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平度市同和中學 張 蕾
精準教學是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目標提出的現代化教學模式.具體教學中,要求教師立足于教材,深入挖掘教材資源,分析數學核心知識,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感受數學本質,從而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不斷積累知識、掌握方法,為能力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且在能力形成過程中,引導學生建立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體系,借助教學活動架起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促使學生形成應用意識,真正發展成為學科核心素養.因此,精準教學的實施對于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與質量有著重要意義,而復習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基于精準教學的系統流程,有利于提升復習質量與效率.基于此,本研究重點定位于高中數學復習環節,基于精準教學構建科學復習模式.
以高中函數知識為案例,精準教學下對課前復習準備展開探究.
復習課開展的前提是學生已經掌握復習內容相關的基礎知識.在“函數”這部分,知識重點為:(1)用集合語言刻畫函數,體會對應關系在刻畫函數概念中的作用;(2)了解函數的要素;(3)求解函數的定義域與值域;(4)判斷函數的性質,如單調性、奇偶性等;(5)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掌握數形結合思想、轉化與化歸思想,解決函數問題時充分利用圖象.但由于復習環節無法對基礎知識點進行細致講解,教師僅能帶領學生快速回顧,因此,可以將基礎知識點的回顧放在課前,由學生自主完成.如讓學生在課前自行設計函數知識點匯集表,按照學習順序回顧各部分知識點,捋順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再次加深對知識體系的認知,從而節約課上復習時間.
例如,學生總結指數與對數函數知識,如表1.

表1 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圖象性質表
課前復習時學生對復習內容中涉及的知識點有了大致的了解,課上利用簡短的時間對所有知識點進行回顧與匯總后,應著重對重點知識點進行復習.如在函數部分復習函數單調性、奇偶性及函數的運算為重點和難點,與學生共同回憶公式、定理、性質、定義等,確保學生學會;利用綜合題目對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進行考查,一道題目可幫助學生回顧多個知識點的應用,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同時對題目中頻繁出現的知識點,也能夠加深印象,明確該部分的考查重點.具體來講:
(1)在知識回顧環節,以幫助學生回顧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為主,盡量以問題促回顧,引導學生在復習環節對知識點進行思考與分析.例如,函數定義域的復習中,要求學生準確求解定義域和值域、科學運用對應法則.給出題目:M={x|0≤x≤2},N={y|0≤y≤3},下列四個圖形(如圖1)中能夠表示從集合M到集合N的函數關系的有( ).

圖1 例題示意圖
A.0個B.1個C.2個D.3個
(2)重點突破環節,在該環節利用綜合題目反饋重點和難點在數學問題中的表現形式,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與認知.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題目,組織學生通過自主或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待學生完成問題探究后,選擇幾名代表展示解題思路及解題過程,從而組織全班學生展示成果并分析習題中每個步驟、每個環節涉及的重點.例如,給出題目:已知函數f(x)=lnx+a(1-x),(1)討論f(x)的單調性;(2)當f(x)有最大值,且最大值大于2a-2時,求a的取值范圍.

在復習環節,學生智力與能力上拉開的差距不可忽視.對于基礎差、能力弱的學生來說,課堂復習環節中難以跟上教師的腳步,但基于精準教學理念,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要,課后也應成為復習模式的重要環節.在課后為學生布置知識回顧、習題鞏固任務,并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針對性組織課后輔導.如針對班級后進生,在課后應將基礎知識捋順,確保理解每個知識點后,利用基礎習題幫助他們理解知識點、了解知識點的考查方式.例如,給出題目:
設集合A={x|0≤x≤6},B={y|0≤y≤2},從集合A到集合B對應法則f不是映射的是( ).

接下來開展幫扶活動,由一名能力強、成績好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幫助小組內學困生提高學習效果.在復習環節中除課后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外,遇到問題也可請教組長.借助幫扶的契機,能力強的學生為學困生講解習題時是對知識的再次回顧,而學困生的問題直接得到解決,掃清了學習上的障礙,對學困生是一種鼓勵與有效幫助,有利于班內形成和諧互助的濃烈學習氛圍,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不斷被激活,及時找到知識體系上的薄弱點,彌補認識上的缺陷,跟進復習進度.
復習是加深學生知識記憶、完善知識體系構建的重要環節,但課堂教學時間有限,45分鐘內往往無法實現某知識模塊的全面覆蓋.因此,基于當前高中數學復習現狀以及精準教學的要求,本文中構建起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銜接的復習模式,并充分考慮到學生間個體差異,給出具體復習策略,希望為復習教學實踐提供有益參考,實現復習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