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

山水 南宋 米友仁
米友仁,字元暉,祖籍山西太原,靖康之變南渡避亂,后定居鎮江,為官臨安。米友仁是米芾的長子,這父子兩人均寫得一手好字,畫得一手好畫,還都是收藏和鑒賞大家。書法繪畫家學淵源,世稱米氏父子“大小米”,米友仁為“小米”。米友仁年少時便以工書擅畫而聞名,北宋徽宗朝應選為書學博士。南渡后又備受宋高宗優遇,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閣直學士。米氏父子米芾在書法上成就卓著,米友仁則在繪畫上更勝一籌。
兩宋時代是中國山水畫走向成熟的重要時期,繪畫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開枝散葉,逐漸發展形成了多個流派。米氏父子在山水畫上以董源為宗,逐漸創造性地突破了前人山水畫觀念和技法。米氏父子的山水畫風和當時以寫實再現自然風光的繪畫風格有著明顯的不同,畫作多取材江南煙雨朦朧、閑云幽壑的山水景象,筆墨則以少寫多,化繁為簡,賦予山水畫更多的抒懷個人情感的色彩。尤其是米友仁掙脫了古人繪畫觀念的束縛,筆法多用水墨橫點,連點成片,雖略顯草草卻不失天真;運用“落茄皴”(“米點皴”)來烘托渲染,表現和抒發山川自然之美,情感寄托更勝風景描繪。以米氏父子為代表的“云山墨戲”的繪畫風格對后世山水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拓展了山水畫的觀念取向和表現技法,世稱“米家山水”。米芾、米友仁父子開創的“米氏云山”繪畫,有著不同于同時代文人山水畫的獨特性,“云山墨戲”風格開創了兩宋間山水畫新風,注重以主觀表達的畫風取向深深地影響著后世追隨者,他們在繪畫取材,構圖程式、技法筆墨、情感表達上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米氏父子的影響。
米友仁傳世作品有《瀟湘奇觀圖》《云山得意圖》《遠岫晴云圖》《五洲煙雨圖》等。本期封面為《云山墨戲圖》(局部)。