化思政教育,以專業實踐提升職業技能方面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2)名師團隊為主導。藝術設計系“藝言藝行”輔導員工作室團隊成員具有較強的專業素養和業務水平,所學專業多元,涉及藝術相關專業、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等。思政隊伍成績突出,專業教師多為專業行業翹楚,有穩健的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發展能力和發展潛力。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獨到的認識和洞察力,能結合學生的專業特征和時代發展趨勢,開展教育、管理和研究。與此同時,為了加強工作室專業化建設,聘請了一些行業專家、顧問作為場外技術指導,對工作室建設給予了非常大的支持與幫助。
(3)形成了“貼合社會需求,突出專業特點,適應個性發展”的社會服務手段,為服務地方經濟貢獻力量。多年來,藝術設計系立足專業,踐行為民服務的責任使命,積極推動志愿服務教育活動走出校園、走入社會,搭建活動平臺,拓寬活動渠道。廣泛建立專業賦能、勞動服務等多種形式的志愿服務基地,充分發揮校外實踐基地的教育功能,形成文化育人、實踐育人的強大合力。通過藝術類學生的專業成果轉化,進而服務于推進秦皇島市文化旅游項目的創意設計與落地實施、地域文化傳承與宣傳、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實踐研究、文化旅游產業創新發展研究等。
(4)新媒體平臺的延伸。工作室有校內和校外兩大新媒體平臺作為宣傳推廣的有力支撐。校內有系部公眾號,校外成功申請開設了秦皇島市委宣傳部管轄的文化平臺—秦皇島文化活動公眾號校園專版,為我系乃至學院文化活動推廣交流提供了更高的平臺。
“藝言藝行”輔導員工作室的建設目標,在操作層面上,注重加強頂層設計,根據實踐育人工作各環節內在的育人元素和育人邏輯,構建“輔導員+班主任”協同育人體系,建成“學習+服務”“興趣+技能”“實踐+成長”的輔導員工作室,形成“突出專業特點,貼合社會需求,適應個性發展”的三位一體實踐育人模式,探索構建科學的實踐育人模式、先進的工作方法和有效的路徑機制,形成可操作、可借鑒、可推廣的實踐育人工作精品項目和實踐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藝言藝行”輔導員工作室的建立,將緊密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依靠名師與專業工作室兩大抓手,樹立“貼合社會需求,突出專業特點,適應個性發展”的三位一體育人理念,緊密契合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藝術設計系學生培養與發展方案,著力改變學生第一課堂學習依賴程度高、真實社會體驗參與度較低的狀況。注重結合專業知識,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主體性參與和個性化發展。引導學生樹立適應社會需求的價值取向,增強學生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最終構建成為“一體兩翼三全四育”實踐育人新模式。以適應當前大學生教育管理新形勢,開拓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三全育人新途徑。
“藝言藝行”輔導員工作室下轄子工作室繁多,看似形散,實則意不散。工作室的設立正是為了將各種學生實踐活動高度統一于“立德樹人”這一總體大方針之下,以名師與子工作室為兩翼,充分發揮專業跨界、教師合力、行家里手參與優勢,把“三全育人”的概念明確化、具體化、可操作化。同時我們緊密圍繞實踐育人體系,緊密契合學校人才培養目標,整合實踐資源,豐富實踐內容,拓寬實踐平臺,廣建實踐基地,把實踐育人工作做細、做實、做精。見圖1。

圖1 “一體兩翼三全四育”模式圖
以“大思政”引領“大學工”,努力打造一支值得信賴、敢于擔當、能打勝仗的“輔導員+班主任”協同育人團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中心任務,努力使“輔導員+班主任”協同育人隊伍建設的機制體制更加健全,教師素質能力培養體系更加完善,協同育人的實踐效果更加突出,團隊的社會影響力更加深遠。
多維度孵化“藝言藝行”輔導員工作室三全育人品牌項目,夯實基礎,務求實效,完善工作室運行機制體系。各專業工作室開展學生熱情高、社會口碑好的育人項目。及時總結工作經驗,凝練出高水平的理論成果。加大宣傳力度,夯實品牌推廣,培育“網紅”新媒體平臺或專欄一個,把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著力點,強化網絡思政的育人功能。
充分借鑒藝術設計系現有兩大類型專業工作室的建設經驗,創建一批更加注重學生人文關懷與內涵建設的學生服務型工作室。
心理沙盤室。為進一步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結合,加強大學生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籌建心理沙盤室。將心理沙盤作為心理咨詢的一個良好平臺,及時發現學生潛在的心理問題。幫助來訪者在簡易而豐富的沙盤世界,將自我的心理沖突和矛盾通過沙盤制作有意無意地進行釋放和整理,使無意識意識化。著力培育學生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協調發展。
藝家閱覽室。進一步強化以文化人、以文培元的理念,通過設立書吧渲染濃厚的文化氣息,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書吧不定期開展多主題讀書會,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業余時間的好去處,更有利于學生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滋養學生心靈,涵育學生品行,引領校園風尚。
文創志愿服務團隊。在建黨100周年之際,為了提高校地服務、擴大系部影響力和提升學生專業水平,結合藝術設計系8項(文化局、秦皇島住建局、秦行宮、學院、紀委、圖書館、社區、公寓文化)重點藝術作品展等活動,成立了由全體學工人員、9名專業教師和60余名優秀學生組成的藝術設計系文創志愿服務隊。團隊重點服務于市內各大畫展、學院“無限光輝”獻禮建黨百年既學院第六屆師生書畫設計作品展、文化路街道紅旗里社區建黨百年紅色樓道、學院廉潔教育漫畫展、秦皇島市(住建局)老舊小區改造外墻彩繪等。團隊成立后,參與開展了諸多文化活動。
“藝言藝行”輔導員工作室主要依托于藝術設計系已經和正在進行的成熟工作室參與活動項目,以更科學的統籌方式將更多的專業名師、社會專家拉入到三全育人的隊伍當中。從宏觀上打通高校思政工作存在的盲區、斷點,著力堅持育人導向,創新育人路徑,壯大育人隊伍,豐富育人資源,形成育人合力。 “一體兩翼三全四育”的實踐育人模式,借鑒教學專業群的方式呈現新的思政工作體系。全面統籌各專業領域、教育實踐各環節、人才培養各方面的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以主題融入深化思政教育,以專業實踐提升職業技能。從長遠來看,工作室注重把各項工作的重音和目標落在育人效果上,充分協調好人的因素和事的因素,把握好校內環節和社會環節,三大類型子工作室,在鑄基維穩、傳承拓展和綜合提升上做足文章,形成從提質到培優的完整過程。
2021年6月,籌備近半年的“無限光輝”—獻禮建黨100周年暨河北建材學院藝術設計系第六屆師生書畫設計作品展正式開展。秦皇島市文聯、美術家協會,燕山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河北科技師范學院藝術學院等眾多知名人士與學院領導應邀參加了展覽開幕式,常年和我系合作的多家公司負責人一并出席活動。此次展覽共展出我院師生描繪黨的光輝歷史、體現改革發展的偉大成就、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藝術設計作品共計100余幅,表達了全體師生對黨的真摯情感、對革命歷史的緬懷、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就的自信與自豪。
此外,藝術設計系師生還參加了由秦皇島市旅游和文化廣電局、秦皇島市檔案館主辦,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系承辦的《百年逐夢鑄輝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秦皇島市優秀藝術作品展》。以及由秦皇島市旅游和文化廣電局、秦皇島市教育局、共青團秦皇島市委主辦的“藝心向黨 盛世華章”慶祝建黨一百周年藝術作品展等不同級別展覽近十項。
藝術設計系立足專業,踐行為民服務的責任使命,以實際行動踐行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為推動紅色教育走出校園、走入社會,藝術設計系與海港區文化路街道紅旗里社區,就如何發揮學生專業特長與優勢,傳承與宣傳紅色精神,豐富社區文化生活,拓展學生服務社會形式等方面達成協議,并簽約、掛牌成立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系志愿服務基地。簽約儀式后,藝術設計系為紅旗里社區主辦的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主題紅色樓道活動贈送“黨史瞬間”系列主題版畫、漫畫等藝術設計作品。志愿服務基地的建立,為學生提供了更優質的社會實踐平臺,校地雙方將在藝術服務、社區幫扶等方面進行長久合作與探索。
積極參與秦皇島市老舊小區改造美化工作,多次走進社區開展互動式、體驗式老舊城區環境景觀規劃設計項目的技術支持服務。2021年6月份,藝術設計系師生參與到山海關古城推廣“黨建+旅游+文化教育”打卡地活動中,通過墻體彩繪的形式,生動描繪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的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古城街道的百年發展,讓同學們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深入體驗四史,引導大學生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牢固樹立正確歷史觀、黨史觀。
本著立德樹人、資源共享、相互協作、共同發展的基本原則,與北戴河秦行宮遺址博物館簽訂校館合作共建教學實踐基地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校外教學實踐基地的教育功能,形成文化育人、實踐育人的強大合力。通過藝術類學生的專業成果轉化,進而服務于推進秦皇島市文化旅游項目的創意設計與落地實施、地域文化傳承與宣傳、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實踐研究、文化旅游產業創新發展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